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爱吃莲子汤的憨包

首页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承包大明一等家丁入赘王婿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盛明皇师神话版三国宋缔大魏宫廷抗日之陆战狂花大唐第一庄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爱吃莲子汤的憨包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全文阅读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txt下载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8章 教育筑基,格物之火燎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八章 教育筑基,格物之火燎原

外面藏着暗流,军队忙着扩编,乾朝内部,还有件更重要的事在往前推。

汴梁城南,以前是荒地,现在立起一片青砖瓦房。

朱红大门挂着鎏金匾额,写 “乾朝第一国立学院”,太阳一照,亮得晃眼。

开学这天,门口挤得满当当。

有穿长衫的学子背布包,有穿短褂的工匠攥扳手,有穿粗布的农夫裤脚沾泥,还有几个穿军装的士兵腰杆笔直。

跟旁边老书院只来书生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这新学院,看着比县太爷衙门还气派!” 农夫汉子指学院钟楼,小声跟身边人说。

“不光气派,里面教的才稀罕!” 旁边工匠接话,他叫王铁蛋,在汴梁机器工坊做过学徒,改进纺车零件立过功,选进了格物分院。

“听说教造蒸汽机、种高产粮食,都是能挣钱办事的真本事!”

两人正说,学院大门开了。

往里走是宽三丈的石板路,两边栽梧桐树,树下立牌子:“律政学院左转”“农学院直行”“格物分院在东侧”。

最显眼的是大门两侧石墙,刻着林烨亲笔对联:“格物致知穷天理,实干兴邦济苍生”,字刚劲有力。

有老秀才凑过来念完,摸胡子叹气:“以前书院只教四书五经,哪有这样的句子?乾朝的学问,真要变了。”

学院分八个院,每个院都有教学楼和实践场地,跟以前只有一间讲堂的书院不一样。

格物分院楼前,摆着几台拆开的蒸汽机零件。

工匠给学员讲解:“这是气缸,里面活塞上下动就能带机器转,你们看这阀门,控制蒸汽进出的……”

围在旁边的学员,有拿本子记的,有伸手摸零件的,眼睛都亮得很。

农学院试验田里,种着西域新麦种。

农技师傅蹲在田里教:“这土攥手里能成团,松开不散,湿度正好,种麦种最合适……”

几个农夫出身的学员,听得特别认真,还时不时提问讨教种地诀窍。

律政学院讲堂里,先生没讲《论语》,拿《乾朝律法纲要》讲断案:“以前审案靠县官主观判,现在不行,得看证据,丢东西要查脚印、人证,不能随便定罪……”

下面有做过里正的学员,频频点头,觉得这律法比以前清楚多了。

第一批学员共三千人,不全是考试选的年轻学子。

有五百个像王铁蛋这样的工匠,都是工坊里有发明、立过功的;

有两百个农夫,是各地推的种粮能手;

有三百个士兵,军队里识过字、立过功;

剩下两千人是考核过的学子,有寒门的,也有以前士绅家的,不管出身啥样,都得从头学,没人搞特殊。

开学典礼那天,学院大操场挤满人,三千学员站得整齐,前面搭高台,林烨穿常服来了。

他走到台前,看台下一张张年轻的脸,有兴奋的、紧张的、不安的。

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不用话筒也传遍操场:

“以前的学问,都藏在高门大院里,只有士绅子弟能学,学的还都是之乎者也,学完除了考科举啥也不会,对国家百姓有啥用?”

这话像锤子砸在众人心里,有老秀才想反驳,看周围工匠、农夫学员的脸,又把话咽回去。

“现在的乾朝,不需要只会死读书的酸儒!” 林烨提高声音,

“要造新武器,需懂格物的人;

要种更多粮,需懂农学的人;

要治好病,需懂医学的人;

要管好钱财,需懂商业的人;

要分清对错断案,需懂律法的人!

这些,都是实干之才,是乾朝需要的人!”

台下静悄悄的,没人说话,都盯着林烨,听得入神。

“在这学院里,你们不光学书本知识,更要学动手本事,学创新!” 林烨指格物分院方向,

“格物院刚搞的新机器,会第一时间搬来当教材;

你们学习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比如咋让蒸汽机省油、粮食高产,也会变成格物院、农科院下一步要攻的关!”

“朕不要你们死记硬背,要你们动手试、动手闯!

造机器出错,改了就好;

种粮食失败,再试就好!

只有敢动手、敢创新,才能真学到本事!”

