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沉甸甸地压在肩上,里面装着救命的食物、清水、药品,还有那块至关重要的核能电池。林烨走出地下储藏室,重新沐浴在废土昏黄的光线下时,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包裹着他。
手掌的伤口在药膏的作用下传来清凉的镇痛感,胃里有了压缩饼干打底,不再火烧火燎。更重要的是,系统能源显示着【31%】的稳定数值,像是一根定海神针,让他敢于去规划比“下一刻怎么活”更远一点的事情。
但他没有立刻远离这片刚给了他丰厚回报的区域。酸雨过后,许多原本被掩盖的结构暴露出来,或许还有遗漏的宝藏。他决定以这个便利店废墟为中心,再仔细搜索一番,特别是寻找那些可能存放工具或电子元件的角落。
他用蝎齿长矛拨开融化变形的塑料招牌,撬开锈死的工具箱柜,甚至爬进半塌的通风管道里摸索。
收获谈不上巨大,但零零碎碎有些惊喜:一小卷韧性不错的金属丝,几块大小不一的稀有合金碎片(系统鉴定可用于精密制造),一把虽然锈蚀但基础结构完好的大型活动扳手,甚至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还发现了一个半埋着的、烧毁严重的无人机残骸,上面的光学传感器和几个微型电机似乎还有抢救的可能。
他将这些“破烂”一一收好。现在看它们没用,但有了充足的能源和虚拟工坊,这些可能就是未来某个关键设备的零件。
搜寻过程中,他主要依赖长矛和那根捡来的大号活动扳手去撬动翻找。效率很低。扳手太大不好用力,长矛又过于尖锐,不适合精细操作。他无比怀念之前制造的那把多功能工具钳,那玩意儿在这种场合下简直能顶半边天。
“要是有把更给力的钳子就好了…”他下意识地嘟囔了一句,用力扳动一块卡死的金属板,手臂酸麻。
【基于现有材料及能源水平,可尝试‘照映’升级版多功能工具。是否启动虚拟工坊进行设计模拟?】
系统的提示音主动响起,带着能源充足后的“底气”。
林烨眼睛一亮!对啊!能源够了,材料也多了,完全可以造个更好的!
“启动!”他立刻同意,找了个相对安全的墙角靠坐下来,意识沉入那片熟悉的灰色网格空间。
眼前浮现出他之前那把多功能工具钳的完整三维模型,旁边罗列着它的各项参数和材料构成。
【初始设计分析:结构基本稳定,功能齐全,但材料强度不足(普通废钢),核心传动部件(蝎子关节)精度有限,导致整体耐用性及扭矩输出偏低。】
系统的评价一针见血。那钳子对付一般情况还行,但真要干重活或者精细活,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目标:打造一把更坚固、更精准、功能更强的多功能工具钳。”林烨下达指令。
【指令确认。导入新获取材料扫描数据:高强度钛合金碎片(x3)、高碳钢碎片(x5)、微型精密轴承(来自无人机残骸x2)…】
【重新设计核心传动结构,替换生物关节,采用微型轴承与高强度合金组合,提升精度与强度。】
【优化钳口材质与热处理模拟,提升硬度和耐磨性。】
【增加附加功能模块接口(预留)…】
虚拟工坊全力运转,新的材料数据被导入,蓝色的工具钳模型开始飞速演化、重构。钳体变得更加流线型,材质呈现出高级金属的冷冽光泽,复杂的内部传动结构被微型轴承和精密的合金齿轮组取代,钳口变得更加锐利和坚固,甚至还预留了一个小小的插槽,似乎可以加装其他工具头。
无数条应力线在模型上闪烁,模拟着各种极端使用场景下的表现。虚拟的钳子不断经历着扭曲、剪切、撞击的测试。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
林烨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每一次模拟的细节,凭借着程序员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努力跟上系统的优化思路,甚至偶尔会提出自己的设想:“这里能不能加一个弹簧助力,省力?”“这个咬合齿的形状是不是可以再优化一下,防止打滑?”
【建议采纳…计算中…模拟通过…效率提升约7%。】
系统的反馈让他更有参与感。这种亲手设计、一步步优化的过程,远比直接拿到一个现成的蓝图更让人着迷。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使用者,更像是一个…工程师?虽然是个半吊子、全靠系统代打的工程师。
但这种一点点将想法变为现实(哪怕是虚拟现实)的感觉,让他找回了一丝昔日敲代码、解决bUG时的专注和快感。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全新的、堪称艺术品的多功能工具钳三维模型终于稳定下来,通过了所有严苛的测试。
【设计完成:‘工程师’多功能工具钳(II型)】
【材质:钛合金(主结构)、高碳钢(钳口、关键传动)、精密轴承】
【特性:极高强度、高精度、耐腐蚀、模块化接口(预留)】
【预估制造能耗:4.7%。】
4.7%!林烨咧了咧嘴,这能耗快赶上造那把蝎齿长矛了。但看看这性能提升,值!
