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统五年,春。建业新都的宫阙初具规模,长江之畔春意萌动,但帝国的空气中却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刘基推行的一系列触及根本的新政,尤其是军政分离与警政革新,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了盘踞地方数百年的世家门阀最敏感的神经上。断其财路(土地改革),犹可忍;夺其刀把子(军权、司法权),便是你死我活!
暗流,终于冲破了堤坝。
一月末,徐州,下邳城。
原本应由新任徐州警务总局接管城防的日子,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变故。以东海糜氏(虽与刘备有旧,但利益受损)、下邳陈氏等为首的数家大族,竟煽动、裹挟数千名被解散的旧衙役、部分对新政不满的豪强家兵,以及不明真相的民众,以“清君侧,诛妖佞(指郭嘉、贾诩等寒门谋士),复祖宗之法”为号,突袭了刚刚挂牌的徐州警务总局,杀害了由朝廷委任的警务总长及数十名警员,公然打出反旗!叛军迅速控制了府库,打开了武库,一时间,下邳城头变幻大王旗!
几乎同时,冀州邺城、青州临淄、豫州汝南、荆州襄阳等地,相继爆发大规模叛乱!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弘农杨氏、汝南袁氏残余势力等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似乎早已暗中串联,同时发难!叛军多以原解散的衙役、部曲、佃户、以及被蛊惑的流民为骨干,打着各种“诛晁错,清君侧”、“保境安民,抗拒暴政”的旗号,攻击新设的警局、围攻官府、杀害朝廷委派的清丈使、新政官员,甚至试图冲击当地驻军军营!
叛乱的烽火,瞬间在帝国最富庶、世家势力最根深蒂固的中原、河北地区点燃,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建业,临时行宫(原吴王府改建)。
紧急军情如同雪片般,通过电报线,传到刘基的案头。行宫内,灯火通明,气氛肃杀到了极点。刘基面沉如水,看着地图上那几处骤然变色的区域,眼中没有丝毫意外,只有冰冷的杀意。
诸葛亮、郭嘉、贾诩、法正、荀彧,以及匆匆从北方赶回的张飞、赵云等武将,齐聚一堂。所有人都明白,决战的时候,到了。
“陛下!” 张飞须发戟张,第一个怒吼出声,“这帮龟孙子,终于忍不住跳出来了!让俺老张带兵,踏平这些鸟世家!杀他个片甲不留!”
赵云相对沉稳,但眼神同样锐利:“叛军虽众,然乌合之众,缺乏统一指挥,更无大义名分。我军精锐,以逸待劳,必胜无疑!”
郭嘉咳嗽着,苍白的脸上泛起病态的红晕,眼中却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陛下,此乃 意料之中,亦是 求之不得! 彼等 潜伏暗处,百般阻挠, 反不如 跳将出来, 一举歼之! 此战, 不仅要 军事上胜利, 更要 政治上彻底清算, 方能 根除后患!”
贾诩阴恻恻地补充:“叛军看似声势浩大,实则 外强中干。 其 缺乏粮草辎重持续供应, 军心不一, 更 不得民心(新政惠民,百姓岂愿回到过去?)。 我军可 以雷霆之势, 擒贼先擒王, 重点打击 首恶元凶, 对 协从、受蒙蔽者, 可 网开一面, 以 分化瓦解。**”
诸葛亮羽扇轻摇,沉声道:“奉孝、文和所言极是。然, 此战关系国本, 需 速战速决, 以 最小代价, 换取 最大震慑。 亮建议:
“一、 即刻宣布 叛乱州郡进入战时状态, 实行 宵禁、戒严。**”
“二、 动用 电报系统, 直接指挥各 大战区都督, 命其 就近调遣精锐野战军团, 对叛军实施 分割包围,重点打击。 尤其对 邺城、下邳、汝南等叛军核心据点, 务求 一击必杀!”
“三、 严令 各地新设警局, 配合驻军, 维持地方秩序, 搜捕叛党细作, 保护新政官员及设施。**”
“四、 由朝廷发布 《讨逆诏书》, 历数世家 抗法、叛乱之罪, 昭告天下, 争取民心, 孤立叛军。**”
“五、 战后, 需 严厉清算, 对 首恶家族, 抄没家产,主要成员 明正典刑; 对其 附逆者, 依律严惩; 对其 土地、奴仆、藏书, 尽数收归国有, 用于 推行新政!**”
刘基听完众臣建言,霍然起身,声音冰冷而决绝,如同出鞘的利剑:“ 准! 便依孔明、奉孝之策!”
