龙巢基地的指挥中心内,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号测试数据的完整分析报告。张飞站在屏幕前,手指轻轻划过几个关键性能参数,眼神中透露出专注的光芒。海军司令离开还不到两个小时,整个基地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工作状态。
推进系统在高速转向时的稳定性还需要提升0.5个百分点。张飞轻声自语,在平板电脑上记录下这个发现。对他来说,每一次成功都只是下一个突破的起点。
安国邦快步走进指挥中心,手里拿着一份刚收到的文件:张总工,海军司令部已经正式批准幽灵舰队计划!首批三艘的建造指标已经下达。
张飞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点了点头:通知各研发团队,一小时后召开项目启动会。
这个消息像一阵春风,瞬间传遍了整个基地。从材料实验室到推进器车间,从电子研发中心到武器测试场,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立即开始准备汇报材料。
一小时后,能容纳两百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张飞站在主讲台前,身后的全息投影展示着幽灵舰队的总体规划图。
各位,张飞开门见山,影梭号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技术路线是正确的。现在,我们要把这个成功复制到整个舰队。
他调出第一艘改进型的设计图:影梭号的测试数据,我对几个关键系统进行了优化。
全息投影上开始展示改进后的推进系统。与号相比,新设计的推进器阵列更加紧凑,功率输出提升了百分之十五。
新的冷却系统解决了高速运转时的过热问题,张飞解释道,同时,我们优化了叶片角度,降低了百分之八的流体阻力。
台下的工程师们快速记录着这些改进细节。一位资深推进专家忍不住赞叹:这个设计...简直是对传统推进理论的颠覆!
接下来,张飞展示了隐身系统的升级方案。新型纳米涂层的吸收频段更宽,而且具备自修复功能。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涂层在极端海况下会出现微损伤。张飞调出一段视频,新涂层可以在二十四小时内自动修复毫米级的损伤。
材料团队的负责人立即提问:自修复过程会影响隐身性能吗?
修复期间的性能损失不超过百分之三,张飞肯定地回答,而且我们设计了分区域轮流修复模式,确保整舰始终维持作战能力。
电子战系统的升级引起了最热烈的讨论。张飞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智能干扰系统,能够根据对手的设备特征自动调整干扰策略。
这套系统可以学习对手的电子战模式,张飞演示着系统的学习能力,使用次数越多,干扰效果越好。
当谈到武器系统时,张飞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创新:我建议在新舰上安装电磁轨道炮和激光防御系统的混合配置。
这个提议让在场的武器专家们都屏住了呼吸。传统上,这两种武器系统因为能源需求不同,很少在同一平台上集成。
能源问题怎么解决?一位武器专家问道。
张飞调出新型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图:麒麟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关键是要设计智能电力分配系统。
他展示的解决方案精妙而高效,通过纳米级的电力调控,实现了不同武器系统之间的无缝切换。
在演示过程中,系统能够在0.1秒内完成电力调配,张飞说,这个速度足以应对任何突发威胁。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张飞突然提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建议:我建议三艘新舰采用不同的配置方案。
这个建议在会场引起了一阵骚动。传统上,同级别舰艇都会采用统一配置以简化后勤保障。
请解释一下这个建议的理由。舰队司令部的代表发言问道。
张飞调出三套不同的设计方案:第一艘侧重反潜作战,强化声学隐身和探测能力;第二艘专注防空反导,配备增强型雷达和拦截系统;第三艘作为指挥节点,突出信息战和协同作战能力。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样配置既可以在单独行动时发挥专业优势,又能在编队作战时形成能力互补。
经过短暂讨论,这个创新性的建议获得了通过。各系统的负责人立即开始调整设计方案。
在随后的细节讨论中,张飞展现出了惊人的多领域专业知识。从材料科学到流体力学,从电子工程到武器系统,他都能提出精准的改进意见。
这个焊接点的设计需要优化,张飞指着结构图的一个细节,现在的设计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疲劳裂纹。
结构工程师检查后惊讶地发现,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确实存在隐患。
您是怎么发现的?工程师忍不住问道。
张飞轻描淡写地回答:经验。看过足够多的故障案例,就能预判可能的问题。
当会议进行到建造工期讨论时,张飞提出了一个激进的计划:六个月完成首舰建造,之后每四个月交付一艘。
这个计划让在场的造船专家们都倒吸一口凉气。按照传统造船工艺,这个级别的舰艇至少需要两年建造周期。
这不可能!一位资深造船工程师脱口而出,光是舰体合拢就需要三个月!
张飞调出了全新的建造方案:我们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不同船厂同时建造各个模块,最后在总装厂进行集成。
他展示的建造流程完全颠覆了传统造船模式。通过精确的数字化控制和机器人作业,建造效率可以提高五倍以上。
但是质量如何保证?有人提出质疑。
每个模块都要经过三次独立检测,张飞回答,总装过程中使用激光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1毫米。
随着讨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提出,而张飞总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到会议结束时,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都变成了新计划的坚定支持者。
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现,舰队司令部的代表感慨地说,我们将创造世界海军造船史的新纪录。
散会后,张飞立即投入到具体的设计工作中。他亲自审核每一个子系统方案,对每个细节都严格要求。
这个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偏差了0.5度,他在检查电子系统设计方案时说,虽然影响不大,但我们要做到完美。
设计团队根据他的意见立即进行了修改。令人惊讶的是,就是这个微小的调整,让系统的探测精度提高了百分之三。
深夜,张飞还在与材料团队讨论新型涂层的量产问题。
现有的生产工艺无法满足大批量需求,材料专家汇报着困难,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分散均匀性难以控制。
张飞思考片刻,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生产方案:改用超声波分散技术,配合电磁场导向,可以解决均匀性问题。
他当场画出了设备草图,其精巧的设计让在场的专家们都叹为观止。
这个设计...完全可以申请专利!材料团队负责人激动地说。
张飞却摇摇头: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投入生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龙巢基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创新工场。每个团队都在张飞的指导下全力攻关,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推进团队改进了动力系统的输出稳定性,电子团队优化了干扰算法的效率,武器团队提升了射击精度。每一个进步都在向幽灵舰队的目标迈进。
两周后,当张飞审阅最终的设计方案时,终于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可以开始建造了。他在批准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海军司令部。司令亲自打来电话:张总工,听说设计方案已经最终确定?
是的,司令。张飞回答,三艘新舰的性能将比号提升百分之二十以上。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司令激动的声音:好!我期待着看到它们下水的那一天!
挂断电话后,张飞站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注视着三艘新舰的设计图。在它们身上,凝聚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梦想。
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轻声自语,未来还会有更强大的战舰。
窗外,朝阳正在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忙碌的基地上。新的一天,新的征程,已经开始了。
喜欢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