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穿过窗隙,带着新翻泥土的腥甜和野麦尖锐的草木气息,吹在陈景明滚烫的脸上。
他没有享受这片刻的凉爽,而是立刻坐回了电脑前。
鼻腔里残存的血腥味和太阳穴一下下的钝痛,像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他的神经,提醒他昨夜那惊心动魄的“标签嫁接”并非没有代价。
他不能再这样凭着一股蛮力硬抗。
每一次的强行转移,都是在用自己的精神意志和对方的“大数据审判”进行一场豪赌,赌输了,自己可能就是下一个精神崩溃的“数据样本”。
“必须建立防火墙,制造缓冲带。”陈景明喃喃自语,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他打开了那个被他命名为“记忆云库”的后台,这是一个他用爬虫技术和匿名访谈搜集来的,属于这片土地上无数普通人的碎片化记忆数据库。
此刻,他正对其算法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改造。
他不再追求瞬间的、完美的嫁接,而是设定了一个十二小时的“冷却时间”。
更重要的是,他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子目录——“替身数据库”。
他从本地论坛、同城交友网站、外卖骑手公示栏里,筛选了五十位面目模糊、信息最少的普通市民的照片和基础公开信息——送奶工、快递员、保险推销员……这些城市里的“隐形人”,成了他最好的掩护。
他从数据库里调出一张送奶工的照片,那是一个清晨逆光拍摄的模糊侧影,看不清五官,只有一身蓝色的工装格外醒目。
陈景明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开始进行模拟测试。
他想象着老杨头顶那血红色的【顽固钉子户】标签,用意念将其轻轻剥离,然后覆盖到这位虚拟的“送奶工”身上。
这一次,没有尖锐的耳鸣,没有撕裂般的剧痛。
只有一阵轻微的眩晕和太阳穴的胀痛感,鼻腔里也只渗出了一丝温热。
片刻后,一行绿色的系统反馈文字在他的“视网膜”上浮现:“认知负荷下降70%,共感稳定性提升。原因分析:目标与宿主存在真实情感连接,可大幅降低精神反噬。”
陈景明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明白了,这能力并非纯粹的技术或魔法,它的燃料,是情感。
他对老杨的同情与记忆,是他能撬动这个庞大系统的唯一杠杆。
而“替身数据库”里的陌生人,因为缺乏情感连接,只能作为一次性的、效果大打折扣的“消耗品”。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了。
与此同时,李娟和社区团购团长阿珍的“百人买菜团”正式拉开了序幕。
她们将这场隐秘的抗争,包装成了一场充满趣味的邻里游戏。
“各位宝妈,各位阿姨!本周活动日历出炉啦!”阿珍在微信群里发布了一张精心制作的日历海报:“周一豆腐日,周二腌菜日,周三野菜日……每天都有新主题,每天都有新暗号!”
周一清晨,菜市场入口处,一群提着菜篮子的大爷大妈们心照不宣地交换着眼神。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走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站着一个戴着口罩、帽檐压得很低的年轻人,正是王强安排的“轮岗”成员。
“同志,”老太太压低声音,像地下党接头,“要一块会唱歌的白玉。”
年轻人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利索地从保温箱里拿出一块热气腾腾的豆腐,包好递过去。
另一边,一个推着婴儿车的妈妈停下来,对另一个“摊主”说:“给我来一份带酸味的春天。”
摊主心领神会,从一个腌菜坛子里捞出满满一袋老杨媳妇亲手腌制的泡菜。
交易全程不超过三十秒,现金交易,互不言语,却充满了默契和温情。
那位老太太拿了豆腐,乐呵呵地对身边人说:“嘿,这可比在微信里抢那几分钱的红包有趣多了!”