林烨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每个人,语气温和又坚定:

“朕希望,从这学院走出去的,是乾朝各行各业的顶梁柱!是推文明往前跑的火种!

不管你们以前是工匠、农夫、士兵还是学子,好好学,都能有出息,都能为乾朝做事!”

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比科举放榜还热闹。

有个寒门学子叫张书生,以前家里穷,只能在书院外偷听,现在能进国立学院,激动得眼泪下来,攥拳小声说:“我以后要学好格物,造帮百姓干活的机器!”

王铁蛋也红了眼,他以前是没爹没妈的孤儿,靠工坊学徒糊口,现在能学真本事,觉得这辈子值了,暗下决心要学透蒸汽机原理,以后造更好的机器。

连几个以前士绅家的孩子,也觉得这学院比家里先生教得有用,以前学四书五经枯燥,现在听格物、农学课,越听越有兴趣。

开学典礼结束,学院正式开课,每天都热闹。

格物分院学员,跟着工匠拆蒸汽机、画图纸,手上沾机油也不在乎;

农学院学员,在试验田浇水施肥,晒得黝黑没怨言;

律政学院学员,跟着先生去县衙旁听断案,把学的律法用在实际中。

没人偷懒,都知道机会难得,想好好学本事,以后出人头地。

与此同时,学务司也没闲着。

他们组织人,把《格物基础》《启蒙算学》《乾朝律法纲要》简化成易懂的版本。

复杂术语改口语,配简单插图:

《格物基础》画蒸汽机简单结构图;

《启蒙算学》用算筹教加减乘除;

《乾朝律法纲要》用小故事讲律法条文。

然后派官员带这些书,往各个州县送。

汴梁往西的郑州,学务司官员刚到,县官就组织蒙学先生来领书。

一个老蒙学先生翻开《格物基础》,看蒸汽机插图,疑惑:“这能教孩子?他们能懂吗?”

学务司官员笑:“您别小看孩子,这些书用白话写,还有图,容易懂。

比如这蒸汽机,您跟孩子说‘这是能自己转的机器,能帮人干活’,他们就有兴趣学了。

现在教这些,不是要他们马上造机器,是让他们知道,学问不只是之乎者也,还有帮百姓的本事。”

老先生点头,拿书回去了。

第二天蒙学里,孩子们翻开《格物基础》,看插图围一起讨论:“这机器真能自己转?”“以后能见到真的吗?”

以前上课爱走神的孩子,现在也聚精会神听先生讲,觉得比学 “人之初,性本善” 有意思多了。

不光蒙学,乡塾也用这些书。

有个乡塾先生,以前只教四书五经,现在教《启蒙算学》,教孩子用算筹算账。

村里百姓知道了,都送自家孩子来,说 “学会算账,以后做买卖、种地都有用”。

短短一个月,这些简化书送到乾朝五十多个州县的蒙学、乡塾,像撒种子一样撒到基层。

林烨知道后,在朝堂上说:“教育不是只教少数人,是教所有百姓。

以前只有士绅子弟能读书,现在工匠、农夫、士兵的孩子,都能读书,都能学有用的本事。”

他顿了顿,看台下官员,语气坚定:“朕要把‘格物’‘实干’的想法,像撒火种一样撒到乾朝每个角落。

让百姓知道,读书能学本事,能改命运;

让孩子从小知道,要动手、要创新,要为自己、为乾朝做事。”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十年二十年的事。

但只要坚持,从根上改大家的思维方式,乾朝以后就不缺人才,能一直往前发展,不管遇啥困难都能扛过去!”

此时国立学院,下课铃响了。

学员们三三两两走在校园里,有的讨论蒸汽机原理,有的交流种地经验,有的研究律法条文,脸上都带朝气。

格物分院楼前,那几台蒸汽机零件还在,阳光洒在上面闪着光。

这把 “格物实干” 的火,刚点燃就烧得旺,以后还会烧得更旺,照亮乾朝的未来,让乾朝的根基,扎得越来越深、越来越稳。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美女总裁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斗罗之野猪凶猛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战皇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最仙遊征天战途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错爱首席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比蒙传奇神医废材妃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诡运蛇妻欲行都市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
经典收藏启明1644贞观楚王重历战争年代明末求生记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虎威军门水浒之小孟尝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周九皇子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嫡妃当宠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男卑女尊修仙界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钢铁陌世抗战之重生周卫国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扬帆明海我是曹子桓
最近更新红头册红楼梦白话文版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大明工业导师致诚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六州风云季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边塞枭龙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那时的原始纪元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爱吃莲子汤的憨包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txt下载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最新章节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