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的风,裹挟着青草与牲畜的气息,吹过已然焕然一新的归化城(呼和浩特)。曾经作为大明与蒙古交锋前哨的边陲重镇,如今城墙坚固,城内商铺林立,人声鼎沸。尤其是那座规模宏大的“官营互市”,更是日日喧嚣,成为连接草原与中原的黄金纽带。
时值夏末秋初,正是羊毛最丰美的季节。互市内,人头攒动,喧嚣震天。成捆的、还带着草原阳光和青草味的羊毛被蒙古牧民从勒勒车上卸下,堆砌如山。穿着统一号褂的皇家商号管事们,手持精密的秤具,高声报着价格,声音洪亮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上等细绒,收购价每担再加银半钱!”
“合格粗毛,价格不变,现银结算,绝不拖欠!”
操着各种口音的蒙古牧民,黝黑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甚至贪婪的笑容。他们用这些以往几乎毫无用处的羊毛,换回了一匹匹色彩鲜艳的江南棉布、一筐筐砖茶、一口口铮亮的铁锅,以及那最让人心安的白花花的银元,或是信用日益稳固、便于携带的大明银元券。
“台吉(贵族称号),这大明给的价,一年比一年高!咱们部落今年光卖羊毛,就能换回过去三倍的茶和布!孩子们冬天不用受冻了!”一个老牧民对着一位衣着华贵的蒙古贵族激动地说道。
那位被称为台吉的,是科尔沁部的一位实权人物,名叫巴特尔。他抚摸着刚刚换来的一匹光滑如水的苏杭绸缎,目光却越过喧闹的市场,望向南方,眼神复杂。他看到了部落日益富足,但也看到了部落的生计,已经与南面那个庞大的帝国牢牢绑定在了一起。大明的茶、盐、布、铁,乃至那些淘汰下来的、却依旧精良的燧发枪,都成了草原上不可或缺的东西。拒绝大明?那意味着退回贫瘠与争斗的过去。
“是啊,日子是好过了。”巴特尔台吉叹了口气,声音低沉,“可这脖子上的套马杆,也攥得越来越紧了。”
他的担忧,代表了漠南蒙古许多上层贵族共同的心绪。在享受大明带来的经济红利的同时,一种无形的、关于未来自主权的恐惧也在悄然滋长。
数日后,这支复杂的心绪,被带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城。
紫禁城,皇极殿。今日的朝会,气氛与往日商议军政大事的肃杀截然不同。殿内张灯结彩,洋溢着一种盛大节日般的喜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仪仗森严。
而在丹陛之下,站立着一群服饰各异、相貌雄健的客人。他们身着蒙古袍服,头戴貂皮帽,腰间佩着华丽的弯刀(入殿前已依礼解除),正是以科尔沁部首领奥巴为首的漠南蒙古各部王公台吉组成的朝觐团。他们的人数之多,规格之高,为近数十年来所罕见。
“臣,科尔沁部奥巴,率漠南蒙古各部王公台吉,叩见大明大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通译的引导下,奥巴洪亮的声音在宏伟的大殿中回荡。他率先跪下行礼,身后数十位蒙古贵族齐刷刷跪倒一片,动作虽不如明臣那般整齐划一,却带着草原特有的豪迈与恭敬。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朱由检,今日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翼善冠,面容平和,不怒自威。他微微抬手,声音温和却带着穿透力:“众位卿家,平身。”
“谢陛下!”
众人起身,垂手恭立。奥巴上前一步,双手捧着一份以蒙汉两种文字书写的、装饰华美的奏表,由宦官接过,呈递御前。
“陛下,”奥巴声音恳切,“自陛下登基以来,推行仁政,泽被草原。开放互市,使我部族得享茶叶布匹之利;高价收购羊毛,使我牧民生计得以宽裕;更遣高僧大德传播佛法,派儒生教授文字,恩同再造。我漠南蒙古各部,深感陛下天恩,愿永世归附大明,为大皇帝陛下守牧北疆,屏卫华夏!此乃我各部联名上所之归附表文,并献上骏马千匹,牛羊万头,皮革药材无数,聊表忠心!”
