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笼罩着黑松岭南北对峙的两座大营。明军大营灯火通明,巡逻队往来穿梭,秩序井然,一股昂扬而内敛的战意弥漫在空气中。而后金大营,虽也篝火点点,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寂与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宁静。
皇太极的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皇太极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简陋地图前,背影在帐壁上投下巨大的、微微晃动的阴影。他维持这个姿势已经很久了,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白日里在众臣面前强撑的镇定与威严,此刻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深可见骨的疲惫与挣扎。
退兵。
这两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烫灼着他的心。自继承汗位以来,他东征西讨,统一女真,收服蒙古,屡挫明军,何曾受过如此憋屈?十万大军,意气风发破关而入,如今却被区区两三万明军新锐,凭借着火器之利和那该死的沉稳,牢牢钉死在这黑松岭下,进退维谷!
他脑海中反复回放着这半个月来的点点滴滴:炮兵阵地的瞬间覆灭,游骑袭扰的处处碰壁,粮道被断的焦灼,蒙古盟友闪烁的眼神,营中日益低迷的窃窃私语,还有那每日准时响起的、如同魔咒般的招降喊话……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他输了,在这场与朱由检的正面博弈中,他彻头彻尾地落入了下风。
“朱由检……”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声音嘶哑,带着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有愤怒,有忌惮,甚至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钦佩。这个年轻的明朝皇帝,与他所知的所有明朝皇帝都不同。他不守旧,不空谈,他打造的这支军队,他运用的这些战术,他掌控局面的能力,都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难道……太祖、太宗的基业,真的要断送在我的手上吗?”一股巨大的恐慌和不甘攫住了他。不!绝不能!大金可以暂时后退,但绝不能承认失败!
他猛地转身,眼中重新凝聚起狠厉与决绝。退,必须退!但如何退,却是一门学问。绝不能是溃退,那将是一场灾难。必须是有序的撤退,甚至要伪装出随时可能再次进攻的姿态,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全实力,震慑明军,稳住内部和蒙古诸部。
“来人!”皇太极沉声喝道。
帐外护卫应声而入。
“传多尔衮、范文程、宁完我速来见本汗!另外,请大贝勒代善也过来。”
“嗻!”
片刻之后,几人匆匆赶到。看到皇太极虽然疲惫但眼神锐利的样子,心中都是一凛,知道大汗已有了决断。
“不必多礼了。”皇太极直接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几个关键位置,“明军势大,火器难当,长期对峙于我军不利。本汗决意,明日拂晓前,大军分批后撤,经原路返回关外。”
尽管早有预料,但亲耳听到皇太极说出“后撤”二字,代善、多尔衮等人还是脸色一变。莽古尔泰不在,若他在,恐怕又要嚷嚷起来。
“大汗,明军若趁势追击……”代善忧心忡忡。
“所以不能让他们轻易追击!”皇太极打断他,目光炯炯,“多尔衮!”
“臣弟在!”年轻的多尔衮上前一步,眼神中闪烁着好战的光芒。
“本汗命你,统领两白旗精锐,并所有剩余骑兵,于明日卯时,向明军左翼发起一次决死冲锋!不计代价,务必撕开一道口子,做出我军欲与其决战的姿态!记住,你的任务是佯攻,是迷惑敌军,纠缠住他们至少一个时辰!为本汗主力后撤赢得时间!”
多尔衮心中一沉,知道这是个九死一生的任务,但他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道:“嗻!臣弟定不辱命!”
“范先生,宁先生。”
“臣在。”
“撤退路线、顺序,由你二人协助规划,务必隐秘、迅速!尤其是粮草辎重,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全部焚毁,一粒米也不能留给明军!”
“嗻!”
“派人秘密通知蒙古诸部台吉,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我军一同后撤。告诉他们,本汗在沈阳另有厚报,若谁敢迟疑甚至背叛……”皇太极眼中杀机一闪,“休怪本汗无情!”
“臣等明白!”
一道道命令迅速下达,后金这台战争机器,开始为了撤退而悄然运转起来,带着一种悲壮和不甘。
与此同时,明军御帐内,同样是灯火未熄。
朱由检并未安寝,他正在听取张文弼和陈于阶汇总的今日各方情报。
“陛下,今日敌军前沿哨卡活动明显减少,斥候回报,听到敌营后方有异常的车马调动声。”
“我军喊话队反映,今日敌营反应尤为沉默,甚至无人射箭驱赶。”
“格物院西山试验场传来密报,无烟火药小规模量产工艺取得突破,日产已可达十斤……”
“孙传庭部前锋已出山西,向大同方向运动……”
“杨国柱部报告,宣府当面之敌有收缩迹象……”
一条条信息汇聚到朱由检面前。他站在沙盘前,手指轻轻敲打着代表皇太极主力的那块区域,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
“要跑了吗?”他轻声自语。皇太极的困境,他心知肚明。这几日的心理战和战略挤压,就是为了逼他做出这个决定。
“陛下,是否要连夜准备,以防敌军狗急跳墙,发动夜袭?”孙应元询问道。
“夜袭?他不会。”朱由检摇了摇头,“皇太极是枭雄,懂得审时度势。他知道夜袭对我军严阵以待的火器阵型效果不大,反而可能造成更大混乱,不利于他撤退。他若动,必是伴攻掩护,主力后撤。”
他目光扫过帐内众将,声音沉稳而有力:“传令各营,今夜人不解甲,马不卸鞍,斥候向外再放出十里!炮兵阵地前移,标定敌军可能发起冲击的区域!”
“李镇华,参谋司立刻拟定敌军撤退可能路线及我军追击预案!”
“告诉将士们,养精蓄锐!如果朕所料不差,明日……便是见证这一个月僵持最终成果的时刻!我们要的,不是击退,而是尽可能多的,将这群践踏我河山的豺狼,留在关内!”
“臣等遵旨!”众将轰然应诺,眼中燃烧着战意。他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
朱由检走出御帐,深吸一口清冷的夜气,仰望星空。北辰在夜空闪烁,指引着方向。
“皇太极,你想体面地退走?朕,偏要让你留下点深刻的纪念。这决战前夜,注定无人安眠。”
南北两座大营,无数的目光穿透黑暗,望向对方。一方图谋撤退,一方蓄势待发。黎明到来之时,这片被战火灼伤的土地,必将迎来更加惨烈和决定性的碰撞。
(本章完)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