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军府的会客室,陈设简朴,甚至有些过于硬朗,透着军人特有的务实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旧书籍的味道,与窗外隐约传来的操练声形成奇特的混合。阎锡山坐在宽大的硬木扶手椅上,身后是一幅巨大的山西军事地图。他并未穿着戎装,而是一身半旧的深灰色长衫,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看起来更像一位严谨的学究,而非执掌一省的军阀。但那双透过镜片射来的目光,却锐利如鹰,带着久居上位的审视和不易察觉的精明。
楚云飞挺直脊梁,立正敬礼,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保定军校磨砺出的标准军人气质。孙大勇紧跟其后,略显紧张,但努力保持着镇定。
“坐。”阎锡山的声音平和,带着浓重的五台口音,抬手示意了一下对面的椅子。
“谢督军。”楚云飞依言坐下,腰杆依旧挺直,双手平放在膝上,目光平静地迎向阎锡山的审视。孙大勇则有些拘谨地坐在他侧后方。
阎锡山没有立刻寒暄,而是拿起桌上的一份卷宗——那是楚云飞在保定军校的简要档案和那封引荐信,慢慢翻看着。室内一时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这种沉默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良久,阎锡山放下卷宗,抬眼看向楚云飞,开门见山:“楚君籍隶金陵,家学渊源,又是保定一期翘楚,名列前茅。如今北洋各处,乃至南方诸省,皆求才若渴。以君之才,何不择良木而栖,反欲北上我这贫瘠山右,甚至……甘愿去那苦寒边塞,从一个区区排长做起?”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既是疑问,也是试探。试探楚云飞的动机,是真心实意,还是别有所图;是年少冲动,还是另有依仗。
楚云飞神色不变,早已胸有成竹。他知道,面对阎锡山这等人物,空谈理想或虚伪客套都是下策,必须展现真才实学,且要切中其关心之处。
他微微前倾身体,语气诚恳而清晰:“督军明鉴。学生此番选择,原因有三。”
“其一,务实之道。学生以为,强国强军,非空中楼阁,需脚踏实地。督军治晋,保境安民,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皆是从根基做起,此正与学生志趣相合。南方虽富,然积弊已深,派系林立;京津虽要,然关系错综,非初出茅庐者所能立足。山西局面相对清明,正可让学子一展所长,从实处做起。”
他先肯定了阎锡山的施政方针,表明志同道合。
“其二,边防之重。学生在校钻研近世战史,深知现代国防,已非单纯守御关隘。边防之地,乃国之大防,亦为接触外部、了解敌情之前沿。如今北疆,俄人窥伺,蒙情复杂,非有通晓新学、兼具胆识之军官不能胜任。学生不才,愿效班超投笔,深入边陲,既为督军守好北门,亦为将来应对大变局,积累切实经验。”
他将边防的重要性提升到战略高度,并表达了历练自身的意愿。
“其三,为将之本。学生虽读了些书,然深知为将者,不知兵之疾苦,不晓下层之情,终是纸上谈兵。排长之职,虽位卑,然直接统兵,最知军心冷暖,最明军队实情。学生愿从此最低处做起,深入了解我晋军之优长与不足,他日若有机缘,方能提出切实可行之建议,不负督军栽培,亦不负平生所学。”
最后一点,他表明了自己不慕虚名、深入基层的决心,这恰恰是很多军官所缺乏的。
阎锡山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脸上看不出喜怒。待楚云飞说完,他沉吟片刻,缓缓道:“你方才言及,边防乃接触外部、了解敌情之前沿。对此,你有何具体见解?”
这是一个更深入的考较,测试楚云飞的战略眼光。
楚云飞精神一振,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略一思索,从容应答:“回督军。学生浅见,今日之边防,已非单纯军事对峙。俄人经营蒙古、东北日久,其势非止于武力,更重经济渗透、文化影响乃至挑拨内部关系。故边防之策,亦需军政结合,刚柔并济。军事上,需建立快速反应之机动部队,完善通讯、侦察体系;政治上,需羁縻与震慑并用,稳定蒙旗王公;经济上,可尝试发展边境贸易,以我之实业产品,换取急需之畜牧产品,既可利民,亦可逐步削弱外部经济控制。此即所谓‘巩固边防,实边为上’。”
他结合历史趋势和山西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边防策略构想,虽然粗略,但思路清晰,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范畴。
阎锡山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惊讶和欣赏。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胆识,更有如此视野。这番话,说到了他心坎里。他治理山西,向来注重实业和稳定,对北方复杂的局势也深感头疼。楚云飞的见解,与他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且更具前瞻性。
“巩固边防,实边为上……”阎锡山低声重复了一遍这八个字,微微颔首,“此言有理。看来,你在保定,确是下了苦功,非寻常纸上谈兵之辈可比。”
他的语气缓和了许多,目光中的审视意味减弱,多了几分认可。“你既决心已定,本督军便成全你。我晋军新编练的一个步兵团,正驻防于大同以北,临近杀虎口一线。那里情况复杂,正需你这样的年轻军官。我便委你为该团三营二连三排见习排长,即日赴任。望你勿负所学,脚踏实地,为我晋军带出一支精兵!”
“谢督军信任!学生定当竭尽全力,恪尽职守!”楚云飞起身,肃然敬礼。他知道,这第一步,算是稳稳地迈出去了。
阎锡山也站起身,走到楚云飞面前, 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意味深长:“年轻人,好好干。山西,不会亏待真正有本事的人。不过,军中自有军中的规矩,旧习亦深,你初来乍到,还需多看、多学、少言,循序渐进。”
这是长者对晚辈的告诫,也隐含提醒。
“学生谨记督军教诲!”
退出督军府,太原城的阳光正好。楚云飞深吸一口气,他即将深入一支旧式军队的基层,那里有根深蒂固的积习,有盘根错节的关系,也有最质朴的士兵。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从一个小小的排长做起,点燃第一簇星星之火。而阎锡山这关,他算是过了,并且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初步印象。未来能否在这位“山西王”的麾下有所作为,就看接下来的表现了。
喜欢穿越系列之楚云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系列之楚云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