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隘的惨败,如同一盆夹杂着冰碴的雪水,狠狠浇在了逻些王宫那本就因刺杀事件而紧绷的气氛上。焦糊的器械残骸与两千颗垒成京观的吐蕃士兵头颅,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损失,更是对赞誉权威与张雁智谋的沉重打击。
宫殿内,牛油巨烛的火苗不安地跳动着,映照着论赞弄囊铁青的脸庞。他猛地将一份绘有野狼隘惨状的简陋图示掷于地上,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两千勇士!还有那些即将完工的器械!张蚝!他怎敢如此!先生,这就是你所说的‘秦军难以久持’吗?!”
殿内侍立的吐蕃贵族们,目光或明或暗地瞥向站在一旁、面色苍白的张雁,其中不乏幸灾乐祸与质疑之色。之前的刺杀事件已让张雁地位动摇,此番大败,更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张雁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与屈辱感。他知道,此刻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他必须拿出足以稳定人心、扭转局面的策略。他缓缓躬身,声音却异常沉稳:“赞誉息怒。野狼隘之失,确是我低估了张蚝之悍勇与秦军之决断。此乃臣之过。”
他先坦然承认失误,随即话锋一转,抬起了头,眼中重新燃起那种洞察局势的锐光:“然,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此战,亦让我等更加看清了我吐蕃最大的、亦是秦军永远无法逾越的优势!”
他走到那张绘制着高原与周边地形的大幅皮毡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吐蕃广袤的疆域上。
“赞誉,诸位大人,请看!” 他的声音提高了些许,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我吐蕃之地,巍巍高原,平均高度远超秦地。此乃天赐之屏障,非人力所能轻易逾越!”
他详细剖析,句句指向核心:
“秦军士卒,多来自关中、中原乃至江南,其身体早已适应低地气候。若其胆敢大规模深入我高原腹地,必遭‘天谴’!” 他用了吐蕃人能理解的概念,“彼等将会呼吸艰难,头痛欲裂,四肢无力,如同患病,严重者甚至可能暴毙!此非刀剑之伤,乃天地之力!纵有百万大军,踏上高原,亦将不成自溃,化为待宰羔羊!”
“昔年,强盛如汉代,其兵锋最盛之时,亦未曾真正征服高原诸羌,为何?非其兵不利,马不壮,实乃天地之威不可抗也!”
“苻坚,纵有吞并四海之志,其麾下谋臣良将如云,然于此天地之力面前,亦只能徒呼奈何!他最多只能在边境之地,如河西、蜀西,凭借城防与精锐,进行阻击或如野狼隘般的短促反击。他绝无可能,也绝不敢,挥师深入我高原腹地,直捣逻些!”
这番分析,结合了高原地理的客观事实与极具煽动性的言辞,瞬间将一场惨败,扭转为对自身最大优势的再确认。殿内原本低沉的气氛,开始有所松动,贵族们的眼神也重新聚焦起来。
“故而,” 张雁总结道,手指在地图上秦吐边境划了一条线,“我军日后战略,当以此为基!核心便是——‘倚仗天险,以逸待劳,疲敌耗敌’!”
“收缩前沿,固守要冲。将过于突出、易受攻击的前进营垒,如野狼隘之类,酌情后撤至更利于防守、且海拔更高的险要之处。加强这些关键隘口的工事,多备滚木礌石,广挖陷坑壕沟。秦军若再来攻,必让其撞得头破血流!”
“精练‘飞鹘’,游击袭扰。‘飞鹘军’建制不变,但战术需更加灵活。化整为零,以百人队为主,不再寻求与秦军正面交锋,而是利用对我方地形的熟悉,如同雪豹般神出鬼没,持续不断地袭击其边境哨所、巡逻队、运粮队。焚其粮草,杀其斥候,令其边境日夜不宁,永无宁日!此乃‘放血’之术,虽不能速胜,却能不断消耗秦国国力与耐心。此即秦对北魏之策,就让苻坚也尝苦不堪言的感觉”
“内修政理,外联诸羌。趁秦军主力被牵制于北疆与我边境之际,赞誉当加速整合高原内部尚未完全臣服的部落,推广农耕,积蓄粮草,训练更多适应高原作战的士卒。同时,派遣能言善辩之使者,携带重礼,联络河西、陇右一带的羌人部落,许以重利,离间其与秦国关系,若能使其归附或保持中立,则我吐蕃东线压力大减。”
张雁看向论赞弄囊,语气深沉,“耐心。与秦国之争,绝非一朝一夕可定。比拼的不仅是军力,更是国力、耐心与意志。只要我吐蕃稳守高原天险,不断以游击袭扰消耗对方,待其内部生变,或北疆、江南出事,苻坚必然首尾难顾。届时,才是我吐蕃鹰扬天下,东出争雄之时!”
论赞弄囊听着张雁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的分析,脸上的怒容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思和认同。张雁的话,如同一剂清醒药,让他从野狼隘失利的愤怒中挣脱出来,重新看到了吐蕃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先生所言,如拨云见日!” 论赞弄囊重重一拍王座扶手,眼中重新燃起野心之火,“不错!我有高原天险,如雄鹰居于绝壁,俯瞰大地!秦军再强,又能奈我何?便依先生之策!”
他立刻下令:“即日起,边境各部,依先生之策调整防务!‘飞鹘军’加紧训练,按新战术出击!内政整合,亦需加快!”
殿内的吐蕃贵族们见赞誉态度坚决,且张雁的策略确实立足于吐蕃最大优势,也纷纷收起质疑,表示遵从。
逻些王宫内的这次会议,标志着吐蕃对秦战略的正式转变。从之前试图建立前进基地、逐步东进的积极姿态,转为更加务实和保守的“倚仗天险,以守代攻,持久消耗”战略。
消息通过特殊渠道传回洛阳,苻坚看着“绣衣”密报中关于吐蕃战略调整的分析,嘴角泛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倚仗天险,以逸待劳?张雁,你倒是看得明白。” 他低声自语,“不错,高原确是屏障。但朕又何须非要上去?”
他深知地理的限制,也从未打算在现阶段劳师远征,深入高原与吐蕃决战。他的目标,始终是将其封锁、消耗,并寻找其他突破口——比如,那个远在高原之上的汉人谋士本身。
喜欢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