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今乌兰巴托),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夏宫金顶在高原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宫内气氛却凝重如铁。清廷理藩院大臣奎焕带来的皇帝口谕,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蒙古王公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活佛,朝廷这是要逼我们表态啊!”一位亲俄的喀尔喀亲王急切地说道,“俄国人兵强马壮,哥萨克骑兵天下无敌,我们若是得罪了他们,只怕……”
“是啊,活佛,”另一位王公附和道,“朝廷远在京师,如今自身难保,北疆战事吃紧,能否挡住俄军尚在两可之间。此时若是站错了队,将来俄国人怪罪下来,我等如何承受?”
但也有忠于清廷的王公反驳:“尔等此言差矣!我蒙古各部受大清皇帝册封已二百余年,世代受其恩典,岂能因强敌压境便生二心?况且皇上已然明示,若能助朝廷击退俄寇,封赏极其丰厚!那俄国人狼子野心,今日索要草场,明日便要奴役我部众,与之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可是朝廷的新式火器确实犀利,野狐岭那边不是暂时顶住了吗?”
“顶住一时而已!俄军势大,久守必失!”
争论之声在宫殿内回荡,哲布尊丹巴闭目捻着佛珠,脸上看不出喜怒。他心中同样天人交战。一边是积威二百余年、如今似乎正在重新焕发生机的大清,一边是咄咄逼人、武力强盛的沙俄。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最终,他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众王公,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大清皇帝乃我等共主,受命于天,岂可轻背?然则,俄人势大,亦不可不防。”
他做出了一个看似中庸,实则偏向清廷的决定:“传令各部,严守中立,不得向俄军提供一兵一卒、一粮一草!同时,开放部分商路,准许朝廷商队(实为补给队)通行,价格……可按市价略高一些。”
这既没有公然反抗俄国,也实质性地帮助了清廷,尤其是开放商路,等于默许了清军的后勤补给线借道蒙古。更重要的是,他为自己和各部留下了转圜的余地。
消息传回北京,溥仪微微颔首。哲布尊丹巴的滑头在他的预料之中,但只要蒙古人不倒向俄国,就是胜利!北疆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
然而,关外的警报却骤然升级!
聂宪藩从奉天发来紧急密电:日军以“护侨”为名,突然向关东州增兵两个大队(约两千人),并且其驻朝鲜的部队也有异动!更令人不安的是,蛰伏在吉林的张作霖残部,近期频繁与日军接触,领取了大量日制军火,其麾下骑兵有向南运动的迹象!
“日本人终于要亲自下场了吗?”溥仪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日军动向,眼神冰冷。他早就料到日本不会坐视清廷平定关外、稳固北方。北疆战事正酣,正是他们趁火打劫的最好时机!
“命令聂宪藩、吴佩孚,严密监视日军及张逆残部动向,加强辽南、辽东沿海防务!没有朕的旨意,绝不可先行挑衅,但若日军或张逆敢率先攻击,则给朕狠狠地打!”
“命令北洋水师(残存力量)……不,立刻以朝廷名义,向英、德等国询价,采购新式巡洋舰和鱼雷艇!同时,在旅顺、大连等地,加快修建海岸炮台!”
海防!溥仪意识到,来自海上的威胁,可能比陆上更加致命!帝国那支在甲午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的水师,必须尽快重建,至少,要建立起有效的近海防御体系。
战争的阴云,从北疆蔓延到了辽东半岛。
而在西苑兵工厂,应对新威胁的科技研发也在加速。压缩空气项目组开始研究如何将“雷霆铳”的原理放大,制造一种可以部署在固定炮台、用于海岸防御的、发射更大威力弹丸的“雷霆炮”。
化学坊则集中力量,利用合成氨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虽然离成功还很远),尝试改进“轰天雷”的炸药配比,希望能制造出威力更大、更适合用于攻坚和反工事的爆炸物。
更让人意外的是,医药研究所在继续改进青霉素提纯工艺的同时,王太医等人根据临床使用中出现的过敏反应,开始尝试用提取物在动物身上进行“皮试”,以筛选出可能过敏的个体——这无疑是医学史上的一大进步,虽然还处于最原始的阶段。
帝国的科技树,在应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中,被迫向着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溥仪全力应对关外新威胁之时,野狐岭前线再次告急!俄军似乎得到了增援,攻势更加猛烈,守军弹药即将耗尽,第二道防线也岌岌可危!奎焕从库伦发来密报,称俄军指挥官已派人威胁哲布尊丹巴,若再不提供支持,将视蒙古为敌!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