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寒奥纪,第223个旧历日。
地下三层的健身区内,林淼刚刚完成了一组高强度的核心力量训练,汗珠顺着额角滑落,滴在特制的防滑地垫上。
他走到模拟窗前,这块巨大的屏幕正实时投射着庇护所外部摄像头捕捉到的景象。
阴山山脉主峰那巍峨雄浑的冰川绝壁,在混沌天光下呈现出一种冷硬的蓝白色调。
山间的强风永无止息地呼啸着,卷起一道道如烟似雾的雪尘,在峡谷间肆意奔腾,如同冰雪巨龙的吐息。
这壮丽而严酷的景象,非但没有带来压迫感,反而让身处温暖堡垒之中的林淼,感到一种挣脱束缚、凌驾于自然伟力之上的心旷神怡。
就在他沉浸在这份独特心境中时,放在一旁桌子上的icmate20手机,突兀地响起了清脆的铃声。
在这片大多数时间只有设备低鸣和宠物偶尔窸窣的寂静空间里,这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林淼走过去,拿起手机,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苏遥”两个字。
他有些意外,距离上次通话才过去几天。指尖划过接听键,将手机贴到耳边。
“喂?苏小姐?”
“林先生!是我,苏遥!”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雀跃,像是一道温暖的阳光穿透了阴山的寒意,
“没打扰到你吧?”
“没有,我刚锻炼完。有什么事吗?” 林淼的声音平稳,但嘴角不自觉地放松了些许。
“是好消息!你上次不是问我天文数据的事情嘛,我跟我爸爸说了!”
苏遥语速轻快,
“他说这不算什么核心机密,就是些基础的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基地内部新闻也是会播报的。
不过他给我说的那些,里面好多专业术语和公式,密密麻麻的,我听了半天就跟天书一样,完全搞不懂!”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点完成任务的小自豪:
“然后我爸就直接给了我一个存了资料的U盘,还有几本他手写的笔记复印件,说让我自己看看,感兴趣的话可以学学。
我想着你肯定需要,就赶紧打电话给你了!你需要吗?”
林淼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有星辰在其中点燃。
他几乎是立刻回应,语气中带着难得的急切:
“需要!我非常需要!苏小姐,这对我很重要,谢谢你,也替我谢谢苏教授!”
这股对知识的渴望强烈地冲击着他。
他略一沉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见面理由,便继续说道:
“这些资料很珍贵,而且有些问题可能还需要当面请教。
这样吧,我近期正好计划去一趟禹城基地的燕山区,采购一些特定的工具和零件。
到时候,我亲自去取U盘和资料,顺便拜访你和苏教授,可以吗?”
“真的吗?你要来燕山区?!”
苏遥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太好了!你一定要来!我跟你说,进来之前你直接打我电话,我上去接你!
你就跟守卫说是我苏遥的客人,我爸爸是天文部门的苏城教授,他们登记一下就会放行的,可以直接到地下五层的核心居住区!”
“地下五层……核心居住区?” 林淼这次是真的有些惊讶了。
他知道苏遥父亲是专家,但能让外人直接进入深层核心区,这权限显然比他预想的还要高。
这既说明了苏教授的地位,也体现了苏遥对他毫不设防的信任。
他压下心中的讶异,连忙应道:“没问题,我到了基地外围就联系你。”
“嗯嗯!说定了哦!我等你电话!” 苏遥开心地确认,又叮嘱了几句路上小心,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林淼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胸腔中被一种久违的期待感填满。
获取珍贵的天文资料,这并非托词。在确保了生存的绝对安全与物质的极大丰富之后,他那颗对宇宙、对星空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的心,重新变得活跃起来。
他需要这些知识,这不仅关乎他个人的热爱,或许也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这个被冰封的星球,以及人类在这片星空下的未来。
同时也对苏遥,似乎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