他目光如电,扫过众将:“ 关羽!”
“ 臣在!” 关羽踏前一步,杀气凛然。
“ 命你为 平叛大将军, 总领 北线战事, 持朕 尚方宝剑, 节制 北方、中央战区诸军! 目标: 冀州、青州叛军, 尤其是 邺城崔氏! 给朕 碾碎他们!**”
“ 关某,领旨! 必提崔琰(崔氏代表)首级来见陛下!” 关羽丹凤眼寒光爆射。
“ 张飞!赵云!”
“ 俺在!”“ 臣在!”
“ 命你二人为 副将, 随关羽出征! 张飞 主攻 青州; 赵云 扫荡 豫北, 务必 速战速决!”
“ 得令!” 二将轰然应诺。
“ 法正!”
“ 臣在!”
“ 你 坐镇中枢, 协调 粮草、军械、情报, 确保 前线供应无虞!**”
“ 臣,遵旨!”
“ 郭嘉、贾诩!”
“ 臣在!”
“ 着你二人 总督 ‘廉政肃贪司’及锦衣卫, 战时 监视各地动向, 搜捕 潜伏叛逆; 战后, 主导 清算事宜, 务求 除恶务尽!**”
“ 臣等,领旨!”
“ 荀彧、诸葛亮!”
“ 臣在!”
“ 讨逆诏书, 由你二人 草拟, 务求 义正词严,深入人心! 同时, 安抚 未参与叛乱之州郡, 稳定 新政推行!”
“ 臣,遵旨!”
战争的机器,以最高效率开动起来。 依靠 发达的电报网络,刘基的意志瞬间传达到各地驻军。早已 军政分离、直属中央的各大军区精锐部队,迅速动员,扑向叛军。
战争的过程,几乎是 一边倒的屠杀**。
叛军虽然人数不少,但正如郭嘉所料,是 乌合之众。他们缺乏正规训练,装备五花八门,指挥混乱,更无统一的战略目标。而汉军则是百战精锐,装备精良( 配备了少量手投雷和轻型火炮),指挥系统高效( 通过电报实时联络),士气高昂。
邺城下,关羽亲率“雷君营”主力,架起 虎蹲炮,猛轰城墙,张飞率精锐先登,一日即破城, 清河崔氏主要成员或战死,或被俘。
下邳城外,赵云白马银枪,率骑兵突击,一举击溃叛军主力, 东海糜氏等族武装土崩瓦解。
汝南城外,太史慈率军赶到,与当地驻军里应外合, 汝南袁氏的残余势力被连根拔起。
镇压是血腥的。 对于 首恶元凶,刘基没有丝毫怜悯。 邺城崔氏、下邳陈氏、汝南袁氏等主要叛乱家族的 族长、核心成员,经 军事法庭(临时设立)审判后, 公开处决,家产 全部抄没,土地、奴仆、藏书 收归国有。其 族中子弟,一律革除功名,永不叙用,分散迁徙至边疆屯田。 附逆的中小世家,也根据情节轻重,或抄家,或流放,或罚没巨额财产。
唯有少数 态度良好、主动交出武装、协助平叛的世家,如 颍川荀氏、陈氏(荀彧、陈群本家)等,得以 保全宗族,但也需 交出大部分非法占有的土地和隐匿的人口,并 立誓拥护新政**。
这场持续了不到三个月的叛乱,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它带来的后果,却是 毁灭性的。
圣统五年夏,叛乱的烽火彻底熄灭。
曾经显赫数百年的 山东世家(崔、卢、郑、王等)、汝南袁氏、东海糜氏等一大批顶级门阀,在这场 不自量力的豪赌中, 轰然倒塌,烟消云散。他们的庄园被没收,土地被重新分配给了无地农民和退伍士卒,他们的藏书被充入即将建立的 皇家图书馆和各地 蒙学堂,他们的族人或死或散,辉煌不再。
经此一役,世家门阀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遭到了 根本性的、毁灭性的打击。 地方豪强对基层的控制力被彻底粉碎。 刘基借这场叛乱, 以铁血手腕, 完成了对旧势力最彻底的一次清算。
喜欢华夏旌旗:全球俯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华夏旌旗:全球俯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