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繁星初现,桃源村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几盏临时拉起的白炽灯将场地照得亮如白昼,也照亮了一张张或期待、或疑虑、或焦躁的面孔。
男女老少,几乎全村能出动的人都来了,板凳、马扎、甚至砖头上都坐满了人,晚到的人只好站着,伸长脖子望向前面。
空气中弥漫着夏夜特有的草木气息,以及一种更为浓稠的——紧张与不安。
陈飞站在临时搬来的旧课桌后面,桌上放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和一个小型投影仪,幕布挂在村委会斑驳的外墙上。
他刚刚结束了对“青山坳”和“云顶山”考察经历的分享。
屏幕上最后定格在一张照片上:那是“青山坳”果园里,松软如海绵的土壤特写,黝黑肥沃,与桃源村当下板结灰黄的土地形成了刺目的对比。
“……乡亲们,‘青山坳’和‘云顶山’的成功,不是凭空来的,是他们敢闯敢试,耐得住寂寞,用科学的方法,一点点改造土地,选育良种换来的!”
陈飞的声音因为激动和连日奔波带着一丝沙哑,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热忱,“王教授的诊断没错,我们土地的病,必须下猛药,必须从根本上调养!减化肥、种绿肥、部分休耕,是阵痛,但更是唯一的出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努力捕捉着每一道视线,“而且,我们有机会!‘品味生活’那样的高端平台,看中了我们的潜力和‘桃源记’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只要我们能把品质搞上去,建立起标准,我们的果子,就能卖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价钱!到时候,现在所有的投入和暂时的困难,都会加倍补偿回来!”
话音落下,场间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寂静,只能听到蚊虫扑向灯罩的细微噼啪声,以及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这寂静很快被打破。
“陈飞娃子,”说话的是村里一位颇有威望的老果农,福根伯,他吧嗒着旱烟,烟雾缭绕中看不清表情,“你说的这些,听着是挺好。那青山坳的土,看着也真是馋人。可咱们这地,祖祖辈辈就这么种下来的,一下子要动这么大的手术……这减产了咋办?休耕那季,我们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他的话,说出了大多数保守村民的心声,台下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声。
“就是啊,说的轻巧,那种紫云英,能当饭吃吗?”
“有机肥?那得多少钱一吨?比化肥贵多了!”
“电商?网上卖东西?靠谱吗?别到时候果子烂在家里!”
质疑声如同潮水般涌来,陈飞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拿出更详细的数据和规划来回应,一个略显阴郁的声音响起了,不过,却让周围的议论声瞬间小了下去。
“陈飞有文化,见过世面,想法是好的。”水生叔慢慢从人群里站起来,他没有看陈飞,而是面向周围的乡亲,“可是,这地里的营生,不是纸上谈兵。咱们村,多少年都是靠这季果子过日子。一下子要断掉大半收入,种些不能马上换钱的花花草草,还要休耕……这风险,谁来担?万一搞砸了,可不是他陈飞一个人损失点钱的事,是咱们全村老小接下来一年甚至更久的生计!”
水生叔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村民们最敏感的神经——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现实生存的担忧。
他虽然没有明着反对,但字里行间都在暗示陈飞的方案不切实际,风险巨大。场内的气氛更加凝重了。
苏小倩坐在前排,手心捏了一把汗。
她看着陈飞在台上略显孤独的身影,又看看台下群情浮动,忍不住站了起来:“乡亲们,水生叔的担心有道理,我们都理解。但是,大家想想,我们按照老办法种,今年的果子卖不上价,明年呢?后年呢?土地越来越差,果子越来越小越酸,到时候怎么办?王教授说了,咱们的土地已经是在‘透支’了!不改,就是坐吃山空,等着土地彻底废掉啊!”
