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车刚驶入秀山屯的地界,陈卫东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这还是他记忆中的那个破旧的秀山屯吗?
原本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砂石路,路两旁甚至挖了排水沟。
屯子里,昔日低矮破旧的茅草房、土坯房几乎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新起的砖瓦房,虽然样式简单,但整齐干净,不少人家院墙上还爬满了绿油油的瓜蔓,透着勃勃生机。
屯子中心,那栋崭新的二层小楼挂着“白河公社革命委员会”和“白河公社党委”的牌子,显得格外气派。不远处,新建的小学校舍红旗飘扬,隐约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怎么样?傻眼了吧?”王振军看着陈卫东惊讶的表情,得意地咧着嘴,“这才哪到哪,你要是再有几个月不回来,保证你更吃惊!”
陈卫东看着他得意的劲儿,跟着哈哈的笑了起来!
车子刚在陈卫东家小院门口停稳,不知是谁眼尖喊了一嗓子:“卫东回来啦!”
这一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卫东哥回来了!”
“陈顾问!”
“东子!”
“你这是去哪了?去了这么久!”
“三娃子天天嚷嚷着想他卫东叔叔了,还不快去给你叔开门……”
呼啦啦,从四面八方涌出来好多人!
有原本秀山屯的乡亲,也有不少穿着干部服、明显是其他大队来办事的人。
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瞬间就把吉普车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想跟他握手的,有想帮他拿行李的,有七嘴八舌问他外面情况的……这场面,比迎接县里领导还热烈!
让那些其他公社和大队的干部看得目瞪口呆,心里又是羡慕又是感慨。
这陈卫东在秀山屯的威望,真是了不得!
这是真正的民心所向啊!
“都干啥呢!干啥呢!围着车像什么话!让卫东先下车,回家歇歇脚!”一个洪亮而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
只见老书记赵德顺扒拉开人群,挤了进来。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红光满面,精神头比年轻人还足!
他一把拉住刚下车的陈卫东,不由分说就往小院里拽:“走走走,先回家!有啥话进屋说!”
陈卫东虽然离家近两个月,但自家的小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窗明几净,连院子里的石板缝都看不到一根杂草,屋里的炕席擦得锃亮,被褥散发着阳光的味道,就像他一直住在这里,从未离开过一样……
村民们被老书记熊了一顿,都不敢跟进院子,但也不舍得散去,就堵在门口,还有几个半大小子扒在墙头上,笑嘻嘻地跟陈卫东大声打着招呼:
“卫东哥,外边好玩不?”
“陈顾问,给我们讲讲外边的新鲜事呗!”
陈卫东心里暖乎乎的,让李春梅从车上拿出从南方带回来的糖果和点心,分给大家吃。
乡亲们也不客气,欢天喜地地接了,反而围着李春梅、陈佩佩和妞妞,热络地聊起天来,问长问短,气氛融洽得像一家人。
院子里,老书记赵德顺拉着陈卫东在一棵不知道啥时中的葡萄架下的石凳上坐下,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卫东啊,你可算回来了!你人虽然没在屯子里,可你这魂儿一直都在啊!你看看咱们屯,再看看咱们公社,这变化,翻天覆地!”
他如数家珍地讲起来:“自从你弄回来那些个项目,咱们公社算是彻底活泛起来了!各大队都搞起了副业,社员兜里都有了活钱儿!”
“县里看咱们发展得好,前两天王县长亲自来考察,当场拍板,要给咱们秀山屯办一个农机厂!”
“专门生产农具和小型农机的配件!这可是王县长硬从县农机局嘴里给咱们抢来的肉!”
陈卫东心里明镜似的,这既是县里对白河公社发展的肯定,也是对他陈卫东之前给公社拉来项目的一种回报和资源倾斜。
他回来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各大队的干部们都闻讯赶来了——红旗大队、石庙子大队、前进大队、靠山屯大队、青山大队、桦林大队、河口大队……小小的院子眼看又要被挤爆了!
老书记赵德顺把脸一黑,烟袋锅子敲得石桌邦邦响:“像什么样子!都挤在这里像开茶话会吗?有啥正事,去公社会议室!正好开个临时会议!”
众人轰然应诺,簇拥着陈卫东就往公社大院走。
在宽敞明亮的公社会议室里,各大队干部依次汇报了自家副业的发展情况。
效果是显着的:
红旗大队的药材采摘初具规模,青山大队的羊群膘肥体壮,靠山屯大队的稻田蟹供不应求,河口大队的山货采集量翻了一番……
但问题也暴露无疑:
红旗大队学着养鸡却赔了钱;青山大队养的猪光吃不长膘;靠山屯采集山货的人手不足,效益一般;桦林大队想搞果园,技术却跟不上,成活率太低了……
虽然总体都在向好,但没有一个大队能像秀山屯那样,养蜂、养羊、养鸡、制药、服装加工、山货采摘、蟹田稻、预备承接农机生产……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样样拔尖!
陈卫东听完汇报,沉吟片刻,提出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模式。
“同志们,我们不能搞大而全,更不能内部恶性竞争!”他走到墙上挂着的公社地图前,“我的建议是,每个大队,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主攻一到两种最有优势的副业!”
“比如,红旗大队就专心搞药材,青山大队主攻养殖,靠山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山货,河口大队可以利用水洼地搞蟹田稻和特色水产……这样既能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又能避免分散精力,什么都搞,什么都搞不好……”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自己人跟自己人抢市场,导致产能过剩,最后大家利益都受损!”
这个思路清晰明了,直指要害!
喜欢70年代,我在长白山下当知青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70年代,我在长白山下当知青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