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飞团队忙于处理实验室风波,努力弥合技术与传统之间裂痕的时候,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悄然来到了桃源村。
来者是一位年约六旬的老者,他身材中等,略微有些发福,但却给人一种儒雅的气质。他身着一套合身的户外休闲装,显得格外精神矍铄。
这位老者并没有提前预约,他只是在村口向村民询问了村委会的位置,然后便悠然自得地信步走来。
此时,陈飞正与永昌爷一同在果园里忙碌着。
他们刚刚完成了对传感器支架的修复和加固工作,正对着这个支架,热烈地讨论着如何将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与农事经验更紧密、更有机地结合起来。
“请问,哪位是陈飞先生啊?”忽然,一个温和而清晰的声音从田埂上传来。陈飞和永昌爷闻声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只见那位老者正站在田埂上,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地看着他们。
陈飞连忙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快步走上前去,礼貌地回答道:“我就是陈飞,请问您是?”
老者伸出手,与陈飞握了握,他的手干燥而有力。
“鄙人姓沈,沈慕远。冒昧打扰,只是听闻‘归农’之名,又看了你们关于‘智慧生态农业实验室’和‘生态指数’的一些报道,心中有些好奇,特来拜访。”
沈慕远?陈飞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熟悉的感觉,但他绞尽脑汁,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究竟在何处听过这个名字。
尽管如此,陈飞还是面带微笑,十分客气地将沈慕远请到了村委会的临时会客室里。与此同时,苏小倩也得到消息,匆匆赶来。
待众人落座之后,沈慕远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先寒暄几句,而是直截了当地切入了主题:“陈总,苏经理,我对农业领域的关注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在这里,我就不绕圈子了,有什么说什么吧。我认为,你们所选择的这条‘生态农业+有限科技赋能’的道路,表面上看起来确实非常美好,但实际上,这条路走起来会异常艰难。”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你们不仅需要面对市场对于效率和成本的苛刻要求,还要应对像‘新农科技’那样高举高打的技术流派的激烈竞争。所以,我真的很好奇,你们对于这条路的商业化规模和可持续性,到底有多大的信心呢?”
他的问题一针见血,直指核心矛盾。
陈飞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一脸诚恳地对沈先生说道:“沈先生,不瞒您说,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通过规模化的方式去碾压其他竞争对手。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并非是市场份额的最大化,而是价值认同的深度以及可持续性。我们之所以如此有信心,是因为我们始终致力于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并且非常注重与用户以及土地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关系。我们坚信,在未来,一定会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为那些更安全、更美味,同时背后还蕴含着更美好故事和环境价值的产品支付合理的溢价。虽然这个市场规模可能不会特别庞大,但对于像我们这样秉持着这种理念的企业来说,已经足够支撑我们健康、长久地生存和发展下去了。”
这时,一旁的苏小倩也紧接着补充道:“不仅如此,我们所定义的‘可持续性’,并不仅仅局限于商业利润这一方面,它还涵盖了环境的可持续以及社区的活力等多个维度。我们的‘生态指数’和智慧实验室,正是为了能够对这种多维度的可持续性进行量化和管理而设立的。”
沈慕远认真地听着,不时微微点头,但脸上看不出明显的倾向。
他话锋一转,提出了另一个尖锐的问题:“我注意到你们在滇南遇到了些麻烦。将技术引入传统社区,尤其是涉及自然资源管理的领域,利益平衡和文化尊重是极大的挑战。你们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比如技术赋能后,产品价值提升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或者,数据获取与传统知识保护之间的潜在冲突?”
这个问题正好问到了陈飞最近的痛点上。他结合滇南的实际情况,分享了他们的教训和调整后的思路,强调必须以社区为主体,技术为辅,并且利益分配机制必须透明、公平,甚至要考虑将数据产生的部分价值回馈给社区,用于生态保护和传统知识传承。
谈话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沈慕远的问题层层深入,涉及商业模式、技术伦理、社区治理、甚至农业哲学。
陈飞和苏小倩尽其所能,坦诚交流,既有坚定的理念阐述,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和迷茫。
最后,沈慕远站起身,脸上露出了此行第一个较为明显的笑容,那是一种带着欣赏和了然的笑意。
“非常感谢二位的坦诚。你们的思考,比我在媒体报道上看到的要深入和扎实得多。”
他递给陈飞一张素雅的名片,上面只有一个名字“沈慕远”和一个非办公地址的联系方式。
“不瞒二位,我早年也做过企业,后来做点投资和研究,主要关注点就是商业的社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你们‘归农’的探索,很有意思。”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慢,就是快。扎根深,才能走得远。希望你们能坚持下去。”
说完,他便告辞离去,没有透露更多信息,如同他来时一样突然。
送走沈慕远后,陈飞和苏小倩看着那张简洁的名片,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一丝隐隐的期待。
苏小倩忽然想起什么,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低呼一声:“飞,你看!”
搜索结果显示,沈慕远,国内顶尖商学院名誉教授,多家知名企业的独立董事,但更重要的身份是——“慕远基金会”创始人。
该基金会长期致力于支持中国社会企业、环保公益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项目,以其评审严格、眼光独到而闻名,其影响力远非一般商业投资机构可比。
陈飞深吸一口气,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觉得这个名字耳熟了。
这位低调的沈先生,并非普通的访客,他的到来和他那些切中要害的问题,或许意味着,“归农”的坚持,正在被更高层面、更具深远眼光的力量所看到。
这无疑是在与“新农科技”激烈竞争的道路上,一剂强心针,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喜欢想在风口起飞的猪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想在风口起飞的猪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