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夜,在阵地的短暂休憩间隙,一个身影借着夜色掩护,找到了正在巡视前沿的李念安。来人是旅部辎重营的一名老班长实为中共地下党联络员,代号“青石”。
“旅座,”“青石”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家里’传来消息,北路日军第16师团的后勤补给车队,明日上午会经过汤山以北的公路,护卫力量约一个小队。南路日军第9师团的一个炮兵中队,坐标大概在这里。” 他悄悄塞给李念安一张小纸条。
李念安接过纸条,借着月光迅速扫了一眼,心中一震。这情报非常具体,价值极高。
“知道了。代我谢谢‘家里’。”李念安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揣进口袋。
“青石”点点头,补充道:“‘家里’还说,请旅座多保重,江北的同志会尽力牵制。”
没有多余的话,“青石”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李念安心中复杂。这份情报无疑能帮他在关键时刻给日军一下狠的,但这也意味着,他与“那边”的牵扯更深了。心中暗叹:这红白黑,真是纠缠不清了。
12月6日,经过五天惨烈的血战,259旅虽予敌重创,但自身伤亡超过三分之一,弹药几乎耗尽,左右两翼的友军阵地也已相继失守,再坚守下去,有被包围全歼的危险。
“旅座!卫戍司令部命令,全线撤至复廓防线!” 通讯兵送来了后撤的命令。
李念安看着地图上越来越多的蓝色箭头,知道大势已去。
“执行撤退命令!交替掩护,逐次后撤!伤员能带走的尽量带走!带不走的……重伤员,发足手榴弹!”最后一句命令,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带着无尽的悲凉与决绝。
撤退过程同样惨烈。日军紧紧咬住,259旅的后卫部队与日军追兵爆发了多次白刃战。靠着严格的纪律和之前布置的雷区、诡雷,主力终于摆脱追兵,向南京城外的复廓防线转移。李念安回头望了一眼那片被血与火浸透的阵地,那里埋葬了他太多忠勇的部下。
12月7日,紫金山麓,撤至复廓防线后,259旅被紧急补充了一些兵员但大多是溃散收容的士兵和少量弹药,奉命防守紫金山老虎洞至西山一带阵地,这里是阻挡日军从东面进入南京的关键屏障之一,与教导总队、第87师等部共同构成了紫金山防御体系。
日军第16师团主力,在飞机、重炮的疯狂掩护下,对紫金山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漫山遍野都是土黄色的身影,嚎叫着向上冲。
“放近了打!用手榴弹!机枪给我瞄准了扫射!” 李念安的嗓子已经喊哑了,他亲自抱着一挺轻机枪,在战壕里来回奔跑,哪里危急就出现在哪里。
战斗残酷到了极点。阵地白天丢失,夜晚组织敢死队逆袭夺回。反复拉锯中,山坡上铺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鲜血将泥土都染成了暗红色。日军的掷弹筒和精准的步枪射击给守军造成了大量杀伤。
期间,李念安敏锐地发现,日军的炮火总能找到他阵地刚调整过的指挥所和重机枪位置。他意识到,内部可能真的有日军间谍在引导炮火。
“王为林!秘密排查!特别是最近补充进来的兵员!重点查有没有人携带或者私藏可疑物品,比如镜子、信号旗之类!” 李念安下达了严令。
同时,他利用“青石”提供的情报经过核实后,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敌后破袭,派出一支精干小分队,绕到日军侧后,成功炸毁了一个日军临时弹药堆积点,并袭击了其一个后勤车队,暂时缓解了正面的一部分压力。这次行动的成功,让李念安对“那边”的情报能力有了更深的印象,也让他内心对其的恐惧,在不自知中,又加深了一分。
12月9日,尽管守军浴血奋战,但在日军绝对优势兵力和火力的持续猛攻下,紫金山主峰及各主要制高点相继失守。259旅的阵地也被压缩得越来越小,部队被打散,各自为战。
在混乱中,那个一直潜伏的日军间谍伪装成补充兵混入终于被“夜枭”小组和警卫营联手揪出。在其试图用镜子向日军飞机发信号时,被当场击毙。然而,损失已经造成,多个关键火力点因其引导而被日军炮火摧毁。
12月10日,紫金山主峰最终陷落。李念安带着旅部残存的百余人,被压制在西山一带的最后几处阵地,背后就是南京城。
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枪声、喊杀声震耳欲聋。李念安靠在一个弹坑里,满脸硝烟,军装破烂,手臂被弹片划开一道口子,鲜血直流。他看着身边所剩无几的、同样伤痕累累却依然紧握着武器的弟兄,又望向山下那座即将被战火彻底吞噬的古城,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悲愤与苍凉。
他知道,金陵的陷落,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他和他259旅的任务,已经完成,也……失败了。现在,活下去,带着尽可能多的弟兄活下去,成了最后,也是最艰难的任务。而那条父亲秘密准备的江北路线,成了黑暗中唯一微弱的光。
喜欢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