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坎预料的没错,中午他打车来到基金业协会门口的红绿灯,刚好是1点51分。
林玄这个时候已经在马路对面的停车场停好了车,他和陈总要先过马路,然后经过马路对面的汉白玉石桥,步行前往金融监管部门所在的那个大院。
天气炎热,往常桥上摆摊卖东西的商贩都忍不住烈日收摊了,都到河边的树下叫卖,新植的行道树虽然还没成荫,好歹也能遮挡些许的阳光。
殊不知,还有两个人,更早就违章把车停到了河边,他们已经提前摸清楚了,陈总最近每周五中午都会到这里来开会,刚才跟了一路,看那辆红旗商务不断地减速变道,好像发现了他们的跟踪,心虚之下的王沼王泽兄弟干脆加速超车,提前来到这里的桥边埋伏。
林玄由于提前得到了陈总的指示,寸步不离地护送陈总踩着斑马线过马路。
红灯,一辆出租车缓缓行驶过来,司机轻点刹车把车停在斑马线前。
道路左侧是一条漂亮的景观河,是市政府刚疏浚治理过的。河不宽,两岸新植的行道树有些还搭着木头三角架维持稳定,但整体看上去已经十分整洁漂亮了。
以前这条河叫做小黑河,是一条穿城而过的臭水沟,废水横流,黑泥成沼。市政府费了很大的力气综合整治,才换来今天的景观河以及这条景观大道。
当然,小黑河整治计划只是新的开发区综合改造计划的一部分。免不了要涉及很多征地、拆迁的问题。
市政府经费紧张,领导决定撬动民间杠杆,引入私募基金参与计划。而陈总的融鑫集团,正是抓住了这次机遇,向社会高净值人群融资上百亿,参与旧改,收购过去小黑河两岸村民的集体用地,给与一定补偿,然后再联合各大开发商,开发花园小区。
小黑河沿岸不少村民,早就获知了拆迁的消息,纷纷在自家宅基地上违建了大量握手楼,就等融鑫集团旧改开发,拿拆迁补偿款。陈总仗着自己金融集团的现金流底气,大手一挥,不管村民的自建房是否手续齐全,是否违建,一律照章给予征地补偿。
很多负责任的村干部,尤其是前些年上任的大学生村官,果断设法叫停了这一现象村里出让集体土地的分红,不再一刀切按人头直接分给各家各户,而是纷纷成立村集体投资公司,把村民变成股东,把一次性的现金款发放变成细水长流的可以产生长远收益的股份。
这样的操作,不但给村民们带来了更长远的效益,也迅速遏制住了部分村民突然手握大量现金,铺张浪费,违法赌博的不良现象。
当然,很大一部分村集体的投资,又投回了融鑫集团下属的私募基金。
这样一来,陈总撒出去的钞票,转了一圈儿,又回到了自己的口袋,拿着这些钱,他联合本地各大开发商,炒高地价,赚得盆满钵满。
政府获得了市容市貌的改观和经济腾飞,村民获得了大量财富,开发商获得了无数新楼盘,而陈总和其背后的投资人,则在各个环节都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有欢喜的地方就有忧愁。
话说小黑河旁有个沿河村,村里有两个兄弟,哥哥叫王沼,弟弟叫王泽。哥哥吃苦耐劳,在建筑工地搬砖供弟弟上学,弟弟本也是老实巴交的好孩子,用功读书成为了村里第一个考上首都大学的高材生。
弟弟王泽毕业那年,村里传来了小黑河综合改造的消息。村民们都在商量该怎么办,村里老人大部分都是农民,没什么学问,王泽这么个刚毕业的首都回来的大学生,也被拉到村委会参与了商讨。
王泽自然会替乡亲们着想,果断建议由自己哥哥连夜成立一个建筑队,给大家在自家宅基地上面尽量多地盖自建房。到时候拆迁丈量,就可以多拿补偿。最不济,多拿几套回迁房也是好的。沿河村是这轮旧改绕不开的一个地方,如果开发商敢闹什么幺蛾子,大家就团结起来一起做钉子户。
王泽在首都读了4年大学,哥哥也跟着在首都混了4年的建筑工地。6层以内的板式结构的小楼,从泥瓦匠,到螺纹钢焊接工,乃至上下水,电工,各个工种的活王沼都干过,成立个建筑队给大家盖房子自然不在话下。
于是王沼一夜之间成为了村里的红人,各家都拉拢他想尽快盖自建房。盖的早的,说不定还能在拆迁之前,从村里拿到部分手续,享受更多的拆迁补偿。
