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团部机要室收到一份由二战区长官部发来的、措辞公事公办的加密电文。电文内容并非作战命令,也非敌情通报,而是一份关于“调整战时给养标准及补充办法”的通知。核心只有一条:鉴于战事持久,物资奇缺,各部队需进一步厉行节约,共体时艰。即日起,二战区对各部队的粮饷、被服、弹药等常规补给,将实行“按实有员额、依新标准、分期拨付”的新规,并“鼓励”各部“就地筹饷,以减省运输之耗”。
方立功拿着电文,脸色凝重地走进楚云飞的办公室,将电文放在桌上:“团长,阎长官的‘新规’来了。措辞冠冕堂皇,实则……是卡我们的脖子来了。”
楚云飞迅速浏览电文,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眼神锐利如刀:“按实有员额?新标准?分期拨付?哼,好一个‘厉行节约,共体时艰’!阎老西这是看我们翅膀硬了,坐不住了,要开始收紧缰绳了。”
他走到墙上的大幅山西地图前,目光扫过风陵渡和太原的位置:“我们在此地连战连捷,实力渐增,又因与八路军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早已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明着动我们,怕影响抗日大局,落人口实。便用这‘断饷’的软刀子,想慢慢耗干我们的血,逼我们就范,或者……在弹尽粮绝时被日军吃掉!”
“团长,新标准比旧例降低了三成!而且这‘实有员额’,他阎长官会按我们上报的一万两千人算吗?恐怕连八千都悬!分期拨付,更是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我们库存的粮食,就算加上‘星火’基地的自产,最多只够维持全军两月。弹药更是只够一次中等规模战斗的消耗。这……”方立功忧心忡忡。
“他这是阳谋。”楚云飞声音平静,却带着寒意,“知道我们不敢明目张胆抗命,更无法坐视部队挨饿。想逼我们要么向他彻底低头,要么去抢,去求,最终还是要依赖他,受他控制。”
正在这时,赵铁柱和孙大勇也联袂而来,脸上都带着愤懑之色。赵铁柱嗓门洪亮:“团长!后勤处老陈刚接到二战区兵站的通知,说下一批补充弹药因‘道路被毁,运输困难’,要延迟至少一个月才能起运!这他娘的不是扯淡吗?前天的通报还说运输线畅通!”
孙大勇补充道:“还有,我们申请补充的军装和军鞋,也被驳回了,说‘库存不足,优先保障一线主力’?我们风陵渡不是一线,哪里是一线?太原城吗?”
压力从四面八方而来。军统的监视如影随形,日军的威胁近在咫尺,如今,来自后方的“自己人”又抽走了梯子。楚云飞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感,但他眼神中的火焰,却燃烧得更加炽烈。
“慌什么?”楚云飞扫视众人,语气斩钉截铁,“天塌不下来!阎锡山想用这种下作手段拿捏我们,他是打错了算盘!我们358团,不是离了他二战区就活不下去的少爷兵!”
他回到桌前,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他断他的饷,我们过我们的日子!从现在起,全军进入战时紧急状态,实行配给制,压缩一切非必要开支!但训练、备战,一刻不能松懈!”
楚云飞迅速下达一连串应对指令,思路清晰,手段果决。
“ 立即在全军开展‘节约一粒粮、一颗弹’运动。口粮定量暂时下调一成,军官与士兵同灶。被服能补则补,非作战任务不得领用新装。训练弹药减量,增加拼刺、土工作业等无弹药消耗课目比重。‘星火’基地,军工生产重点转向复装子弹和制造手榴弹,最大限度实现弹药自给。”
“ 命令防区内所有附属的农场、作坊开足马力。扩大垦荒面积,抢种生长周期短的作物。鼓励士兵家属和当地百姓发展畜牧、纺织等副业。由‘西北垦业公司’出面,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购富余农产品,稳定民心,储备军粮。”
“启动奥托·冯·海因里希的欧洲渠道,设法采购一批粮食、药品和特种钢材(用于军工),资金从‘垦业公司’秘密利润和上次战斗缴获的硬通货中支出。同时,通过绝对可靠的秘密线路,与河南、陕西等未被严格封锁的国统区边缘地带进行易货贸易,用我们的山货、药材换取急需的食盐、布匹等。”
“楚云飞眼中寒光一闪,“通知赵铁柱的一营和‘旋风’突击队,加强侦察。寻找日军防御薄弱的小型据点或运输队,精心策划几次短促突击!目标不是占地盘,是抢物资!粮食、弹药、药品,有什么抢什么!但要快打快撤,不留痕迹,让鬼子以为是八路军或土匪干的!”
“他看向方立功,“立功,以团部名义,向二战区长官部发一份‘恳切’的电文,详陈我部防线之重要、处境之艰难、官兵之困苦,‘恳请’长官部体恤下情,速拨补给。语气要恭顺,姿态要做足。同时,将电文副本,‘不经意’地让军统的王科长‘看到’。”
众人领命,分头行动。整个358团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在楚云飞的指挥下,高速运转起来。训练场上杀声依旧,但食堂里的粥稀了些,士兵们的衣服补丁多了些,训练时对弹药的珍惜到了苛刻的程度。与此同时,后勤部门、“星火”基地、“西北垦业公司”以及精锐作战分队,则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为生存而全力奔波、生产甚至冒险。
一个月后,效果初显。通过内部节约和生产,粮食消耗速度得以控制。奥托的渠道运来了一批宝贵的药品和钢材。一次对日军小型粮站的突袭,成功抢回了几十袋大米和部分罐头。虽然物资依然紧张,但最危险的断炊危机得以缓解。
阎锡山在太原收到楚云飞那封“诉苦”电文,又听闻其部“安然无恙”,并未如预期般陷入混乱或前来乞求,不禁暗自纳闷,又有些恼怒。他意识到,楚云飞这块骨头,比想象中更难啃。
楚云飞站在指挥部外,望着远处在夕阳下辛勤劳作的士兵和百姓,对方立功说:“立功兄,看见了吗?求人不如求己。阎老西这一‘断饷’,看似是危机,却也逼得我们更加自立,更加团结。只要我们手中有枪,身边有弟兄,脚下有土地,心里有百姓,就没人能饿死我们,更没人能打垮我们!这把软刀子,杀不了人,只会让我们的骨头,变得更硬!”
阎锡山的“断饷”策略,非但没有达到扼制楚云飞部的目的,反而像一记重锤,砸掉了358团对二战区后勤体系的最后一丝依赖,使其在自力更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彻底。
喜欢穿越系列之楚云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系列之楚云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