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基地,地下深层技术分析中心。
环境与楼上招待所的温馨截然不同,这里充满了冰冷的金属光泽、低沉的设备嗡鸣和一丝不苟的严肃气氛。王建国留下的那个银色老旧移动硬盘,此刻正通过专用的硬件接口,连接在一套极其先进的多协议数据读取和分析系统上。
陈铮站在主控台前,面色凝重。身边是“龙翼”的队长隼以及另外两名顶尖的数据分析和密码破译专家。大屏幕上不断滚动着复杂的十六进制代码和磁盘扇区映射图。
“硬件状态稳定,老式mini USb接口适配成功,供电正常。”一名技术人员报告道,“磁盘物理层面存在少量坏道,但主要数据区似乎保存尚算完整。”
“加密分区已识别,类型为自定义算法,非标准库。”隼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舞动,调出一个个分析窗口,“尝试匹配已知的军工级加密模式…匹配度均低于30%。确实是特殊定制的东西。”
“尝试密钥‘’。”陈铮沉声道,这是王凯提供的、打开外层文件夹的密码。
隼输入了这串数字。屏幕闪烁,加密分区被成功挂载,露出了里面寥寥几个文件。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命名为“预警”的文本文件上。
“打开它。”陈铮命令道,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紧张。
文件内容被投影到大屏幕中央。王建国那简练而清晰的技术语言呈现在众人面前,记录着他最后时刻的发现与担忧。
当看到“项目‘星尘’的二次验证数据异常已确认”、“理论模型存在根本性缺陷”、“能量溢出临界值计算严重偏差”、“不可控链式反应”、“后果不堪设想”等字眼时,实验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星尘…”陈铮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眉头紧锁。
“检索中…匹配到一条记录。”隼的操作极快,“‘星尘’:二十年前由‘第七研究院’牵头,多家单位参与的大型高能粒子束应用预研项目,旨在探索新型能源与定向能技术的可能性。项目因中期评估未达到预期技术指标,且存在‘不可控风险’,于立项后第四年正式下马,所有资料封存。保密等级:绝密。”
“下马?封存?”陈铮指着屏幕上的文字,“王工的报告明确指出,不是技术指标未达到,而是存在致命缺陷并被刻意隐瞒!他上报了,但被压了下来,还被要求封存数据!”
这意味着,当年项目的终止并非技术原因,很可能涉及更深层的、故意的掩盖行为。而那个被隐瞒的缺陷,至今仍是一个巨大的、未被公开的技术风险。
“那个加密压缩包呢?”陈铮指向文件列表中最后一个文件,其扩展名显示为一种罕见的自定义加密格式。
“加密方式与分区类似,但复杂度更高,密钥不同。”隼尝试输入“初心”,屏幕提示错误。“密钥错误。尝试次数剩余:4次。超过次数可能触发自毁机制。”
“停!”陈铮立刻阻止,“不能冒险。‘初心’不是密钥答案,而是相关提示。”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预警”文件最后那句话:“...请将‘钥匙’交予可信之人,绝不能让‘星尘’落入...之手...”
“钥匙…”陈铮沉吟道,“王工指的‘钥匙’,是不会指的就是这个硬盘,那么得到密钥解开这个硬盘的内容,可能是解开‘星尘’项目核心缺陷或者背后阴谋的关键。而这个压缩包里,极有可能就存放着那些不能见光的数据证据!”
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远超想象。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间谍案或者技术窃取案,更牵扯到一桩被尘封多年的重大军工科技丑闻,甚至可能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稳定。
“立刻将目前所有发现,形成绝密报告,直接上报最高层!”陈铮下令,“同时,备份所有数据,物理隔离保存。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暂停对压缩包的破解尝试。”
“是!”
实验室里的气氛更加凝重。王建国的死亡恐怕也不是所谓的因病,他用生命的代价所留下的警告,穿越了二十年时光,终于被揭开了一角。而其中蕴含的风暴,恐怕才刚刚开始酝酿。
“秃鹫”组织如此处心积虑地想要得到这个硬盘,不仅仅是为了里面的技术数据,恐怕更是为了彻底销毁这个能指向他们当年罪行、甚至可能揭露他们如今某个巨大阴谋的证据!
喜欢我的娇羞老婆竟是兵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的娇羞老婆竟是兵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