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银元那清越的撞击声,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北京城的市井巷陌间荡开涟漪,其纯净的成色与精美的形制,迅速赢得了寻常百姓与诚信商家的信赖。然而,在这新币带来的些许清新气息之下,一股源自山西、混杂着铜臭与阴谋的腐浊暗流,正悄然漫过太行山,向着帝国的中枢渗透而来。
连日来,朝中李邦华等人对“复兴基金”和新政的攻讦虽被皇帝强行压下,但他们并未死心。反对新政的势力,如同受伤的野兽,暂时缩回巢穴舔舐伤口,目光却更加阴鸷地寻找着下一次扑咬的机会。他们深知,单凭朝堂上的口舌之争,已难以撼动圣意,必须借助外部更强大的力量。而这力量,便来自于那些因新政而利益受损的地方豪强,其中,以山西八大黄商为首的商帮,反应最为激烈。
京城,崇文门外,一处门庭并不显赫、内里却极为深邃奢华的私宅。此地并非某位朝臣的府邸,而是山西范家设在京城的一处秘密联络点。夜色深沉,宅内密室却灯火通明,檀香袅袅,掩盖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算计。
密室中,主位上坐着一位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如鹰隼的中年文士,乃是范家在京城的首席幕僚,姓胡。下首坐着几位神色阴郁的官员,其中赫然包括日前在朝堂上领头弹劾的李邦华,以及几位与晋商关系密切的科道言官。此外,还有两位来自江南绸缎商会的代表,面色同样凝重。
“胡先生,朝廷新铸这银元,看似便民,实则包藏祸心啊!”李邦华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此币一出,各地银炉、钱庄生意大受影响!更兼其由宝源局专铸,朝廷掌控金融之意图,昭然若揭!长此以往,民间银钱流转,岂不尽入朝廷彀中?”
一位江南代表也忧心忡忡地附和:“李大人所言极是。不仅如此,听闻那格物院以蒸汽之力织布,所谓‘官布’质优价廉,已开始冲击江南民间织户!若任其发展,我江南数十万织工衣食何依?漕运百万生灵之生计,岂不危如累卵?”
胡先生慢条斯理地品了一口香茗,眼皮微抬,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平缓却带着一丝寒意:“诸位大人、掌柜的忧虑,我家主人感同身受。陛下年轻气盛,锐意革新,然其所行诸政,无论是这银元、官布,还是那劳民伤财的格物院、皇庄农改,乃至那耗费无算的新军,无一不是在与民争利,动摇国本!”
他放下茶盏,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桌面:“蓟镇战事,便是关键。孙应元那支新军,若败,则陛下威望扫地,新政自然难以为继,届时诸位再在朝堂发声,必能拨乱反正。若其侥幸得胜……”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那也无妨。我家主人已联络关外,自有计较。眼下,我们需双管齐下。”
“哦?计将安出?”众人精神一振,纷纷前倾身体。
“其一,舆论。”胡先生沉声道,“需让天下人皆知,新政之弊!可遣人散播流言,言那银元虽好,然铸造耗费国帑,乃与民争利之证;言那官布冲击民生,致使江南织户失业,流离失所;言那格物院奇技淫巧,耗费无度,招致天怒,故有北疆之患;言那皇庄聚集流民,日久必生变乱!务必将‘新政’与‘祸国殃民’四字,牢牢绑在一起!”
李邦华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此事易尔!都察院、六科中,不乏心怀正义之士,自有文章可做。民间清议,亦可引导。”
“其二,实务。”胡先生继续道,声音压得更低,“银元方面,虽难仿造,但可暗中收购,囤积居奇,或在兑换时刻意压低其价,制造混乱,破坏其信誉。官布方面,江南诸位可联合抵制,拒收拒卖,亦可暗中破坏其原料供应。至于格物院和皇庄……”他脸上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听闻那西山钢铁厂,正在大兴土木?那蒸汽机,亦在矿场轰鸣?工地上人多眼杂,流民汇聚,若出些‘意外’,比如走水、塌方、或者……工匠骚乱,想必也是难免之事。”
一位官员有些犹豫:“这……破坏工坊,若是被东厂查知……”
胡先生冷笑一声:“何必我们亲自动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京畿之地,最不缺的便是亡命之徒与活不下去的流民。只要手脚干净,谁能查到我们头上?即便查到几个替死鬼,又能如何?”他目光扫过江南代表,“江南方面,亦可效仿,给那徐光启的皇庄,找些麻烦。”
江南代表互视一眼,咬牙点头。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胡先生身体前倾,声音几不可闻,“需密切关注蓟镇战局,尤其是……袁崇焕与孙应元的动向。若能设法让关宁军与新军生出龃龉,或让那孙应元孤军奋战……则大事可成。此事,我家主人自有渠道与关外沟通,诸位只需在朝中,适时进言,掣肘袁崇焕即可。”
一番密谋,条条毒计被商议妥当。利益的纽带将这些本不属于同一阵营的人紧紧捆绑在一起,为了维护旧有的格局和自身的特权,他们不惜煽风点火,甚至勾结外敌。
然而,他们并未察觉,在这私宅之外,深沉的夜色中,几道如同鬼魅般的身影,正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屋顶、墙角。东厂最精锐的番子,如同耐心的猎豹,早已将此处纳入监视之中。曹化淳秉承朱由检“盯紧他们”的旨意,已然布下了天罗地网。
密室内的密语,虽不能字字听清,但那些官员的进出、晋商代表的身份、以及隐约传来的“银元”、“官布”、“格物院”、“意外”等关键词,已足够拼凑出阴谋的轮廓。
当夜,一份加密的急报便被送入宫中,直达御前。
朱由检看着曹化淳呈上的密报,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有一层寒霜逐渐凝结。
“果然……他们还是忍不住,要跳出来了。”他冷哼一声,将密报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晋商……江南……还有朝中这些蠹虫……真是好大的胆子,好毒的计策!”
他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对曹化淳吩咐道:“继续盯着,证据要坐实!尤其是他们与关外勾连的证据!朕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等蓟镇战事一了,朕再跟他们,新账旧账一起算!”
晋商的阴影,如同瘟疫般在暗处扩散。新旧势力的斗争,已不再局限于朝堂的辩论,而是蔓延到了经济、舆论乃至阴谋破坏的各个层面。一场更为残酷、更为隐蔽的战争,已然拉开序幕。
(本章完)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