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嘛,时间多,七玥看到关于范蠡的视频都点进去看了一下,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也跟着围观了关于“范蠡”的所有小视频介绍。
“两千五百年前的一个深夜,越国都城会稽突然火光冲天,越国上将军范蠡悄悄脱下官袍,将装满黄金的箱子倾倒在会稽城外的荒路上,身后是“灭吴称霸”的赫赫功勋,眼前是深不可测的迷雾江湖~
当越王勾践还在庆功宴上沉醉时,这位头号功臣却对对亲信低语:
狡兔死,走狗烹————此时不走,必死无疑!
更惊人的在后头,他带着敌国美人西施登上一叶扁舟,消失于太湖烟波~
当所有人以为这是才子佳人的浪漫终章时,谁能料到这场逃亡竟是另一段传奇的开始?
三年后,齐国海边出现了一个叫“鸱夷子皮”的怪人,赤脚垦荒………
又10年,中原巨富“陶朱公”名震天下,而他们————
竟然都是范蠡!!!
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从囚徒到宰相,再从宰相到囚徒,最终成为“文财神”的男人!
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于楚国宛地三户邑,这个被后世称为“商圣”的男人,年轻时却是个令乡人侧目的狂人~
据?《史记》记载,他“佯狂倜傥负俗”,常常穿着破衣烂衫在市井游荡~
当时的楚国正处于贵族世袭制的僵化体系中,非贵族出身的范蠡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以突破阶层地位。
直到公元前516年,时任宛邑令的“文种”慕名来访,这位慧眼识珠的官员,在第三次拜访时,终于见到了身着正装的范蠡。
两人彻夜长谈,从天文立法到治国方略,从?《周易》卦象到?《老子》的“柔弱胜刚强”,越谈越觉彼此是千年一遇的知己。
史载“文种三请范蠡”的故事,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隆中对”雏形。
公元前511年,范蠡与文仲结伴入越,此时的越国,正面临着“吴王阖闾”的军事威胁。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这对黄金搭档将上演一出惊天动地的“复国大戏”~
公元前494年,勾践不听范蠡劝谏,贸然出兵伐吴,结果在“夫椒之战”中惨败,被困会稽山。
生死存亡之际,范蠡提出了震惊天下的“忍辱复国”计划:
让勾践夫妇入吴为奴,自己则随行侍奉。
在吴国的三年里,范蠡不仅要忍受吴王夫差的羞辱,更要时刻警惕越国国内的权力暗流~
据?《国语》记载,他曾用“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的理论,劝诫勾践保持谦卑姿态,等待天时。
返越后,范蠡开始实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战略,他亲自制定人口政策: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鼓励生育并设立妇幼保健制度。
在农业上推行平范蠡在农业上推行“平粜法”,也被称为“平籴法” 。
具体做法是————
“平粜法” 指由国家来控制粮食的买卖和价格。在丰年时,粮食丰收,市场上粮食供应充足,粮价下跌,此时国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避免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灾年时,粮食减产,市场上粮食供应短缺,粮价上涨,国家则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粮食,防止米贵伤民,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
丰年收购粮食储存,在灾年平价卖出,稳定物价。
更觉得是他的“伐吴九术”,其中“遗美女以惑其心”的计策,虽未明确记载西施的存在,却被后世留下了无尽遐想。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率精锐北上黄池会盟,范蠡抓住战机,亲率万越军奇袭姑苏,斩杀吴太子“友”,这场决定性胜利背后是他二十年如一日的战略定力。
————正如他在?《国语》中所言:
“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灭吴之后,范蠡被封为“上将军”,成为越国仅次于勾践的二号人物,但他却在庆功宴上做出了惊人之举:
连夜收拾细软,带着亲信乘船入海。
临走前,他留给文种的那封“飞鸟尽,良弓藏”的书信,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政治预言~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范蠡离开越国时,勾践曾以“分国而治”相挽留,甚至威胁要诛杀他,但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的道理,最终选择“乘扁舟浮于江湖”~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他成为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中唯一能全身而退的权臣。
离开越国后,范蠡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商业生涯:
齐国时期他化名“鸱夷子皮”,在海边开垦荒地,发展渔盐产业,凭借“候时转物”的策略,即根据季节和市场需求提前储备物资,短短三年便积累数十万资产。
当齐王请他出任国相时,他却散尽家财。
只带着“重宝”悄然离开~
陶地时期,选择“天下之中”的陶邑(今山东定陶),范蠡建立了最早的商业帝国,他发明“十二则”经营法包括“务完物,无息币”(保证货物质量加速资金周转)。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逆向思维预判市场)等,至今仍被奉为商业圭臬。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每次散财都精准投向灾区和贫困地区,开创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先河。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其财富规模相当于当时越国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倍。
他的经商智慧被后人总结为?《陶朱公商训》,其中“能识人,能用人,能知机”的理念,至今仍在商界流传~
范蠡的成功,本质上是道家思想的实践结晶,他师从老子弟子计然,将“道法自然”的哲学融入治国与经商,这种“以道经商,以商行道”的理念,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将商业活动提升到哲学高度的人~
唐代诗人汪遵在?《咏五湖》一诗中写道:
以立平吴霸越功,
片帆高扬五湖风,
不知战国官荣者,
谁似陶朱得始终。
公元前448年,范蠡在陶地安然离世,享年88岁。
在今天的商业世界里,陶朱公的“诚信为本”,“薄利多销”,“富行其德”等理念,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正如?《史记》所言:
“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
视频结束
虽然这个视频和前面的有一些重叠,但视角和讲述还是有所不同的。
多看不同的视频讲述,也能让我们更加客观辩证的去看待某个历史名人。
七玥反正时间多,就都看看了。
这就使得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也被迫跟跟着她看了很多个关于财神爷范蠡的小视频。(☆_☆)
喜欢直播之历史名人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直播之历史名人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