他摇了摇头,然后来到地上一层的车库。
那辆深灰色的雪地车如同忠实的巨兽般静卧在专属车位上。
他绕着车辆走了一圈,仔细检查了履带的磨损情况、车身的岩石迷彩涂层,以及各关键部位的密封件。
确认一切完好,状态巅峰。他抬手,轻轻按在冰冷坚硬的车门上,心念一动,庞大的雪地车瞬间从车库里消失,被安然收纳入玉符空间之中。
他没有敷衍苏遥,前往禹城基地燕山区是确实存在的计划。
至于这座位于山脉群山之巅、隐藏于V型山谷中的庇护所,他有着绝对的信心。
他不相信在失去卫星网络、环境极端恶劣的当下,会有人能偶然发现这个几乎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地方。
而且,他并非完全与世隔绝。
每天,“灵鹊”系统都会将庇护所的自检报告,通过内部服务器组发送到他指定的加密平板电脑上。
温度、湿度、能源、各系统运行状态……一切尽在掌握。
更重要的是,他解决了远程监控的难题。
他利用特殊的短波无线电设备,通过慢扫描技术(SStV)和一套他自己结合现有技术魔改的强加密协议。
可以将庇护所外部关键摄像头的静态图片,甚至十几秒钟的压缩监控视频片段,以数据流的形式,断续发送到一部特制的、同样加密的便携式接收终端上。
由于采用了复杂的加密算法和信号源伪装技术,将信号源头伪装成随机的地理位置或背景噪音。
林淼并不担心传输会被拦截破解。
即使万一被截获,对方想要破解也需要耗费巨大的算力和时间,而即使破解了,得到的也只是一些难以定位来源的模糊图像信息。
“可惜,这种传输速率和稳定性,比起末世前动动手指就能全球视频通讯的水平,还是天壤之别。”
林淼不禁有些感慨。
极寒摧毁了几乎所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轨道卫星,人类仿佛一夜之间退回到了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
他内心期待着,不知道何时才能恢复到那种便捷的通讯技术水平。
解决了庇护所的“眼睛”问题,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现实的“路”的问题。
他该如何从这百米高的冰崖平台,下到地面?
上次他是从侧面一处虽然陡峭、但尚有一定坡度和着力点的冰崖,凭借专业的登山装备和过硬的体能,花了将近三个小时才艰难攀爬上来的。
但是,他不确定上次庇护所基座落下时产生的冲击震动,是否对那侧的岩壁结构造成了影响,万一有岩石或冰层被震松,攀爬的危险性将急剧增加。
林淼左思右想,目光扫过墙壁上实时显示的外部环境信息屏:
【外部温度:-81c】
“果然,温度开始缓步下降了……”
他喃喃自语,印证了之前广播里的预测。这意味着外部环境将更加严酷。
他曾经考虑过使用那架经过改装、理论上可以载重单人的大型农业无人机。
但在零下八十多度的极端低温下,非专用的电池性能会急剧衰减,机械结构也可能变得脆弱。
一旦在空中出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这个方案风险太高。
思来想去,最可靠的方式,还是发挥自己的老本行特长,攀岩(冰)。
使用专业的极地登山装备,从相对熟悉的侧面崖壁攀爬下去。
而且,这次下去,可以一路钉上足够多的安全固定钉和挂片,构建一条相对安全的永久性攀登路线,方便自己日后往返。
下定决心后,林淼立刻行动起来,先输入指令,将整座庇护所设置为低功耗全伪装模式。
随后他走到车库中央的工具桌旁,心念流转,开始从玉符空间中一件件取出他所需的专业装备:
首先是冰镐 :
他取出的并非普通冰镐,而是技术型攀冰镐,镐柄采用高强度碳纤维与合金混合材料,能在极寒下保持韧性和轻便。
镐头带有明显前倾的弧度,尖端是替换式的强化钨钢齿,确保能狠狠咬入坚冰。
镐柄末端是尖锐的尾刺,在需要时提供额外的支撑点。
接着是冰爪:
全卡式专业级攀冰冰爪,12个前齿锋利而坚固,双侧栏设计提供极佳的稳定性。
他仔细检查每一个齿尖和关节活动部位,确认没有损坏或松动。
然后拿起特制的防冻润滑剂,在所有的活动关节和螺丝连接处都仔细喷洒了一遍,防止在极端低温下冻结失灵。
攀登安全带、主锁、快挂、保护器、散装岩塞、冰锥……
林淼像是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仔细检视着他的“武器”。
他特别检查了那捆 动力绳 ,标签上印着“UIAA”认证和“dRY”处理标志,
表示其经过防水防冻处理,能在湿冷环境下保持强度和柔韧性。
他分段检查了绳体,确认没有任何明显的磨损、切割或老化痕迹。
然后是冰锥 。
