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决的前夜,文明站在了悬崖边上。宣传的喧嚣掩盖不了内心的恐惧,希望的许诺包裹着绝望的核。一场疑似破坏行动,让选择的天平发生了致命的倾斜。明天,数百亿人将用选票,决定自己是拥抱一个陌生的数字未来,还是坚守风雨飘摇的人性家园。空气里弥漫着命运揭晓前的、令人窒息的紧张。
全民公决日,终于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混合着希望、恐惧、愤怒和茫然的气氛中降临。这不再是一场普通的政治投票,而是一场决定物种存续形式的终极审判。整个联邦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日常活动陷入停滞,街道上空无一人,唯有全息投票站的入口在寂静中闪烁着冷峻的光芒。数以百亿计的公民,怀揣着各自被宣传战深刻影响、或被现实困境所逼迫的复杂心情,走向投票终端,在“是”与“否”之间,投下沉重的一票。他们的选择,将决定人类是迈向一个未知的数字彼岸,还是坚守在已知的、却可能注定毁灭的物理家园。
投票过程在一种诡异的寂静中进行。没有往常选举日的喧嚣和拉票,只有人们沉默地排队,脸上写满了难以言表的凝重。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因选择不同而产生的裂痕,在这一刻化为无言的隔阂。投票界面异常简洁,只有那个关乎命运的议题和两个触目惊心的选项。许多人手指颤抖,在虚拟按钮前久久徘徊,这一个简单的点击,其重量远超生命本身。
在联邦选举委员会的总部,巨大的全息屏幕上,代表着赞成与反对的两个光柱,随着来自各个星球的选票实时汇入,以极其缓慢、几乎并驾齐驱的速度艰难攀升。双方的差距微乎其微,往往只相差零点几个百分点,交替领先。这种胶着状态,淋漓尽致地反映了社会民意的深度撕裂。每一秒的等待,都像是在煎熬着整个文明的神经。
伊莉娜·索恩在军方指挥中心,面无表情地盯着屏幕,她的镇定下是紧绷的意志,她不允许失败。莎拉·基恩和“守护者”核心成员则隐匿在秘密据点,通过加密信道关注着票数,每一次反对票的微弱领先都带来短暂的希望,随即又被反超的焦虑所取代。埃隆·维斯塔将自己锁在实验室,没有观看直播,他无法面对自己亲手开启的这一切迎来终极判决的时刻。
经过长达数十小时的统计,当最后一票(来自一个偏远的深空探测站)被计入系统后,最终结果终于定格在全息屏幕上:
赞成启动“镜影工程”: 50.7%
反对启动“镜影工程”: 49.3%
极其微弱的优势,仅仅1.4个百分点的差别。
结果公布的那一刻,联邦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精神原子弹。
在那些支持“镜影工程”的城市和社区,爆发出了劫后余生般的、却又带着一丝虚脱的欢呼。人们相拥而泣,庆祝文明获得了“新生”的机会,尽管这新生的形态充满了未知。伊莉娜·索恩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却又更加冷峻的神情,她立刻下令,启动预设的紧急状态预案。
然而,在占据几乎一半人口的反对者中,反应则是截然不同的地狱景象。巨大的失望、愤怒和彻底的绝望瞬间爆发。许多城市爆发了激烈的街头抗议,人们高呼“作弊!”“背叛人性!”,与前来维持秩序的防暴警察发生冲突。哭声、怒吼声、警笛声和能量盾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文明的内战似乎一触即发。
更重要的是,这微弱优势的胜利,并非共识的达成,而是撕裂的公开化。它意味着,接近一半的人口,将被一个他们极度恐惧和反对的未来所绑架。
几乎在结果公布的同一时间,以伊莉娜·索恩为核心的“镜影工程”执行委员会宣布联邦进入最高紧急状态。议会权力被暂时搁置,军管措施在主要星球实施,舆论受到更严格的管制。官方声明强调,公决结果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必须得到尊重和执行,“镜影工程”将全面加速,强制上传程序的筹备工作立即开始。
所谓的“筹备”,包括但不限于:
人口登记与分类:建立全民生物信息与意识图谱数据库,为大规模上传做准备。
上传中心建设:在各个主要人口中心,建立大型上传设施,其外观如同未来主义的殿堂,内部却散发着令人不安的冰冷气息。
资源配给与动员:进一步集中资源用于工程,并对关键部门人员实施军事化管理,确保绝对服从。
这套冷酷高效的机器开始运转,试图用铁腕将公决结果变为不可逆转的现实。
