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已至,河西走廊的朔风卷着砂砾,发出鬼哭般的呼啸。敦煌城外,黑压压的车师吕纂联军如同漫过戈壁的蚁群,粗略看去,竟有万余之众。他们打着杂色的旗帜,装备五花八门,阵型也显得松散混乱,唯有一股被煽动起来的狂热和破釜沉舟的戾气,支撑着他们的士气。吕纂与车师王麴嘉并骑立于中军,望着远处那座在冬日苍白阳光下巍然屹立的孤城,眼中闪烁着截然不同的光芒——一个是疯狂的复仇之火,一个是忐忑的贪婪与恐惧。
联军抵达城下,并未做太多休整,便在吕纂的催促下,发动了凶猛的进攻。他们驱使着裹挟来的部族和奴隶,扛着简陋的云梯和撞木,如同潮水般涌向敦煌城墙。
“放箭!”
城头之上,杨盛冷静下令。早已严阵以待的秦军弩手扣动扳机,密集的箭矢带着凄厉的破空声,如同飞蝗般倾泻而下!冲在最前的联军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成片地倒下,惨叫声瞬间被淹没在喊杀与风啸之中。
滚木、礌石、烧沸的金汁……守城器械被高效地运用起来,给缺乏有效防护的联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城墙之下,很快便堆积起一层尸体,鲜血染红了冰冷的土地。
吕纂见状,双眼赤红,亲自督战,斩杀了几名畏缩不前的部落头人,逼迫联军持续猛攻。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联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却未能踏上城墙一步。城头秦军纪律严明,轮番休息,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力。
久攻不下,联军士气开始低落,尤其是那些被胁迫而来的小部落,更是怨声载道。麴嘉看着己方伤亡惨重,心中已生悔意,面露焦躁。吕纂却不肯罢休,他判断秦军经过一日苦战,已是强弩之末,决定在次日黎明前,发动最后一次,也是最为猛烈的总攻。
然而,他低估了杨盛的韧性与谋略。就在联军为次日总攻做准备,营地陷入疲惫与松懈之际,敦煌城门悄然洞开!杨盛亲率一千五百名养精蓄锐已久的“快速反应旅”精骑,人衔枚,马裹蹄,如同暗夜中扑食的猎豹,悄无声息地绕到联军侧翼!
“杀!”
震天的怒吼划破黎明的寂静!养足了精神的秦军铁骑,如同烧红的尖刀切入凝固的牛油,瞬间撕裂了联军混乱的营寨!他们并不恋战,目标明确——直扑中军帅旗所在!
“擒杀吕纂!降者免死!”怒吼声在营中回荡。
事发突然,联军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许多士兵刚从睡梦中惊醒,便看到如狼似虎的秦军骑兵已冲至眼前,顿时魂飞魄散,四散奔逃。吕纂正在帐中与麴嘉争执,闻变大惊,刚冲出帐外,便见杨盛一马当先,挺槊杀来!
“吕纂逆贼,纳命来!”杨盛声如雷霆。
吕纂仓促应战,他武艺本就不弱,但在养精蓄锐、气势如虹的杨盛面前,加之心中惊惶,不过数合,便被杨盛一槊刺中肩膀,挑落马下!左右亲兵拼死上前救护,与杨盛亲兵混战在一起。
主帅被重伤擒拿,混战中吕纂被秦军士兵捆缚,联军彻底崩溃。车师王麴嘉见大势已去,在亲信护卫下,丢弃了大部分军队和辎重,狼狈不堪地向西逃窜,直奔车师国而去。失去指挥的联军士兵或跪地求饶,或如同无头苍蝇般四散逃入茫茫戈壁。
杨盛并未下令穷追,他深知稳住局势、消化战果更为重要。他一面分派兵力肃清残敌,收降俘虏,一面亲自提审被俘的吕纂。
阴暗的临时囚室内,吕纂披头散发,肩胛处的伤口还在渗血,他死死盯着杨盛,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毒与不甘。
“杨盛小儿!若非天不助我……”他嘶哑地低吼。
杨盛冷冷地看着他,如同看着一只濒死的野兽:“天?陛下乃天命所归,你逆天而行,合该有此下场!安心上路吧,你的首级,将会被传示西域,以儆效尤!”
不久,陇右五千援军抵达敦煌,看到的已是基本平定的战场和悬挂在城头、用以示众的吕纂首级。
敦煌大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四方。
西域诸国闻讯,尤其是得知吕授首、车师大败的消息后,无不震恐。鄯善、且末等国原本摇摆的心思瞬间熄灭,纷纷派出更高规格的使者,携带更丰厚的贡品,前往敦煌甚至洛阳请罪、表忠,极力撇清与车师、吕纂的关系。西域的反对势力遭到致命打击,秦国的威望一时无两。
洛阳朝堂一片欢腾。苻坚览奏大悦,对杨盛临机决断、以少胜多、阵斩元凶的表现极为赞赏,下旨重重封赏,并令其暂摄西域都护之职,全权处理西域善后事宜。朝中之前对西域政策的所有质疑,至此烟消云散。
阴山王庭,拓跋珪接到密报,沉默良久。他精心埋下的棋子,竟如此不堪一击,反而助长了苻坚的声威。他并未动怒,只是眼神更加幽深:“苻坚……果然厉害。杨盛此子,亦非池中之物。西域……暂且让他一步。传令,停止一切与西域的暗中联络,各部继续潜心发展,等待时机。”
杨盛在敦煌,迅速展开了善后工作。他释放了大部分被胁迫的联军俘虏,只严惩了吕纂的核心党羽和车师国的部分顽固将领。对于仓皇逃回车师、紧闭城门的麴嘉,他并未立刻兴师问罪,而是派去使者,递交了一份最后通牒:限其旬日之内,自缚请罪,交出所有参与叛乱的贵族,并赔偿军费,否则,天兵一到,玉石俱焚!
同时,他上书苻坚,陈述己见:经此一役,西域震慑,短期内无力再叛。当趁此良机,巩固商路,加强羁縻,而非急于灭国设郡,以免激起新的反抗。建议保留车师国号,另立亲秦宗室,使其成为藩属,以为缓冲。
苻坚采纳了杨盛的建议。帝国的西陲,在一场干净利落的胜利后,并未陷入无休止的征伐,而是以一种更成熟、更具掌控力的方式,迎来了一个新的相对和平与臣服的时期。敦煌城下流淌的鲜血,浇灌出的不仅是胜利的果实,更是帝国在西域经营策略的升华。而杨盛之名,也由此战,真正响彻西域。
喜欢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