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陈远看新闻时,一条关于华为在海外成功搭建新一代无线网络的消息,让他想起了几年前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漂亮国封杀华为事件。
那时候,消息一出,大家都挺揪心的。就好像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学生,突然被最厉害的老师宣布:不准再用我的课本,不准再听我的课,不准再和我家的任何同学来往! 而且这个老师还号召其他同学一起孤立他。目的很简单,就是不想让这个学生变得太厉害,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主任,您还记得那事儿吧?办公室的小王一边整理文件一边说,当时可真够吓人的,感觉就像被人卡住了脖子,好多人都担心华为撑不住呢。
老李推了推眼镜接话:是啊,谁能想到,这才几年,人家不但挺过来了,还在不少地方跑到了前头。真是应了那句话,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陈远点点头,心里想得更深。这场看似是生意场上的争斗,背后其实是两个国家在科技发展道路上的较量。 在文昌帝君管理文明兴衰的视角里,这种阻止别人学习进步的行为,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当时全国上下那种既愤怒又团结、拼命要自己闯出一条路的精神状态,在文明发展的长河里,又会激起怎样的浪花?
晚上回家,看见儿子陈曦正在看中国航天发射火箭的动画片,小家伙看得入迷。陈远忽然想到,不管是造火箭还是研发通信技术,这些都需要最顶尖的知识和智慧。封锁技术,说白了就是不想让你学到真本事,怕你超过他。
这个想法,让他对几年前那场风波有了新的认识。
夜里,文昌殿中。
陈远一到,就感觉到一股特别的气息。不是个人的恩怨情仇,而是一种庞大、冰冷、像一堵高科技围墙般的力量。这堵横在一条代表着科技交流与发展的文明之河上,试图把水流截断。
在这条被阻挡的河流上游,陈远看到一个特别亮的,里面是无数精密的设计图纸、电脑代码和新的创意在流动,这正是华为和我们国家高科技力量的象征。这个本来充满活力想要往前冲,却被那堵黑墙死死挡住,光芒都变得不稳定了。
在河流下游,还有很多小一点的,它们都指望着上游的活水来滋养成长(代表着我们国家其他依赖高科技的产业和研究),现在也因为水流被阻而显得无精打采。
帝君,您感觉到的没错。书灵出现在旁边,脸色很严肃,这是阳间技术封锁知识垄断的恶念在文明层面的体现!这么做,不只是针对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根本是在阻碍大家共同学习进步,打断知识传承,是开历史倒车的行为!
他指着那堵黑墙说:您看,这墙不是自然形成的,是由怕别人超过自己只想自己当老大这些坏心思,加上具体的封锁手段形成的。目的就是要让后来者永远跟不上,维持他们的优势地位。
陈远心里升起一股火气。文明的发展,本该像大家一起爬山,互相帮助,共同登顶。这种半路使绊子的行为,真是太不光彩了。
难道就看着这堵墙挡路吗?陈远沉声问。
当然不!书灵语气坚定,帝君您看!
随着书灵的话,陈远看到,在那个被阻挡的内部,还有它身后更广阔的中华大地上,涌起了一股更强大、更坚韧的力量!
那是由靠自己的决心化成的熊熊火焰,由全国人民一条心的支持汇聚成的坚强后盾,由科研人员拼命钻研的智慧和汗水凝结成的理性之光,还有国家力量 提供的坚实保障!这四股力量,像四根顶梁柱,硬生生顶住了黑墙的压力,并且开始反击!
