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南皮城内外开始弥漫起一丝节庆的气息,虽在战时状态,张圣仍下令适当放松管制,允许民间进行小规模的市集与庆祝,以安民心。然而,将军府内的氛围,却因外部压力与内部微妙的人际变化,显得愈发错综复杂。
这一日,张圣召集核心僚属,商议应对曹操以朝廷名义发出的第二道诏书。此次诏书言辞更为严厉,不仅重申张圣“不臣”之罪,更指其“擅兴甲兵,荼毒生灵”,并威胁若再不悔悟,将“诏令天下共讨之”。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
“曹操这是步步紧逼,欲将我置于天下公敌之位!”黄忠脾气刚直,愤然拍案。
赵云较为冷静,分析道:“此乃攻心之计。意在动摇我军民之心,亦为其后续可能联合袁绍乃至其他势力制造借口。”
徐元捻须沉吟:“然其指控‘荼毒生灵’,却需谨慎应对。冬狩阅兵,虽显军威,然火炮之威,声震百里,难免有不明真相者以讹传讹,谓我滥用凶器。”
一直静听的甄俨此时开口,从商贸角度补充:“确是如此。近日往来商旅中,已有流言蜚语,言我渤海倚仗妖器,杀戮过甚,非仁者之师。长此以往,恐影响商路,亦使周边百姓畏我如虎。”
张圣默然听着众人的议论,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敲击。舆论战的重要性,他比谁都清楚。正当他思索破局之策时,一个清柔却清晰的声音自厅角响起:
“将军,诸位先生,小女或有一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坐在甄俨下首的甄宓微微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张圣。她今日穿着一身水蓝色的儒生袍服,作男子打扮,青丝束起,更显得脖颈修长,面容清丽绝伦,在这满是男子的议事厅中,宛如一株空谷幽兰。
张圣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颔首:“宓小姐但说无妨。”他并未因她是女子且年轻而轻视。徐元、蔡琰等人也投去关注的目光。
甄宓站起身,并未怯场,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一种理性的力量:“小女窃以为,曹司空……曹操所言‘荼毒生灵’,其关键不在‘甲兵’之利,而在‘擅兴’与‘荼毒’二字。我军之强,天下共睹,无需讳言。然则,强兵用于保境安民,则为大义;用于侵凌弱小,则为暴虐。”
她顿了顿,见众人皆在倾听,便继续道:“将军可曾想过,将渤海军历次出战之缘由、过程、战后安置,乃至敌方伤亡与我方损失,择其可公开者,详加记录,编纂成册,或可名为《渤海战纪》?譬如,昔日剿灭黑山贼,是为保商路通畅,护百姓安宁;延津-颍阴之战,是为反击袁绍无端入侵,战后亦妥善安置俘虏与流民。甚至……可请随军书记、乃至敌方降卒,记述其亲眼所见之我军纪律,不扰民,不滥杀。以此实证,公之于众,则‘擅兴’、‘荼毒’之诬,不攻自破。”
她此言一出,厅内顿时一静。这思路极为新颖,跳出了单纯辩驳的框架,转而以详实的记录和第三方视角来构建叙事,争夺话语权。
蔡琰眸光大亮,忍不住击节赞叹:“妙啊!以事实对谎言,以细节对空泛!甄妹妹此议,实为高明!文渊阁可立即着手搜集整理相关文书、战报及当事人记述!”
徐元亦是抚掌:“此法甚好!不仅可破曹操污蔑,更可为我渤海军正名,彰显我军乃仁义之师、威武之师!于内可凝聚人心,于外可争取士林百姓之理解!”
张圣看着甄宓,眼中欣赏之色愈浓。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少女,竟有如此缜密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这已不仅仅是才女的诗文之才,而是具备了参与政略谋划的潜质。
“宓小姐此策,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张圣毫不吝啬地赞扬,“便依此议!文表,此事由你总领,文渊阁全力配合,尽快将《渤海战纪》初稿编撰出来!不仅要写,还要让人相信,要写得生动,写得感人!”他目光炯炯,“我们要让天下人知道,我渤海的刀锋,只为守护而亮!”
“诺!”徐元与蔡琰齐声应下,皆是精神振奋。
甄宓见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唇角微微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随即又恢复沉静,柔顺地坐了回去,仿佛刚才那个提出惊人策略的并非自己。
议事结束后,众人各自领命而去。张圣特意留下了甄宓。
“宓小姐今日之见,令圣茅塞顿开。”张圣看着她,语气真诚,“想不到小姐深居闺阁,竟有如此见识。”
甄宓微微垂首:“将军过誉了。妾身不过是平日喜读史书,偶有所得。乱世之中,笔与剑,有时同等重要。将军执天下之利剑,妾身……或可略尽绵薄,助将军磨砺笔墨之锋。”
她这话说得含蓄,却清晰地表达了愿意在文宣、谋略方面提供助力的意愿。张圣深深看了她一眼,此女之心智眼光,绝非池中之物。她主动展现这方面的价值,其意何在?是真心想助她姐姐和兄长稳固地位?还是有其个人的考量?
“小姐大才,圣必不相负。”张圣郑重道,“日后若有建言,尽可直言。”
“谢将军信任。”甄宓福了一礼,姿态优雅。
离开议事厅,甄宓走在回西苑的路上,寒风拂面,她却感觉心头一片火热。今日之举,是一次大胆的试探,也是一次价值的展现。结果,比她预想的还要好。张圣的欣赏与重视,毫不掩饰。她轻轻握了握袖中的手,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朦胧的期待。
消息很快传遍府内。
甄姜听闻妹妹在议事厅上大放异彩,得到夫君和徐先生、蔡姐姐的一致称赞,欢喜之余,心中却莫名地生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妹妹如此优秀,她自是骄傲,可夫君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欣赏……让她隐隐有些不安。
赵雨则是在校场上听得此事,愣了片刻,随即更加用力地挥舞长枪,嘴里嘀咕:“出主意谁不会……有本事真刀真枪打一场……”可她心里明白,那种在众多谋士面前侃侃而谈、提出被众人采纳的计策,是她做不到的。这种认知让她有些烦躁。
蔡琰对甄宓的欣赏则更为纯粹些,她开始真正将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女视为可以平等交流、甚至在某些方面值得学习的同道。只是,她也敏锐地察觉到,甄宓的出现,似乎让将军身边原本就微妙的关系,增添了新的变数。
张圣独自在书房,回味着甄宓今日的表现。美貌与才华并存,且懂得审时度势,展现价值。这样的女子,如同一本引人入胜却又难以轻易读透的书。她主动靠近,是福是祸?但无论如何,她的才能,对目前的渤海而言,确实是一大助力。
他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积存的白雪。内帏之中,因甄宓这番惊艳的亮相,原本甄姜、蔡琰、赵雨之间的平衡,似乎被注入了新的、更具冲击力的变量。而外部的风雨,也因这《渤海战纪》的谋划,即将迎来一场新的、不见硝烟的交锋。
这个年关,注定不会平静了。张圣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目光变得愈发深邃锐利。无论是内部的暗流,还是外部的巨浪,他都必须稳稳驾驭。而这突然绽放惊人光芒的“洛神”,是会成为他乘风破浪的助力,还是潜伏的暗礁,仍需时间观察。但他已有预感,这个女子,在他未来的霸业图景中,恐怕不会仅仅是一个美丽的点缀。
喜欢三国渔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渔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