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柳依依和赵强沉浸在幸福的喜悦里,同时也深知,这是他们人生新旅程的起点。
柳依依穿着那件绣着并蒂莲的绯红旗袍,倚在赵强肩头,看宾客们三三两两散去。
赵强悄悄把她的手握得更紧,掌心温度透过旗袍袖口,像在说:别怕,往后的路有我。
几天后,柳依依和赵强开始规划起他们未来的生活。赵强原本是在家乡做木匠的,80年柳加林建筑公司在县城的项目需要人手,他得知后,便自告奋勇地到柳加林建筑公司来做工。
也就是从那时起,赵强便了解到柳加林有个漂亮的妹妹,知道她和柳母在上海帮读大学的嫂子张芳芳照顾龙凤胎宝宝,一直未曾见过面。
直到龙凤胎宝宝过周岁,她们重新回到洋田村生活,这才偶尔见过一两次,真正接触是柳依依81年到县城来帮哥哥管理建筑公司后勤事务那时开始的。
那一年,柳依依第一次踏进柳加林建筑公司时,赵强正蹲在院子里刨一块老榆木。木屑像金色的雪,沾在他睫毛上,他抬头冲她笑,一口白牙在灰尘里亮得晃眼。
那时她哪里想到,这个晒得黝黑的木匠,会在今天把戒指套进她的无名指,现在算起来也快有五年的时间了,赵强也一直在柳加林建筑公司负责木工方面的工程任务。
而柳依依她在哥哥柳加林的建筑公司里做事,也学到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她对商业运营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见解。
两人经过一番商量,决定在县城先租一套小房子作为他们的爱巢,如有可能今后也想在县城买个房或建个房子,但目前未出嫁还是住在哥哥家。
赵强倒是想尽快在附近租个房子,今后家里人来走动也方便些,于是,一有闲暇时间,他们就穿梭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寻找合适的房源。他们看过许多房子,有的位置好但租金太贵,有的租金合适却又不太满意周边环境。
第二天清晨,两人就着小米粥商量未来。赵强拿筷子在桌上画示意图。租的房子最好就在公司附近,这样他早上能顺路去买依依爱吃的蟹黄包;最好带个小院子,今后父母来县城带孩子,又能种两垄葱。
柳依依咬着勺子笑,说还要一间朝北的屋子做账房——她打算把公司后勤的流水账、未来的小家账本,都码得整整齐齐。
于是每个傍晚,县城的街巷就多了一对影子。他们看过河边的小楼,房东太太非说楼板里住着民国姨太太的魂;看过菜市场顶楼的阁楼,雨棚漏风,一开窗就能和对面杀鱼的打招呼;还看过县一小旁的老院子,青藤爬满砖墙,房东却坚持要在合同里加“不许在院里养除了乌龟外的任何宠物”的条款。
有次他们走了四十分钟去看房,结果房子没租成,倒是在巷口发现一家卖米酒酿的摊子。赵强用一块钱买了一小碗,两人蹲在路灯下分着吃,酒酿里的米糟粘在柳依依嘴角,赵强伸手想擦,又红着脸缩回去。
在哥哥家,柳依依的闺房就成了他们的“作战指挥部”。墙上贴着用糖纸标注的房源表,红色标记是租金超标的,蓝色是地段太偏的,绿色是他们偷偷画了小爱心的——比如县医院后面那套带葡萄架的小院。
柳加林偶尔路过,会故意叹气,“女大不中留啊,这墙贴得比我工程图纸还详细。”柳依依就扑上去摇了摇哥哥的胳膊,“那你把楼上三楼腾出来嘛!”柳加林笑着躲,赵强在边上搓手,耳根红得像煮熟的虾。
三个月后的某个周末,他们终于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套房子,这房子在老电影院背后的梧桐巷里。青砖墙爬满凌霄花,房东是对退休教师,听说赵强是木匠,当即从床底拖出樟木箱,翻出本《营造法式》让他帮忙修榫头。
租金比预算低两百,条件是帮他们重钉后院葡萄架的竹篾。签合同那天,柳依依在厨房帮房东太太蒸桂花糕,赵强蹲在院里,把断开的竹篾一根根接起来。
阳光穿过葡萄藤,在他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把碎金子。
房东太太忽然感慨,“小伙子手真巧,当年我家老头子也是这样给我修梳妆台的。”柳依依把脸埋进蒸汽里,耳根悄悄红了。
此刻他们还不知道,这个带着葡萄架的小院,会在三年后扩建出两间厢房;也不知道赵强亲手打的婴儿床,会让某个深夜的啼哭声显得格外动听。
赵强看着柳依依眼中闪烁的光芒,笑着说:“只要你喜欢,那咱们就定这套。”
租好房子后,两人又忙着布置新家。他们一起去家具市场挑选家具,从客厅的沙发、茶几,到卧室的床和衣柜,每一件家具的选择都饱含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柳依依精心挑选了一套淡蓝色的沙发,她说蓝色让人感觉宁静又舒适。赵强则挑了一张结实又美观的实木餐桌,想象着以后和柳依依一起在这张桌子上享受美食的场景。
在布置房间的过程中,两人也会因为一些小事情产生分歧。比如在选择窗帘的颜色上,柳依依喜欢清新的绿色,觉得能给房间增添生机;而赵强则倾向于简约的白色,认为白色更显干净整洁。
为此,两人争论了起来,互不相让。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些小分歧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最重要的是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最后,他们决定客厅用白色窗帘,卧室用绿色窗帘,这样既满足了两人的喜好,又让房间有了不同的风格。
赵强还把房东留下的旧藤椅重新缠上麻绳。柳依依把从上海带回来的龙凤胎照片挂在客厅——照片里两个粉团似的龙凤胎宝宝,一个抓着她的珍珠耳环,一个拽着张芳芳编的蚱蜢。
与此同时,柳依依也在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她找到柳加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哥,我想自己尝试做点小生意,这些年在公司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我想利用这些经验,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