眼前的景象,变成了一场无声却惊心动魄的突围战。
代表我们国家力量的不但没被压垮,反而在压力下爆发出更耀眼的光芒。陈远看到:
无数科研人员的影子在中忙碌,他们熬夜加班,想尽办法,要找到被封锁技术的替代方案。(景象显现:一道道智慧的蓝光,像钻头一样冲击着黑墙的薄弱点。)
备用芯片计划从秘密状态转到公开,一股积蓄已久的力量突然爆发,像沉睡的巨龙苏醒,狠狠撞向黑墙!(景象显现:一颗原本藏着的芯片之星突然发出耀眼的光芒。)
国内巨大的市场成了最好的试验田,让新技术能快速改进完善。(景象显现:一片广阔的土地散发出生机,给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更有无数普通老百姓,用各种方式表达支持,这些看似微小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持,像温暖的阳光,融化着黑墙的。(景象显现:无数细小的白色光点,像萤火虫般汇聚成河,抚慰着的创伤。)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文明保卫战!争夺的是科技发展的高度,是学习进步的权利,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内外合力的持续冲击下,那堵看似牢不可破的黑墙,开始出现裂缝!那些代表、的印记开始变淡、破碎。黑墙本身,也在这股不屈不挠的力量面前开始松动、崩塌!
终于,随着一声无声却震撼心灵的巨响,黑墙被冲开了一个大口子!
被阻挡已久的科技发展之河,像决堤的洪水,以更加汹涌的势头奔腾向前!那个代表华为和中国高科技的,不但没有黯淡,反而在经历这番磨炼后,变得更加坚实、更加璀璨,它的光芒甚至照亮了文明长河更远的地方!它突破了封锁,还在新的领域开始引领方向。
更重要的是,随着主河道恢复畅通,下游那些原本生长困难的技术幼苗也重新获得滋养,焕发出勃勃生机。整条文明的支流,显得比以前更有活力、更有韧性。
陈远从这场震撼的景象中回过神来,心里充满激动和自豪。他明白了,那场看似是商业竞争的事件,其实是两种发展理念、两种文明精神的碰撞。封锁,也许能暂时拖延,却阻挡不了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强大凝聚力和不屈精神的民族,在科技道路上自主前进的决心。
帝君,您看到了吧?书灵欣慰地说,压力,有时候反而是动力;封锁,反而逼出了突破。 这一仗,不只是一个企业的胜利,更是展现了文明自强不息、代代传承的精神!这股精神力量,将会影响深远,激励更多后来者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第二天,在单位聊起华为的新进展时,陈远深有感触:几年前那场风波,现在看来,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件好事。它打醒了我们,让更多人明白了关键技术和本领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知耻后勇、自力更生的精神,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小王若有所思:主任说得对。有时候,外来的压力,反而能激发出我们最大的潜力。
陈远点头:是啊,文明的兴盛……或者说国家的发展,就是这样,它既包括硬实力,更包括这种软实力,这种遇到困难不认输、越是艰难越向前的精神劲儿。
晚上,他给陈曦讲了一个简化版的中国芯片故事,告诉他有些东西,别人不给我们,我们就自己造,而且一定要造得更好。小家伙听得似懂非懂,但眼睛里闪着光。
入睡后,陈远看到文明长河中,那条代表科技发展的支流,不仅恢复了畅通,水流还更加凝练有力,光芒也更加沉稳强大。那道被冲破的黑墙残骸,则像河底的碎石,正在被时间和进步的洪流慢慢冲走。
书灵微笑着说:帝君,阻碍已经破除,前路已经畅通。不过,攀登科技高峰的路永无止境,还需要戒骄戒躁,持续努力。
陈远在《功德簿》上,用新的理解写下感悟:
几年前的技术封锁,是文明发展中的一股逆流。它用霸道的思维,阻碍知识共享,想要压制后来者。但是,我们中华文明底蕴深厚,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靠着自力更生的决心,汇聚全民的力量,最终突破重围,让创新的星火燎原。这件事证明:核心技术和真本事是买不来、求不到的,只有自强不息、自主创新,才能在文明发展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文明的兴盛,不仅在于文化传承,也在于科技创新。守护这份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精神,就是守护文明未来的无限可能。
他知道,科技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教育、创新环境和文明韧性的竞争。守护文明的兴盛,在当今时代,也必然包含着守护这份勇于攀登、敢于突破的科技精神。这条路还很长,但方向,无比清晰。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科级帝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