这份归附表文,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臣服,更是以一种近乎法理的形式,确认了漠南蒙古各部与大明的全新关系。这是朱由检自继位以来,力排众议,坚持推行“以蒙古制建州,经济文化双管齐下”长期消化策略的巅峰成果。通过羊毛贸易进行经济捆绑,通过文化交流进行潜移默化,通过扶持亲明部落打击敌对势力,一步步将曾经桀骜不驯的草原雄鹰,驯化成了围绕大明帝国翱翔的忠诚猎鹰。
朱由检仔细览毕表文,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这笑容,不仅是因为北方边患的极大缓解,更是因为他亲手绘制的战略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好!甚好!”朱由检站起身,声音洪亮,带着帝王的雍容与气度,“漠南蒙古各部,顺天应人,归附王化,此乃苍生之福,亦是尔等之明智抉择!朕心甚慰!”
他环视殿下的蒙古王公,朗声道:“自即日起,朕重申‘满蒙一家’之宗旨!尔等既诚心归附,便为朕之臣子,大明之藩屏!朕准尔等自治其部,沿袭旧俗,然外交、军事大权,须听从中央调遣!朕将遣流官驻尔等处,协理政务,沟通往来,永结盟好!”
“臣等谨遵陛下圣谕!定为陛下守好北疆,万死不辞!”奥巴等人再次跪倒,声音激动。自治其部,保留了他们的基本权力和传统,而外交军事听从中央,则意味着大明成为了他们唯一的、也是最高的宗主。这是一种基于现实利益的妥协与融合。
当夜,紫禁城内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灯火通明,丝竹悦耳。蒙古王公们被大明宫廷的奢华、礼仪的繁琐、菜肴的精美所震撼。他们笨拙地使用着精美的瓷器餐具,对那琉璃盏(玻璃杯)中美酒的光泽啧啧称奇,甚至对大殿角落那几盏实验性的、发出稳定而明亮光芒的电灯(由格物院提供,以化学电池供电)感到了近乎神灵般的敬畏。
奥巴私下对巴特尔台吉低语:“看到了吗?大明……早已不是我们父辈口中的那个大明了。他们的强大,不仅在刀枪,更在这些……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上。”
巴特尔默默点头,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和不甘,也在这璀璨的灯火与莫测的科技面前,消散了大半。归附,或许是草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最好的出路。
宴会结束后,朱由检在乾清宫单独召见了内阁几位重臣。
“陛下,漠南蒙古归附,北疆可保数十年太平矣!此乃不世之功!”首辅周延儒由衷赞道。
朱由检却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北疆之患,根除矣。然,居安思危,不可懈怠。蒙古诸部,今日因利而来,他日亦可能因利而往。经济捆绑、文化渗透、军事威慑,此三者,缺一不可,需长期坚持。”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辽阔的漠北和更遥远的西北:“漠南虽定,然漠北喀尔喀三部,以及西边的卫拉特(准噶尔),其心难测。辽东虽平,然北方更有罗刹人(沙俄)步步东侵,其志不小。”
他转过身,看着他的臣子们:“朕之所以对蒙古行怀柔、羁縻之策,非仅为一隅之安宁。更是要以此地为根基,积蓄力量,稳固后方,方能全力应对海上之挑战,经略那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此乃‘以内促外’之根本!”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传朕旨意,对漠南蒙古各部,赏赐务必丰厚,承诺务必兑现。驻蒙官员,需精心挑选,既要通晓边务,亦要秉持公正,宣谕王化。讲武堂,可酌情招收部分蒙古贵族子弟入学。内帑银行,考虑在归化城等地设立分号,进一步深化金融联系。”
“臣等领旨!”
帝国的北疆,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与动荡后,终于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新时期。这来之不易的安定,如同为即将扬帆远航的帝国巨舰,卸下了一个沉重的船锚,让它能够更加轻盈、更加无畏地,驶向那波涛汹涌的全球争霸场。朱由检知道,陆权的巩固,已然为海权的扩张,铺平了最关键的一块基石。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