而王泽毕业之后受此影响,也决定回老家发展。以他的学历,很快收到了陈总那个融鑫集团的工作机会。
作为融鑫集团绿水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沿河村的高级客户经理,王泽在村里不但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甚至还有了自己的“营业厅”。
所谓的营业厅,其实原本就是他自己家老宅旁边临街的几间配套房,有时候会有卖水果卖农具的临时租用一下。这次有了正经工作,王泽干脆让他哥哥把这几间房子全都翻新了一遍,把卷帘门改成了落地窗,整体装修的跟银行大堂差不多,等他转正后,甚至还招聘了两个助理,俨然成为了全村最受信任的投资专家。
王泽每天带着女助理,给各家各户免费提供投资咨询,劝大家把银行里的低息理财产品都取出来,换成他们融鑫集团的私募基金。
虽然私募基金是100万起投,但拆迁在即的村民们都已经开始按时从村集体领取安置费了,随便凑凑也能买的起高端高回报的私募基金了。
王泽的工作之所以如此顺利,主要还是因为他是全村唯一一个考上京城大学的高材生,再加上村里大半乡亲都是沾亲带故的,多年的信任自然让王泽的业绩蒸蒸日上,有时候甚至不用王泽开口,很多村民就主动拿着存折往他手里塞了。
王泽自然是来者不拒,拿提成拿到手软,为了起到带头作用,也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他自己购买的自己公司的私募基金比谁都多。
没想到灯下黑,自己的事业发展的风生水起,哥哥那边却出了问题。
自从哥哥成立了自己的建筑队,王泽见哥哥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吃苦耐劳的哥哥很快就把建筑业务拓展到了临近的好几个村子。
一栋一栋的握手楼在王沼队伍的手中拔地而起。建筑队的规模也不断壮大,王泽帮哥哥把建筑队正规化,变成了建筑公司。虽然挂靠的资质不是很靠谱,但怎么也算是个小老板了。当了一辈子农民工的哥哥摇身一变,感觉自己飞上枝头成了凤凰。
对弟弟依旧还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出息了的哥哥,不再是当年那个老实巴交的建筑工人了,怎么说也是混过首都建筑圈的资深包工头。很快哥哥就不再亲自下工地了,每天就是出去跑关系、拉项目。
城中村里拉项目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吃喝打牌。
沿河村的村民最早都有求于王沼,所以打牌的时候自然手下留情,王沼都揣着明白装糊涂。再加上自以为混过首都有见识,也不把这些村民放在眼里,还以为自己是天选打牌人呢,简直逢赌必赢。
可到了外村情况就不同了,大部分村子虽然没有自己的建筑队,但也有很多其他选择。王沼去拉业务,作为乙方,牌桌上自然没有人让着他。
业务牌不能不打,渐渐地,王沼就陷进去了。手拿安置款的村民们,喝点儿酒打起牌来出手都是异常的大方。仗着自己成了老板,项目上还有大量进账,王沼出手也逐渐阔气起来,一个通宵,输走几十万也只是觉得洒洒水。
这天,王泽好容易在村口堵到了跌跌撞撞满身酒气的哥哥,催他赶紧买几份自己公司的理财产品。最近股市行情不好,自己销售的好多份股票型基金都跌破净值了,很多客户要赎回,如果自己不多买点,自己地区销冠的返佣资格可就要丢了。
王沼向来最宠弟弟,听说弟弟的销冠要丢,毫不犹豫地就答应要帮他买,“不就是一百万起买的私募基金嘛,咱们去找会计,买,一次多买……好几份!听说你去年让我买的基金,八份基金一年都能赚出一份来了,这种好事为啥不买!”
喜欢回溯的玄,预知的黄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回溯的玄,预知的黄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