她的声音清亮,带着女性特有的柔和与坚定,起到了一定的安抚作用。但显然,还不足以扭转局面。
陈飞知道,光靠描绘远景和讲道理,已经无法打破眼前的僵局了。
他必须拿出更具体、更能分担风险的东西。
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点开了电脑上的另一个文件。
“福根伯,水生叔,还有各位乡亲的担忧,我全都明白,也早就想到了。”
他的语气变得异常沉稳,“所以,我初步拟定了一个‘桃源记果园改造与风险共担计划’。”
投影幕布上出现了一份清晰的计划书概要。
“第一,关于改造期间的收入保障。我愿意拿出我这次创业积累的大部分资金,成立一个‘转型保障基金’。所有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土壤改良、种植绿肥的农户,如果当季水果因减产导致收入低于近三年平均水平的,由基金补足差额的70%!休耕的土地,按照往年平均产值,给予50%的补偿!”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补偿?这可是真金白银往里贴啊!村民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第二,关于投入成本。有机肥和菌剂的前期采购,由我和村委会牵头,统一寻找可靠厂家,集中采购,降低成本。资金困难的农户,可以先赊购,等果子卖出后再还款。”
“第三,关于销售。‘品味生活’的平台,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同时,我们会双管齐下。小倩会负责带领妇女们,利用短视频、直播,把我们改造土壤、种植绿肥、呵护果园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在网上宣传我们的‘桃源记’品牌,积累人气,直接面对消费者。另外,我们也会主动联系本省的其他精品水果店、超市,多渠道开拓。”
“第四,关于新品种。我这次从‘云顶山’和农科院,带回来几个适应性强的抗病新品种接穗和苗木。我们将划出二十亩地作为‘新品种试验区’,由我亲自负责,愿意参与的农户可以入股,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成功了,我们明年就能大面积推广;失败了,损失算我的!”
一条条,一款款,清晰具体,几乎考虑到了村民们提出的所有核心顾虑。
尤其是那个“转型保障基金”,相当于陈飞用自己的身家,给所有愿意跟着干的人兜了底。这份决心和魄力,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动容了。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反对的声音明显弱了下去,更多的人开始在算计,在权衡。
“陈飞这是动真格的啊……”
“连补偿都想到了,看来是真有信心?”
“要是真能补点,试试也行啊,总比眼看着地坏掉强……”
“网上卖东西?能行吗?”
“新品种要是真成了,那可就……”
水生叔显然没料到陈飞会拿出如此详尽的方案,尤其是自掏腰包设立保障基金这一招,让他一时语塞,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沉着脸坐了回去,只是一个劲地猛抽旱烟,烟雾将他复杂的表情笼罩其中。
福根伯磕了磕烟袋锅,缓缓道:“陈飞啊,你这……你这是把身家性命都押上了啊。你这计划……听着是周到。可这毕竟……唉,让大伙儿再琢磨琢磨,想想清楚。”
陈飞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观念的转变非一日之功,他能做的,是把路铺好,把风险尽可能降低,把希望具象化地摆在大家面前。
“乡亲们!”他提高声音,做最后的总结,“我知道,改变很难,相信一个年轻人很难。但我请大家相信我这一次,相信科学一次,也是为了我们桃源村自己的未来!我不强迫任何人,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干的,散会后可以到小倩这里登记。我们成立一个‘果园改造互助小组’,共同进退!”
大会在一种复杂而激动的情绪中结束了。人们并没有立刻散去,而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争辩着。
灯光下,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这个村庄即将到来的、深刻而纠缠的变革。
陈飞和苏小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疲惫,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和昂扬的斗志。
第一场战役,算是勉强稳住了阵脚。但他们都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资金的巨大压力、技术落实的细节、人心的反复、市场的未知……千头万绪,都等待着他们在黎明之后,去一一面对,一一解决。
夜空中的星辰依旧闪烁,静谧地俯瞰着这片躁动不安的土地,仿佛在等待一个破晓的答案。
喜欢想在风口起飞的猪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想在风口起飞的猪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