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三年的夏日,海风裹挟着湿热的咸腥气,吹拂着漳河船政司忙碌的码头。距离那场焚毁敌巢的海上烈火已过去月余,但空气中似乎仍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硝烟味。
“破浪号”静静停泊在深水区,船体上那狰狞的破洞已被崭新的木材与加固的钢板覆盖,如同伤愈的巨兽,蛰伏待机。周瑜站在舰桥上,手中拿着一封来自许昌的密旨和一份格物院加急送来的文书。密旨中,陛下对他前番作战果敢决断大加褒奖,擢升其为海军都督(正职),总领华朝海军一切事务,并严令其务必查清“海龙王”根底。而那份格物院文书,则让他眉头深锁。
文书是诸葛亮亲笔所书,内容是关于对缴获的未知文字和物品的初步分析结果。
“……经院内通晓番文之匠人反复比对推敲,此文字非倭、非韩,亦非南洋诸国常见文字,其形制古朴,笔画扭曲,似与古籍所载之‘扶余’、‘挹娄’等东北古老部落遗文有部分相似之处,然亦不尽相同,疑是某个与世隔绝、或源自更北方海域之族群所用……其所绘船舶式样,亦与中原、江东乃至倭船大异,船首多有怪异雕像,似鸟似兽……据此推断,此‘海龙王’势力,恐非东南固有之海寇,其来历颇为蹊跷,或与极北苦寒之地、或海外未知之大岛有关。公瑾巡航,需倍加谨慎,若遇其主力,不可浪战,当以探查为上……”
“扶余?挹娄?极北之地?海外大岛?”周瑜放下文书,望向北方那水天一线的迷茫之处,心中疑云更甚。若真如诸葛亮所推测,这“海龙王”的来历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和麻烦。一个拥有独特文字、造船技术和仿制火器能力,却又似乎与主流文明隔绝的势力,其威胁程度,远超普通的海上割据力量。
“都督,两艘‘启明级’已检修完毕,补给充足。‘威海级’首舰‘定远号’的龙骨铺设也已过半,马尚书说,最快明年春夏之交可下水试航。”黄叙前来禀报,经过战火洗礼的他,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周瑜收回目光,沉声道:“传令各舰,休整三日,补充淡水和果蔬。三日后,‘破浪号’与两艘‘启明级’再次出航,此次巡航,目标向北,沿三韩外侧海域,巡视辽东、乃至更北之海岸线。我们要主动去找找这位‘海龙王’的踪迹!”
“向北?”黄叙有些意外。
“对,向北。”周瑜眼神锐利,“既然格物院推测其可能与北方有关,我们便去亲眼看看。顺便,也探一探辽东公孙度的虚实。”他心中还有一个考量,向北巡航,可以暂时避开东南海域可能存在的、更加严密的监视和报复,出其不意。
就在周瑜准备再次扬帆北探之时,新任青州刺史寒生,已在北海郡府衙正式开府理事。他上任后的第一把火,便烧向了盘踞地方、与吕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其他豪强,以及那些在《考成法》下原形毕露的庸官贪吏。
凭借陛下赋予的权柄和巡查使团时期积累的威信,寒生以《考成法》为尺,以吕氏案为鉴,雷厉风行地推行着新政。清丈田亩、整顿税赋、兴修水利、广设蒙学……每一项政令的推行,都伴随着旧有利益格局的打破和既得利益者的哀嚎。阻力依然巨大,暗中的冷箭与诋毁从未停止,但寒生心如铁石,手段更是愈发老练。他深知,唯有将青州彻底打造成新政的坚固堡垒,才能杜绝类似吕氏的祸患再生。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一日,寒生正在审理一宗关于地方豪强侵占河道、阻碍水利修建的案子,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辽东公孙度,竟突然派兵南下,以“巡边”为名,越境占据了原本属于青州东莱郡管辖的、位于渤海海峡中的几个重要岛屿!并在岛上修筑工事,派驻军队!
“公孙度?他怎敢如此!”寒生拍案而起,脸上满是怒色。辽东公孙度名义上臣服华朝,但地处偏远,向来拥兵自重,对朝廷政令阳奉阴违。如今竟敢公然侵占华朝疆土!
“消息可确实?”寒生厉声问道。
“千真万确!东莱郡守已派人数次交涉,皆被对方以‘防遏海寇,保境安民’为由搪塞回来,态度极其强硬!郡守不敢擅专,特命小人八百里加急,报与刺史大人!”
寒生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些岛屿虽小,但地理位置极其关键,控扼渤海出入咽喉,若被公孙度长期占据,不仅威胁青州沿海安全,更将对华朝未来经略海洋构成巨大障碍!而且,此事发生在“海龙王”势力活跃、海军北上巡航的敏感时期,是巧合,还是别有隐情?
他不敢怠慢,立刻写下紧急奏章,将辽东公孙度侵占岛屿之事详细禀明,并建议朝廷立即采取强硬态度,责令其退兵,同时请求授权青州驻军做好应对冲突的准备。
奏章刚刚送出,又一名靖安司暗探带来了一个更让寒生心悸的消息——据在辽东的暗桩回报,近几个月来,发现有身份不明、装束异于中原亦非胡人的船只,在辽东某些偏僻港口秘密出入,与公孙度的部下有所接触!因其戒备森严,无法靠近,无法确定具体交谈内容,但那些船只的式样……暗桩凭借记忆粗略绘制,竟与周瑜都督描述的、“海龙王”麾下那种狭长快船有几分相似!
“公孙度……‘海龙王’……”寒生看着那粗糙的草图,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若公孙度真的与那神秘危险的“海龙王”有所勾结,那占据岛屿就绝非简单的边境摩擦,而可能是一个巨大阴谋的开始!
他立刻再次提笔,将这条至关重要的线索,以最高密级,再次发往许昌。
海上的迷雾尚未散去,陆地的烽烟又起。北方的公孙度与神秘的“海龙王”,如同两条若即若离的毒蛇,在这泰安三年的盛夏,同时向刚刚稳固下来的华朝,露出了狰狞的獠牙。帝国的东南与东北,几乎同时拉响了警报。
许昌皇城,御书房内的灯火,注定又要彻夜长明。张圣看着案头几乎同时送达的青州急报与海军北巡计划,手指在地图上辽东与那片未知北方海域之间重重划过,眼中寒芒大盛。
“看来,有人是觉得朕的刀,不够快啊。”
喜欢三国渔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渔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