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陈远难得清闲,坐在沙发上刷手机,却被各种短视频平台的推送淹没了。
视频里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正在扇仆人耳光。
求求您饶了我吧!另一个视频里,一个年轻人跪在地上磕头。
哈哈哈,没想到吧!我才是你失散多年的亲生父亲!又一个视频里,剧情反转得让人目瞪口呆。
林薇从书房探出头来:你在看什么啊?吵吵闹闹的。
陈远苦笑着把手机递给妻子:你看看这些短剧,除了打耳光、下跪、无脑反转,就没别的了。这都传播的什么价值观?
正说着,儿子陈曦举着平板跑过来:爸爸妈妈,这个《太奶奶驾到》好好看!太奶奶从1958年穿越到现在,还要继续搞科研呢!
陈远接过平板,眼前顿时一亮。短剧中,建国初期女科学家容遇为了保护七岁儿子,车祸身亡后穿越到2025年,与年已七旬的儿子重逢,面对家族后代的浮躁和功利,用老一辈科学家的严谨和执着整顿家风,最后毅然重返科研岗位。
这个好!陈远忍不住赞叹,既有家国情怀,又展现了科学精神,这才是应该推广的作品。
睡前,陈远特意查看了相关数据,发现那些耳光剧下跪剧的播放量动辄上亿,而像《太奶奶驾到》这样的优质短剧却相对冷清。
文运不昌啊...带着这份忧虑,陈远进入了梦乡。
文昌殿内,景象格外分明。
在代表文化传播的文运区域,两道截然不同的气流正在激烈碰撞。一道是污浊的黑灰色,里面充斥着打耳光的声、下跪的哀求声和夸张的尖叫声;另一道是清澈的金色,流淌着理性的对话、温馨的家庭场景和激励人心的科研画面。
帝君请看,书灵的声音带着无奈,这便是当今短剧市场的文运景象。
陈远走近观察,发现那些黑灰色气流虽然污浊,却异常庞大,它们像贪婪的饕餮一样,吞噬着观众的精神能量。而金色气流虽然纯净,却显得势单力薄。
为何会如此?陈远不解。
判官笔一点,真相显现:
黑灰色气流背后是资本的疯狂追逐——制作成本低、来钱快、容易上瘾;
金色气流背后则是创作者的坚持——制作精良、寓意深刻、润物无声。
你看,书灵指着一部正在拍摄的耳光剧三天写剧本,七天拍完,半个月回本,暴利啊!
这时,陈远注意到更可怕的现象:许多青少年观众的生命之光,在长期观看这些劣质短剧后,开始变得浮躁不安,价值观也出现扭曲。
必须整顿!陈远坚定地说。
判官笔再点,《太奶奶驾到》的创作历程显现出来:
编剧走访了多位老科学家,深入了解科研精神;
服装道具组精心还原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风格;
演员为了演好科学家角色,特意去实验室体验生活。
这才是文艺工作者该有的态度!陈远赞叹道。
最让陈远感动的是,他看到一些年轻观众在看完《太奶奶驾到》后,生命之光中多了一抹沉稳的蓝色——那是科学精神的种子正在发芽。
第二天,陈远立即召集文旅局相关科室开会。
我们要发挥引导作用,陈远在会上说,对于那些传播正能量的优质短剧,要给予扶持和推广;对于那些低俗劣质的短剧,要配合网信部门进行整顿。
小王提出建议:我们可以举办一个正能量短剧大赛,鼓励创作更多像《太奶奶驾到》这样的作品。
好主意!陈远立即拍板,还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优秀创作者。
周末,陈远带着家人参加了本市举办的科技与文化论坛。在论坛上,他特意邀请了《太奶奶驾到》的主创团队分享创作经验。
我们想通过这部剧告诉大家,编剧动情地说,科学家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家国情怀永远值得传承。
现场掌声雷动,很多年轻观众都被深深打动。
晚上,陈远在日记本上写道:
今日观短剧市场,深感文化引领之重要。文艺作品若只追求刺激眼球、博取流量,终将毒害社会心灵;若能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方能滋养民族精神。愿文艺工作者都能谨记:创作要有格调,作品要有筋骨。如此,文运可兴,国运可昌。
入睡后,陈远欣慰地看到,文运长河中那些黑灰色气流正在逐渐消退,而金色气流则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转向正能量题材,观众们的审美品位也在不断提升。
书灵在旁边欣慰地说:帝君,良币正在驱逐劣币,文运回归正途。
陈远注视着那些代表着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的金色光芒,轻声说:但愿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多,让正能量成为文娱市场的主流。
此时,一道特别明亮的金光从《太奶奶驾到》中升起——那是老科学家们欣慰的笑容,他们看到科学精神在新一代中得到了传承。
(未完待续)
-----
喜欢科级帝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科级帝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