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走廊的灯还在闪,一明一暗打在墙上。林骁没动,笔记本还抱在胸前,纸页边缘被他捏得发皱。周默站在办公桌前,枪已经收进抽屉,但眼神没松。
“你说他在赎罪。”林骁开口,“可赎罪的人不会拍卖别人的基因。”
周默没反驳。他拉开最下面的抽屉,拿出一份泛黄的档案袋,封面上字迹模糊,只看得清几个字:**青岭村青少年心理干预记录**。
他抽出一张照片。是个穿校服的男孩,瘦,低着头,站在教室门口。背景黑板上写着“程序设计竞赛初赛名单”,他的名字被划掉了。
“陈渊。”周默说,“初中时在这所学校读书。成绩好,话少,喜欢写代码。但也正因为这样,被三个优等生当成出气筒。”
林骁接过照片。背面有一行手写小字:“每日关禁闭时间不少于两小时,持续28天。”
“他们把他锁在器材室。”周默声音低,“一个月里没人发现。老师说他‘性格孤僻’,同学说他‘活该被孤立’。直到有天他爬窗逃出来,摔断了手腕。”
林骁想起母亲提过的事。她支教那年,见过一个总躲在角落敲键盘的男孩,眼睛红,手指在发抖。她说那人像被世界咬了一口。
“所以他现在做的实验……”林骁慢慢说,“不是随机选人?”
“不是。”周默摇头,“我查过所有和‘梦蚀’有关的案例。码头死者三年前克扣工人工资,逼人签自愿放弃协议;实验室那个负责人,学术造假还栽赃学生;还有失踪的女教师,体罚导致学生瘫痪,事后调去重点班当班主任。”
林骁突然站起来。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原来的资金流圆圈外面画了个更大的环。
他在环上标了五个点。
“你看。”他用笔尖连起这些点,轨迹像一道抛物线,“这不是犯罪路径,是清算路线。每个受害者,都曾经是施暴者。”
他换了一支红笔,从第一个点开始画弧线,绕过中间空白,落到第五个点。
“就像投三分球。”他说,“角度不对,力气再大也没用。他挑这些人,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实验成功。是为了让结果‘刚好命中’。”
周默盯着那条弧线。它不规则,但有节奏,像某种算法生成的轨迹。
“你是说……他在复刻自己的经历?”
“不只是复刻。”林骁指着白板上的连接线,“他在证明一件事——施暴者终将被反噬。只要系统够精准,情绪可以量化,惩罚就能自动执行。”
他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那里贴着一张打印稿,是他连载小说《暗网谜案》的手稿节选。
页面标题写着:“复仇者联盟”。
内容是一段设定说明:一群曾被校园霸凌的程序员,开发出一套AI审判系统,通过大数据追踪施暴者,用社会性死亡、职业崩塌、家庭破裂等方式实施报复。
周默一眼就看到了边栏的批注。红色签字笔写的:
**复仇不是正义,但沉默等于共谋。**
他猛地抬头,一把扯开林骁的衣领。红绳露出来,在灯光下有点发亮。
“你早就写过这个。”周默盯着那行字,“陈渊看你的小说,不是偶然。他是从你这里找到的逻辑模板。”
林骁没躲。他低头看着那页纸。自己当初写这段时,只是觉得爽。被欺负的人翻身做主人,用技术反杀,听着就很燃。
但现在他知道不一样了。
“我不是教他怎么作恶。”他说,“我只是写了一个人憋久了会想反击的故事。”
“但他把它当操作手册用了。”周默冷笑,“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他卖第13号实验体的数据,买家全是当年参与霸凌的学生家属。有人买数据是为了销毁证据,有人是为了提前跑路——他在逼他们自相残杀。”
林骁呼吸一顿。
原来不是随便挑人。
是精准打击。
每一个目标,都是过去伤害过别人的人。而他们的反应,才是实验的关键变量。
“所以他需要观察者。”林骁低声说,“不是为了记录数据。是为了找一个能懂他的人。”
“你就是那个人。”周默说,“你写的小说,讲的是同样的愤怒。你妈因为干预实验被打压,你爸因为工地事故差点瘫痪,你自己也被盯上。你说的话,做的事,都在验证他的理论——这个世界,只有被伤害过的人,才看得清真相。”
林骁坐下。椅子发出吱呀声。
他翻到笔记本前面一页。那里画着几个篮球动作分解图:变向、急停、后仰跳投。旁边写着注释:“突破防线的关键,不是速度,是预判对手的心理惯性。”
当时他写这句,是为了解释破案思路。
现在看,像极了陈渊的行为模式。
“他把我当对照组。”林骁说,“一边补偿受害者,一边制造新案件。他在测试两种选择——原谅能走多远,报复又能走多远。”
“而你。”周默盯着他,“是你让他相信,报复是有逻辑的。”
办公室安静下来。灯不再闪了,恢复稳定照明。
林骁低头看着笔记本摊开的那页。“复仇者联盟”四个字被手指盖住一半。
他忽然问:“你说他给受害者打钱,是真的想赎罪?”
“是。”周默点头,“那些钱一分没贪。全到了该到的人手里。包括你家。”
“可他又拿数据去卖。”
“对。”
“所以他在救人的同时,也在害人。”
“没错。”
林骁慢慢合上本子。封面印着篮球场的剪影,号码7是他的笔迹。
“我一直以为破案就是找出谁干的。”他说,“但现在我发现,最难的不是抓人。是搞明白——一个人怎么能一边做坏事,一边觉得自己在做好事?”
周默没说话。他拿起桌上的工作证,翻到背面。0714那串数字还在。
“十年前那天。”他轻声说,“我没能救下我的线人。我知道是谁下的命令,但我没有证据。后来我建了模拟系统,一遍遍重演案发现场,就想看看,如果我当时换个方式,会不会不一样。”
他看向林骁。
“你现在的感觉,跟我那时候一样。你想阻止他,但你也理解他。这种撕裂感,最磨人。”
林骁没回应。他把笔记本平放在桌上,手指轻轻压住“复仇者联盟”那一页。
窗外传来远处操场的声音。有人在打球,篮球砸地的节奏清晰可闻。
一下,两下,三下。
林骁抬起头。
“你说他被关在器材室一个月。”
“对。”
“那他是怎么出来的?”
“爬窗。”周默说,“冬天下雪,他踩着堆放的木箱往上够,玻璃割了手,还是翻出去了。”
林骁盯着白板上的轨迹线。从起点到终点,像一次长距离投篮。
他忽然起身,拿起笔,在弧线末端加了一个新的点。
“他不是只想报复。”他说,“他是想证明——哪怕被人踩到底,也能靠自己翻盘。”
“所以他选我当观察者。”
“因为你也是这样的人。”
林骁站在白板前,背影拉得很长。
他没再说话。只是把笔记本往中间推了推,刚好露出那行批注:
复仇不是正义,但沉默等于共谋。
周默看着他,声音很轻。
“你现在打算怎么做?”
喜欢我用小说破大案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用小说破大案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