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关系走通,把服装厂承包下来,马上就能开工赚钱了!”
刘光齐语气激动地说。
刘海中听了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确实不错。
刘光齐和他老丈人在京城本来就有不少人脉。
每个厂都需要定制厂服,还有些员工福利,比如毛巾之类的。
要是刘光齐承包了服装厂,把京城其他厂的订单拿到手,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刘海中高兴地说道:“承包服装厂这主意挺好,就这么定了。”
“咱们把服装厂包下来,以后老大也是老板了,要做四合院最有钱的那个!”
“开厂肯定错不了,到时候别说一天挣一百,上千块上万块都不是问题。”
刘光齐见刘海中同意了,更加兴奋。
听着他的话,刘海中和二大妈都双眼发亮。
一天能赚上万块,那日子该多舒服!
两夫妻都支持刘光齐去承包服装厂。
但刘光齐心里清楚,走动关系需要钱,承包厂、买材料、雇工人,样样都要钱。
他那点存款根本不够用。
“爸,我现在遇到一个难题。”
“我老丈人那边资金暂时转不动,前期承包的钱得我们自己想办法。”
刘光齐故作忧愁地说。
他知道,这些年刘海中应该攒了不少钱。
“关键时候还是得靠亲爹,老丈人指望不上!”
刘海中夹了块烤鸭,抿了口酒,一脸得意。
“爸,您放心,等赚了钱,我给您把房子也装修一下,让您住得舒服。”
“您早点退休,在家享清福就行了。”
刘光齐一看父亲这态度,肯定有办法,赶紧天花乱坠地哄他。
刘海中想了想说:“承包的费用我可以全出,不过赚了钱咱俩五五分。”
承包一个厂,打通关系加上启动资金,少说也要上万块。
刘海中这么有信心,肯定手里钱不少。
刘光齐暗想。
这老狐狸,居然要五五分。
不过既然刘海中愿意出全部费用,刘光齐也愿意答应五五分。
他以前当过会计,最会算账。
就凭刘海中的那点初小文化,三两下就被糊弄过去了。
于是他应下了刘海中的请求。
吃饱喝足,刘海 ** 门溜达了一圈。
回来时偷偷摸摸地将刘光齐喊进了里屋。
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三条小黄鱼。
塞到了刘光齐手中。
刘光齐拿着沉甸甸的金条,顿时愣住了。
没想到刘海中竟还藏着这一手,真能沉得住气。
这么多年一点风声都没走漏。
刘光齐心想,肯定不止这点,随手能拿出三条,说明还有更多。
“爸,这些小黄鱼是从哪儿来的?”
刘光齐满脸惊讶。
他还是觉得问清楚比较好。
虽然现在黄金可以自由买卖,但这么多金条拿到市场上,还是没法解释清楚。
刘海中眉飞色舞地说了起来。
原来这些金条是十多年前他当副科长时,抄家得来的。
当时许大茂举报了他的前妻娄小娥。
他跟着许大茂去抄娄小娥的家,偷偷扣下了这些金条。
神不知鬼不觉,没人知道这些小黄鱼出自娄家。
一直不敢拿出来用,就藏到了现在。
刘光齐要承包服装厂,首先得打点李厂长。
刘海中对他再熟悉不过。
那是个出了名的 ** ,扔两三根小黄鱼下去,想承包哪个三产他还能不给?
父子俩密谋了一会儿,刘光齐揣起金条出了门。
……
与此同时,付卫国骑着本田王,接连超过一辆辆自行车。
迎面吹来带着寒意的春风,他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要是能弄到一辆小轿车,开着就舒服多了。
摩托车虽然拉风,但不保暖、不防晒,还不能挡雨。
除了带妹子方便,付卫国还是更喜欢小轿车。
到了红星轧钢厂,他看到门口围着一群工人。
人群中,付卫国认出了一张熟悉的脸——是槐花。
“槐花,你们怎么不上班,都堵在厂门口?出什么事了?”