笑声中,一场无声的围剿被悄然化解。
夜色深沉,镇尾的一家大排档里,王强将一张银行卡推到执法队员小张面前。
小张涨红了脸,连连摆手。
“强哥,我不能……”
“这不是给你的。”王强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这里面每周会自动存进去五百块钱,直接汇到你老娘在县城的账户上。我不是要你叛变,”他一字一句地说,“我是要你记住,你和你妹是靠你娘捡了多少废品才供出来的,你是从哪条泥泞的土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小张的眼圈瞬间红了,他死死咬着嘴唇,最终还是收下了那张卡。
临走前,他停住脚步,几乎是用气声说道:“强哥,小心。下周三,市里要搞突击联合检查,凌晨动手,他们会带上最新的信号屏蔽器,让你们的手机变成砖头。”
周三,凌晨四点半。夜色如墨。
五辆印着“综合执法”的车辆悄无声息地滑到菜市场周围,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包围圈。
车门打开,二十多名头戴智能头盔的队员鱼贯而出,动作整齐划一,像一群精准的捕食者。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一个空空荡荡、死寂无声的菜市场。
“怎么回事?情报有误?”队长在对讲机里低声怒吼。
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第五秒,异变陡生!
菜市场周边五个不同的小区门口,几乎在同一瞬间,五盏明亮的电石灯骤然亮起!
紧接着,五个方位同时响起了高分贝的喇叭声,里面传出的,是老杨那熟悉而洪亮的吆喝录音:“热豆腐脑儿,刚出锅的热豆腐——”
王强早已将“轮岗”化整为零,利用小张的情报,完美避开了包围圈,在五个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上演了一出“多点开花”。
上班的人流瞬间涌出,将五个小小的摊点淹没。
“分头行动!A组去东苑,b组去南湖!”队长气急败坏地重新部署。
执法队员们立刻分兵追击,但他们引以为傲的智能头盔彻底失灵了。
在拥挤的人潮中,人脸识别系统频繁报错,AR箭头胡乱指向,甚至将一位清晨遛狗的大爷标记为“跨境贩运嫌疑人”,引发了一阵啼笑皆非的混乱。
在这片有组织的“混乱”中,老杨的三轮车停在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
他没有吆喝,只是默默地干活。
他的孙子,那个叫小豆子的自闭症男孩,第一次被他带了出来,安静地坐在旁边一个装豆渣的空筐里,好奇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一个阿姨走过来,看着筐里的小豆子,笑着问:“老爷子,这豆腐怎么卖呀?”
老杨正要回答,身边的小豆子突然抬起头,用一种异常清晰、响亮的声音喊道:“两块五——一斤!”
整个摊位前瞬间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瘦小的男孩身上。
几秒钟后,不知是谁第一个鼓起掌来,随即,热烈的掌声响彻了整个清晨的街角。
老杨的眼泪刷地一下就下来了,他一把抱住孙子,浑浊的泪水滴在孩子稀疏的头发上。
那天晚上,他在陈景明的“记忆云库”里,上传了一段带着哽咽的音频:“我孙子……他会说话了,为了帮我卖豆腐。”
系统冰冷的界面上,这段音频被自动打上“奇迹”的标签,并瞬间匹配到了另一条来自遥远过去的留言:“我女儿第一次开口叫‘阿爸’,是在我们家羊圈被雪压塌的那天。”留言人,内蒙古,一位不知名的牧民父亲。
城市的另一端,陈景明截获了新的情报。
一份加密的会议纪要显示,周立民在城市更新办的内部会议上雷霆震怒,拍着桌子斥骂执法队长:“一群废物!连几个卖豆腐的老头老太都搞不定!”
但记录员在纪要的末尾用括号加了一句备注:【会议中途,周总离席十分钟,独自站在落地窗前,凝视手机照片良久。】
几乎是同一时间,陈景明的服务器后台警报响起。
他监测到一个新注册的匿名账号,正在高频率地搜索“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政策”、“特殊儿童就学补贴申请流程”等关键词。
经过追踪,Ip归属地赫然指向了城市更新办的办公大楼。
陈景明盯着屏幕上“自闭症”三个字,心脏猛地一沉。
“他在查小豆子……”他喃喃道。
恰在此时,远处社区广播站的喇叭突然响起,开始播放当天的“邻里之声”节目。
一段稚嫩却清晰的童声,毫无预兆地传遍了整个街区:
“爷爷,别怕,我来帮你卖。”
陈景明浑身一僵,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他知道,在连续的试探和失败后,敌人那冰冷的视线,已经开始聚焦在他们这群人最柔软、最脆弱的一环。
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安攫住了他,这不安远比面对执法队的围堵更加强烈。
白天的胜利带来的那点满足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毒蛇盯上的阴冷预感。
战场,正在从喧闹的街市,悄然转移到他们看不见的地方。
喜欢麦浪翻滚三十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麦浪翻滚三十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