“照映需要哪些材料?”
【所需材料:高强度钛合金碎片(≥3单位)、高碳钢碎片(≥5单位)、微型精密轴承(≥2)、额外金属单元(用于填充,≥10)…】
材料要求不低,但他刚刚搜刮来的东西,竟然勉强够格!那几块被他当做宝贝的钛合金碎片,原来是用在这里!
“立刻照映!”他没有任何犹豫。一把好的工具,能极大提升生存效率和安全性,这笔投资绝对划算。
【指令确认。消耗能源4.7%,开始‘现实照映’…】
pdA屏幕蓝光稳定输出,笼罩住他清点出来的那些珍贵材料。这一次,过程显得更加“安静”和“精细”,那些金属碎片在光芒中仿佛被无形的手熔炼、塑形、精密组装…
光芒散去。
一把工具静静躺在那里。
通体呈现出一种哑光的深灰色,流线型的握柄上有着细腻的防滑纹路,造型极其精悍。钳口咬合紧密,边缘闪烁着寒光。整体大小比第一代略大,但看起来更加协调有力。
林烨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其拿起。
入手微沉,比第一代重了一些,但手感极佳,重心平衡。他试着活动了一下钳口,顺滑无比,几乎听不到摩擦声,开合间带着一种金属特有的、令人愉悦的精准感。
他找到一根之前无论如何也掰不动的粗钢筋,用新钳口咬住,稍微用力。
“咔吧!”一声脆响,钢筋应声而断!切口平整!
他又尝试用它来拧一颗彻底锈死的螺丝。之前的工具钳根本咬不住,而这一把,钳口牢牢锁死螺丝帽,强大的扭矩轻松地将螺丝拧动,发出令人舒畅的“吱呀”声!
好!太好了!
林烨爱不释手,反复把玩着这把新工具,每一种功能都试了试,切割、夹取、扳拧…无不精准高效!这简直是从石器时代一步迈入了工业时代!
【‘工程师’工具钳(II型)照映成功。能源剩余:26.3%。】
系统的提示音都显得格外悦耳。
有了这利器在手,林烨的干劲和信心空前高涨。他立刻开始实践“工程师”的野望。
首先,他找到那个烧毁的无人机残骸,用新工具钳小心翼翼地将上面完好的光学传感器和微型电机拆解下来。过程极其顺利,精密的结构在合适的工具面前无所遁形。
接着,他又翻出之前找到的那些零碎合金和电子元件。
“系统,结合这些材料,能设计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吗?比如…一个简单的环境探测器?或者警报器?”
【材料分析中…可行性计算…可尝试设计制造‘简易辐射\/动静探测警报器’。是否进入虚拟工坊模拟?】
“模拟!”
于是,林烨再次沉浸在虚拟设计的海洋中。这一次,他有了更得心应手的工具(在虚拟世界意识里),设计思路也更加开阔。
他以无人机传感器为核心,设计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简易装置,可以探测周围的辐射波动和较大幅度的震动,并发出不同声光警报。外壳就用那些零碎合金拼凑,电路尽量简化。
失败了十几次,烧毁了无数虚拟元件后,一个勉强能用的设计终于出炉。
【设计完成:简易探测器(丐版)。预估能耗:1.1%。】
“照映!”
又是一阵微光闪烁,一个看起来歪歪扭扭、几个灯泡和传感器暴露在外、用金属丝胡乱捆扎的“杰作”出现在地上。
林烨将其拿起,打开开关。一个红色的指示灯勉强亮起,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检测到环境背景辐射:中度。设备运行…不稳定,但可用。】系统给出了评价。
虽然简陋得可怜,但这毕竟是他亲手设计(主要靠系统)和制造的第一个电子设备!
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涌上心头,甚至比拿到现成的压缩饼干和水更让他激动。
他看着手中崭新的工具钳和那个简陋的探测器,又看了看屏幕上依旧充足的能源读数。
一个念头越发清晰起来。
他或许无法手搓核弹,但靠着这个系统,靠着这“工程师”的能力,他或许真的能在这片废土上,一点点拼凑出属于自己的技术和力量。
从活下去,到活得更好。
他的野望,如同那颗微型核能电池里的能量,开始悄然燃烧。
收拾好所有东西,包括那个破旧的、完成了使命的第一代工具钳(他也没舍得扔),林烨背起更加鼓胀的背包,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给他带来运气的便利店废墟,迈开了脚步。
方向,依旧是东南。
目标,那座推测中的峡谷。
但这一次,他的步伐更加沉稳,目光更加锐利。
不仅仅是为了寻找一个安全的栖息地。
更是为了找到一个能让他安心“搞工程”的根据地。
喜欢炼假成真:我的虚拟帝国照映现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炼假成真:我的虚拟帝国照映现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