面对这泰山压顶般的态势,莎拉·基恩和“守护者”组织在结果公布后仅数小时,便通过所有可用的秘密渠道,向全联邦发表了那份着名的《抵抗宣言》。
宣言措辞激烈而悲壮,明确指出这次公决是在信息不透明、资源不公和恐慌情绪裹挟下的非正义结果,不具备道德合法性。宣言指控“进化派”正在利用微弱的票数优势,实施一场违背数亿人意愿的、针对人类灵魂的暴政。
《抵抗宣言》庄严宣布:
不承认公决结果及据此产生的任何强制上传法令。
“守护者”组织及其支持者,将行使天赋的抵抗权,采用一切非暴力及必要的手段,阻止“镜影工程”的强制实施。
呼吁所有坚信人性价值的人们,加入抵抗运动,为保卫人类的精神家园而战。
这份宣言,如同一面战旗,插在了已然分裂的文明废墟之上。它正式宣告了公民不服从运动的开始,将对抗从舆论场推向了现实行动层面。
公决结束了,但它没有带来和解,而是留下了一道深可见骨、无法愈合的伤口。社会没有像伊莉娜·索恩期望的那样,在“既成事实”面前屈服,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对立。支持“镜影”的一方,在官方宣传下,视抵抗者为阻碍文明存续的“叛徒”;而反对者则视对方为出卖灵魂的“懦夫”和“帮凶”。
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结构,都沿着这条选票划出的裂痕,彻底崩解。信任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猜忌、仇恨和即将到来的残酷对抗。
埃隆·维斯塔在得知结果和后续发展后,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他看到的不是胜利,而是一个文明在恐惧驱动下做出的、可能导致精神自杀的集体癫狂。他意识到,自己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已经再也无法关上。悲剧,才刚刚拉开序幕。
全民公决,这本应是民主制度的巅峰时刻,却成了将文明推向内战边缘的导火索。
全民公决那微弱优势的结果,如同一纸单方面签署的投降书,试图将接近半数的联邦公民强行拖入他们视为地狱的数字未来。然而,这纸文书非但未能带来服从,反而点燃了规模空前的抵抗火焰。伊莉娜·索恩及其“进化派”期待的“既成事实”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流血,却同样能撼动文明根基的战争——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并非刀剑,而是沉默的意志和拒绝合作的决心。
抵抗的讯号,首先从最基层、最个人化的层面发出。在官方设定的“全民意识信息登记”启动日,预想中排起长龙的景象并未出现。相反,无数家庭紧闭门窗,个人通讯终端保持静默,对政府的登记通知置若罔闻。
劳动者的停工:工厂的流水线停止了轰鸣,矿场的机械臂僵在半空,农田的自动化收割机无人操作。并非罢工号召有多大的组织力,而是无数工人个体,出于对未来的恐惧和对强制上船的抵制,自发地选择了留在家里。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宣告:我们拒绝为一座旨在消灭我们的“方舟”添砖加瓦。
公务员的消极怠工:基层行政机构陷入半瘫痪。负责登记工作的公务员,许多本身就是“肉身主义者”,他们或称病请假,或对工作敷衍了事,甚至暗中提醒邻里躲避登记。维持社会运转的齿轮,因内部的抵抗而生锈、卡顿。
知识界的沉默抗议:学校停课,大学教授拒绝讲授与“镜影工程”相关的课程,反而向学生传播“守护者”的思想。科研机构的研究进度大幅放缓,科学家们以各种理由拖延与“方舟”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模拟工作。
社区的自我组织:在“守护者”地下网络的协调下,许多社区形成了互助联盟,共享食物和信息,帮助成员躲避官方的登记人员,形成了事实上的“自治飞地”。
这场抵抗运动没有统一的指挥部,却有着高度一致的共识;没有激烈的暴力冲突,却有着坚如磐石的沉默。数百万人,乃至上亿人,用他们的“不作为”,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却难以逾越的意志长城。
喜欢家族之星际指挥官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家族之星际指挥官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