他取出的冰锥是轻量化铝合金材质,带有高效的螺纹设计和锋利的齿状开口,可以相对省力地旋入冰层。
他拿起冰锥扳手,挨个测试其旋转顺滑度,确保在冰冻环境下也能快速安置。
他还准备了一些 膨胀螺栓和化学锚栓 ,用于在岩石区域建立更永久的保护点。
这些都需要专用的电锤和钻头来安装。
最后,他还准备了一个 小型便携式电锤 ,以及数块充满电的、同样经过低温适应性改装的特种电池,用于在岩石上打孔。
将所有装备一一检查、调试完毕,林淼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有的挂在安全带的装备环上,有的放入专用的攀登包中。
他再次确认了个人装备:
加厚的排汗内衣、专业的极地防风防水攀登服、加绒的攀登裤、厚重的双层高山靴、整合了护目镜和内部通讯器的防寒头盔,以及那把用惯的m1911手枪
他拉下加热呼吸面罩,感受着暖流拂过口鼻。
目光透过护目镜,投向车库那扇通往外部冰崖的大门。
深吸一口气,林淼依次推开一扇扇厚重的防暴门,再次踏入了那片零下八十一度的冰雪世界。
寒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小刀,瞬间试图穿透他厚重的衣物。
他稳了稳身形,背着沉重的装备,一步步走向记忆中的侧面崖壁起始点。
站在崖壁边缘,他俯瞰着下方百米深的峡谷,云雾在脚下缭绕。
他选定了第一个落点,右手挥动冰镐,镐尖带着破风声,“噗”一声清脆地嵌入坚硬的冰层,传来坚实可靠的反馈。
同时,他脚下发力,前齿精准地踩在冰面上,发出“咔嚓”的咬合声。
“第一步,开始了。”
他如同一个在垂直冰壁上舞蹈的精灵,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精准。
镐起镐落,脚踢冰花,身体协调地移动。
在需要的地方,他停下,取出电锤,在裸露的岩石上钻出孔洞,打入膨胀螺栓,挂上快挂,将绳索穿过。
遇到坚实的冰瀑,他便旋入冰锥,建立保护点。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辛,极度消耗体力与心力。
寒风不断试图干扰他的平衡,低温让金属装备变得冰冷刺骨,即使戴着厚手套,指尖也能感受到那锥心的寒意。
但他的动作没有丝毫紊乱,眼神专注而坚定。
这一次,他不只是为了下降,更是在构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天梯”。
每建立一个保护点,他都会仔细检查其牢固程度,确保它能承受数次反复使用的负荷,然后用冰雪隐藏好,做好标记。
时间在专注中流逝。下降了大约四十米后,他找到了一处相对突出的冰岩平台,可以作为中途休息点。
他将自己用绳索固定在两个刚打好的膨胀螺栓上,稍微放松一下紧绷的肌肉。
他利用头盔内的吸管,喝了一小口在防寒服内饮料袋存储好的、温热的功能饮料,感受着带来的些许暖意。
俯视下方,还有大半的距离。
仰头望去,庇护所所在的冰崖平台已然显得遥远而渺小。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状态,再次投入到艰苦的攀爬作业中。
当他的双靴终于再次踏上山谷底部坚实的积雪时,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四个小时。
他解开连接绳索,活动了一下有些酸胀的四肢,回头望去。
一道由数十个伪装好的攀岩保护点连接而成的隐约路线,如同一条纤细的丝线,从百米高的崖壁上延伸而下。
这条路线,将是他未来连接庇护所与外界的生命线。
他没有多做停留,迅速整理好装备,快步走出了山谷,来到一条较宽的山间道路之上。
心念一动,将他的重型雪地车从玉符空间中取出,稳稳地停在雪地上。
他拉开车门,坐进熟悉的驾驶座,将沉重的登山包收入空间。
引擎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打破了山谷底部的寂静。
林淼看了一眼导航屏幕上设定的目标,禹城基地燕山区,放飞导航无人机。
“灵鹊,规划最优路线,避开已知的大型聚居点和危险区域。启动外部环境扫描,我们出发。”
【指令确认。路线规划中……无人机扫描系统已启动,数据回传稳定,祝您旅途顺利。】
庞大的雪地车碾过积雪,履带留下深深的车辙,载着林淼,驶出了这片隐秘的山谷。
向着远方那座庞大而复杂的超级基地,疾驰而去。
新的旅程,已然开启。
《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冰冻星球之寒奥纪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