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滑入新的一个月。上沪的金融圈依旧喧嚣鼎沸,资本的潮水永不停歇地涌动。星辰集团华夏分部战略投资部部长办公室内,苏颖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指尖轻触平板电脑屏幕,浏览着近期需要跟进的潜在投资项目清单。
她的目光看似专注,但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却萦绕在心头。焦点,自然是那个本职工作外的标的-王凯。
过去这一个月,苏颖明显感觉到王凯态度的微妙变化。以往,她那些精心策划、展现专业能力与精致生活的朋友圈动态,总能或多或少地引起王凯的互动,一个点赞,或是一句简短的、表示认同的评论。这些互动虽不频繁,却是她维持存在感、潜移默化渗透的重要渠道。然而最近,王凯的“手”似乎收紧了许多。他对她发布的内容几乎不再有任何回应,仅有的两次点赞,也显得极为克制和公事公办,仿佛只是为了维持最基本的商业礼仪。
两人之间的微信交流,也彻底退回到了纯粹的工作范畴。仅限于项目资料的传递、行业信息的分享,且通常由苏颖主动发起,王凯的回复礼貌、简洁、高效,绝不延伸任何工作之外的话题。那种深夜畅谈行业困惑、略带情绪分享的氛围,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隔离感”的出现,让苏颖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寻常。是王凯察觉到了什么?还是他的妻子刘佳佳发挥了什么作用?亦或是王凯自身在融资受挫后,心态发生了变化,将全部精力内敛,专注于公司内部调整?
苏颖习惯性地用手指轻叩桌面。第三席的命令清晰而诡异-“长期发展,拿下他”。任务必须完成,但猎手需要根据猎物的反应调整策略。王凯这道看似普通的“家常菜”,似乎比她预想的要更难“入味”。那些围绕在她身边、如同苍蝇般嗡嗡作响的其他企业家,他们的奉承和试探,包括那些大胆的、询问她感情状况的,反而衬托出王凯此刻这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更加突出。
她需要更深入的信息,需要了解王凯工作之外的生活状态,需要判断那层“隔离感”的根源。直接询问显然不明智,只会加重对方的警惕。最好的方式,是创造一个合理且无法拒绝的契机,近距离观察。
一个计划在她脑中迅速成形。星辰集团近期确实在筹划一支侧重于“人的价值”挖掘的新基金,其投资逻辑更侧重于创始团队的综合素质、企业文化及长期发展潜力,而非短期财务数据。这为她的行动提供了完美的掩护。
几天后,一份名为《“潜龙”计划——基于创始人深度洞察的成长性企业投资方案》的提案,摆在了星辰集团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案头。
提案的核心论点是:对于部分处于快速成长期、商业模式独特但尚未被传统估值模型充分认可的企业,投资决策应超越冰冷的数字,深入考察创始人的领导力、价值观、生活状态及家庭支持系统,因为这些因素往往决定了企业的天花板和抗风险能力。
提案逻辑严谨,案例支撑充分,很快获得了通过。苏颖顺势提出,为更好地推行此计划,战略投资部需要抽调精干力量,对一批筛选出的重点企业创始人进行一轮“非侵入式”的近距离观察和互动调研,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参与企业日常会议、进行非正式访谈,甚至在合理范围内了解其家庭生活氛围,如以朋友身份拜访、观察其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在分配调研任务时,苏颖“自然而然”地提出,由于她与琴岛的凯旋咨询的王凯总有过几次较为深入的交流,对其业务模式和个人能力有一定了解,由她亲自负责凯旋咨询的调研更为合适。这个安排合情合理,无人质疑。
于是,一封措辞正式且不失诚恳的邮件,发到了王凯的邮箱。邮件中,苏颖以星辰集团战略投资部的名义,简要介绍了“潜龙”计划的初衷,强调这是星辰对具备长期价值企业的重视和探索,并委婉提出希望近期能有机会对王凯进行一次更深入的访谈,如果方便,甚至希望能拜访一下他的家庭,了解成功企业家背后的支持力量,作为案例分析的重要补充。
邮件发出后,苏颖耐心等待。她知道,以王凯对于上市的态度,有这样一个机遇,王凯应该不会拒绝。
虽然现在王凯对于她的态度稍显冷淡,但是对于星辰集团的橄榄枝自是另一番情绪,而且这样直白的方式,犹如在前方未知的道路上投入一颗石子,至少能试探出王凯或是刘佳佳的反应,并为后续的接触选择正确合适的道路。
喜欢我的娇羞老婆竟是兵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的娇羞老婆竟是兵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