柳加林听后,欣慰地笑了,“依依,我支持你的想法。你有什么打算,尽管跟哥说,哥能帮上忙的一定帮。”
柳依依兴奋地说道:“我想开一家裁缝店,再经营一些具有独特设计的服装,结合当下的流行趋势和传统文化元素,做出自己的风格。”
柳加林点头表示认可,“这个想法很不错,现在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的服装肯定有市场。你要是需要资金或者其他方面的支持,随时跟哥说。”
他想了想接着又说道:“不过,我觉得你暂时还是不要去开裁缝店,为什么,我跟你讲,一来你们国庆节就要结婚了,如果有了孩子,大着肚子就不好开店;生了孩子也要喂奶,那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裁缝店里的事,你还是继续在哥公司里做好了,如实在想开店的话,那也要等生了孩子,到孩子摘了奶以后再一心一意去开吧,你和赵强一起商量一下再定。”
柳依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嗯,那就以后再说吧,哥,我听你的。”
柳依依和赵强将婚期定在了国庆假期,这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似乎也在为他们的爱情增添一份别样的喜庆。确定婚期后,双方家庭都投入到了紧张而又甜蜜的婚礼筹备中。
婚期倒计时还剩两个月,赵强和柳依依再次携手穿梭于县城的各个角落,不过这次他们的目标变成了寻找举办婚礼的理想场地。
他们看了好几家酒店和户外场地,每一处都仔细考量。有的酒店场地宽敞,但装修风格不够典雅;有的户外草坪风景优美,却又担心天气多变影响婚礼。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们发现了城郊一处有着大片花海的庄园。庄园内的建筑充满欧式风情,白色的栅栏、五彩斑斓的花朵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柳依依一踏入庄园,就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她激动地对赵强说:“赵强,你看这里多美啊,在这片花海中举办我们的婚礼,就像童话故事里一样。”
赵强看着柳依依陶醉的样子,也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他紧紧握住柳依依的手说:“只要你喜欢,这里就是我们的婚礼场地。”
确定好婚礼场地后,接下来就是婚礼策划。柳依依和赵强邀请了专业的婚礼策划团队,一起商讨婚礼的主题、流程和细节。
柳依依希望婚礼能融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花海的浪漫氛围相结合。于是,他们确定了“花漾华韵”的婚礼主题,寓意着在浪漫的花海中,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
婚礼策划团队根据这个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独具匠心的环节。从车队迎亲,到中式的拜堂成亲,再到现代的交换戒指,每一个环节都巧妙地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
婚礼现场的布置也别具一格,花海中搭建起一座中式的红漆喜楼,四周挂满了写着祝福话语的红灯笼。喜楼前的舞台上,摆放着精美的中式桌椅,桌上放置着传统的龙凤烛台和茶具。
接下来,柳依依开始精心挑选她的婚纱和礼服。她逛了一家又一家婚纱店,试穿了一件又一件婚纱。有的婚纱款式新颖,但面料不够舒适;有的面料上乘,却又缺乏独特的设计。
直到她看到一件融合了中式旗袍元素的婚纱,修身的剪裁凸显出她曼妙的身姿,领口和裙摆处的中式刺绣细腻而精美,头纱上还点缀着几朵小巧的绢花,与婚礼场地的花海相得益彰。
柳依依穿上这件婚纱的那一刻,仿佛成为了童话中的公主,赵强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爱意和惊艳,毫不犹豫地说:“依依,就是它了,你就是我见过最美的新娘。”
除了婚纱,柳依依还定制了一套传统的中式服装,用于婚礼的中式环节。婚服采用了鲜艳的红色,绣工精致,凤凰牡丹的图案栩栩如生,寓意着他们的婚姻美满幸福。
赵强也没闲着,他忙着挑选自己的西装和礼服,力求在婚礼上以最帅气的形象出现在柳依依面前。他还精心准备了给柳依依的求婚戒指和结婚戒指,每一枚戒指都代表着他对柳依依深深的爱意和承诺。
双方家长也在为婚礼忙碌着。杨桂兰和赵强的母亲一起商量着婚礼的宾客名单,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这一幸福时刻。柳高阳和赵强的父亲则负责婚礼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婚礼当天一切顺利进行。
随着婚期的临近,柳依依和赵强的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夹杂着一丝紧张。他们期待着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启人生新的旅程。
同时也担心婚礼筹备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坚信,只要彼此携手,相互支持,这场婚礼一定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