付卫国停下车问道。
“唉,还不是我们服装厂的事。”
“已经两个多月没发工资了,现在也没活干,大家来闹一闹,看看厂办什么时候能给个说法。”
槐花愁眉苦脸地说。
付卫国知道,槐花就在红星轧钢厂的服装厂上班。
在计划经济时期,红星轧钢厂职工的衣服全都由厂属的三产单位——服装厂负责制作。
那时普通市民还得拿着布票去供销社买布料,再自己动手缝制。
而红星轧钢厂的职工只需凭布票就能直接买到服装厂做好的成衣,这在当时算是相当不错的福利。
可如今进入市场经济,大家有钱就能买到衣服,很多日常服装连布票都不需要了。
而厂办服装厂生产的衣服样式老旧,几乎都是些土气的直筒裤、跨栏背心、纯棉短裤,或者的确良短袖衫。
这些款式早就被市场淘汰得差不多了。
服装厂继续生产这类产品,自然没有销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没有订单,就发不出工资。
红星轧钢厂下属的三产单位大多都在亏损,厂里也承受不住这种压力,这才出现了拖欠工资的情况。
而今天付卫国过来,正是为了商谈承包服装厂的事。
在他看来,这个厂设备齐全、工人也都是多年的老员工,只要重新规划厂房,再引进一些新式服装设备,很快就能变成盈利的大厂。
“槐花,你先回去,别闹了。
你们厂的工资,这个月肯定能发!”
付卫国笑着说道。
“真的?”
槐花一听,眼睛顿时亮了。
她的一部分钱给了秦淮茹开餐厅,剩下的全被棒梗拿走了。
这个月要是能发工资,可真是解了她的急。
虽然不知道付卫国从哪儿得来的消息,槐花还是打心底里相信他说的话,乖乖地回去了。
付卫国走进李厂长的办公室。
李厂长正为服装厂的事发愁,一直贴钱不是办法,可要是直接关厂,那么多职工非把他生吞活剥了不可。
“李厂长,我想承包咱们厂的服装厂。”
付卫国进门后开门见山地说道。
“真的?”
李厂长瞪大了眼睛。
现在的服装厂就是个烫手山芋,员工多、订单少,机器还都是老款,根本做不出新式服装。
“当然,这是我的承包方案。
除了和家电厂一样补发员工工资之外,我每年还会拿出一万元利润上交给红星轧钢厂。”
付卫国说着,递过一份文件给李长海。
“你可得仔细掂量,服装厂的工人数量可比家电厂多不少。”
“光是普通工人就有四百号人,要补发两个多月的工资,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李长海翻看着手里的承包方案,提醒道。
付卫国刚接下家电厂的担子,转头就要承包服装厂,这简直是在给红星轧钢厂做慈善。
他实在不看好这两个厂子能扭亏为盈,更别说赚到钱了。
“我已经考虑清楚了,麻烦您帮我走流程吧。”
付卫国语气坚定。
“那行,服装厂人多,流程比家电厂那边复杂些,你先回去等消息。”
李长海收起承包方案说道。
能有人接下服装厂这个摊子,他求之不得,自然不会拒绝。
付卫国与李长海道别后,骑车来到了川味捞。
今天他打算吃顿火锅。
付卫国离开后不久,刘光齐坐到了李长海对面。
“三叔,您帮我想想办法,让我承包咱们厂的服装厂吧。”
刘光齐热络地喊着李厂长。
李长海和他前妻是远房亲戚,以前跟着前妻喊三叔,这称呼就一直没改。
“在厂里还是叫我李厂长吧,喊三叔不合适。”
李长海略带不满地说。
说到底,这所谓的亲戚关系本就疏远。
如今那位领导人在稻城,也借不上什么光,更没必要攀亲带故了。
“三叔,这儿又没外人,我是真心想承包服装厂的。”
刘光齐有些耍赖地说。
“你们一个个倒是稀奇,服装厂一直亏损,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来,明明是个烂摊子,怎么还抢着承包?”
李长海实在想不通,这烫手山芋什么时候成了香饽饽。
刘光齐敏锐地抓住了重点:“还有谁想承包服装厂?”
“好像跟你住一个院,你应该认识,叫付卫国。”
李长海直言不讳。
他不认为刘光齐能拿出那么多钱来承包。
按每个工人五十块工资算,四百号人,光补发一个月工资就要两万,两个月就是四万块。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既然付卫国愿意接这个烂摊子,又有足够的资金,李长海不想节外生枝。
付卫国,又是付卫国。
刘光齐一听到这名字就心烦。
刘光齐耐着性子看完了付卫国的承包方案,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光是补发两个多月工资就要四五万元,更不用说其他开销了。
要想竞争成功,非得下血本不可。
他原本只打算拿出一根小黄鱼,此刻却狠下心,直接取出三根塞进李长海怀里。
“三叔,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是单给您的。”
刘光齐笑着说,“我没别的要求,就想承包服装厂。
至于职工工资的事,还请您通融通融。”
“事成之后,再给您三根小黄鱼。
等厂子盈利了,每年还分您百分之十的红利,您看如何?”
李长海掂了掂手里的小黄鱼,脸上笑出了褶子。
如今金价一克三十二元,这一两重的小黄鱼每条值一千元左右,三条就是三千块。
更何况金价还在涨。
喜欢四合院:神级维修工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神级维修工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