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多的时候,无论她如何集中精神,能量都毫无反应,或者以无法控制的方式逸散。“时灵时不灵”是常态。
而且,每一次成功的引导或尝试,即使效果微弱,都会给她带来显着的精神疲惫。她会显得萎靡不振,需要长时间的安静休息才能恢复。这表明,这种能力的运用需要消耗巨大的心神,并非可以随意使用的“超能力”。
尽管如此,“镜湖计划”依然收集到了大量前所未有、价值连城的数据:
神经科学家发现,星萤的脑波活动模式与人类有显着差异。尤其是在她尝试引导能量时,会出现一种从未被记录过的、高度同步化的“伽马超频”波段,其协调性和强度远超人类冥想大师所能达到的极限,仿佛整个大脑的不同区域在以一个统一的意志高效运作。
生物能量场专家终于捕捉到了确凿的证据!扫描仪记录下了一种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背景能量场,始终环绕着星萤。这种能量场的属性无法用已知的电磁力、引力等任何一种基本力来解释。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温和性与高渗透性,仿佛能与生命和物质产生深层次的共鸣。在李琟博士看来,这能量流虽然温和,却如同深海,表面平静,内里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巨大潜能。
这些发现,每一次数据突破,都让研究团队感到无比的震惊与兴奋。他们意识到,他们接触到的,可能不仅仅是某个外星种族的个体,更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生命形态范例,甚至是一个未知物理领域的入口。
星萤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最初“可能的盟友”或“潜在威胁”的简单二元论。她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一个理解宇宙更深层次奥秘的活体钥匙。
李琟博士看着分析终端上那些不断刷新认知的数据流,心中更加确信:王晨星的抉择是正确的。任何粗暴的对待方式,都可能永久毁掉这无价之宝。只有通过这种耐心、尊重的“镜湖”式探索,才有可能真正触及真相,并最终将这份理解,转化为人类文明生存下去的宝贵资本。
“镜湖计划”如同一艘小心翼翼驶向未知深潭的小舟,船桨划开平静的水面,激起细微的涟漪。水下的光芒隐约可见,深邃而诱人,预示着在那平静之下,可能隐藏着一个超越想象的世界。
“镜湖计划”的隔离舱,尽管被设计得如同一个宁静的避风港,但依然无法完全隔绝外界渗透而来的无形压力。这种压力并非来自仪器或研究本身,而是源于那些无处不在的监控。
安全主管卡特上校严格执行着王晨星的命令,他的人没有进入内层实验室,但在实验室外围、通风管道、甚至能量供应线路中,都布设了最先进的传感探头和监听设备。这些设备如同无数只冰冷的电子眼,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记录着室内的一切——空气的流动、能量的细微波动、乃至星萤和李琟博士之间最轻微的对话语调变化。
李琟博士和她的团队深知这一点,他们尽量保持专业和镇定,但言行中不免多了一丝刻意的小心翼翼。星萤虽然无法具体指出摄像头的位置,但她那异常敏锐的感知力,让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隐藏在墙壁和天花板后面的、持续不断的审视目光。这种被时刻监视的感觉,像一层看不见的薄膜包裹着她,让她无法真正放松。在进行需要高度专注的冥想或能量引导尝试时,这种潜在的紧张感就像背景噪音一样干扰着她,使得研究进程屡屡受挫,数据曲线时常出现不应有的波动和杂讯。
王晨星通过李琟博士的定期汇报,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由过度监控造成的隐性障碍。他理解卡特的职责所在,但也明白,对于星萤这样依赖情感和安全感的存在,绝对的“安全”有时反而会扼杀关键的进展。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定期、独自、以非官方的身份探访“镜湖”实验室。
他没有预先通知,没有携带随从,每次只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悄然出现在实验室门口。他脱下象征权威的指挥官外套,只穿着简单的便装,神情平和,仿佛只是一位前来探望的朋友。
他的到来,起初让李琟博士团队有些紧张,但王晨星用眼神和手势示意他们继续工作,不必拘礼。他会径直走向星萤,在她旁边的软垫上自然地坐下,而不是居高临下地站着。
这些探访,完全避开了任何与“镜湖计划”直接相关的研究话题。王晨星刻意将对话维持在一种轻松、日常的频率上。
他会像聊家常一样,询问星萤最近的睡眠如何,喜欢吃什么口味的营养膏,对学习终端里哪些地球知识最感兴趣。他会跟她讲述舰队最近遇到的一些趣事——比如生态农场里某种外星植物开出了奇怪的花,或者某个工程师在维修时闹出的笑话。他甚至会分享一些自己关于地球的私人记忆碎片:童年时祖父家院子里夏夜的星空,军校毕业时与战友的誓言,地球上四季分明的美景,那些早已消失的城市的喧嚣与烟火气……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语调平缓,没有任何说教或刺探的意味。这些话语,对于失去所有过往记忆的星萤来说,如同在荒漠中滴下的甘泉。她静静地听着,眼神专注,时而露出好奇的神色,时而又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类似于乡愁的迷茫。
在这些时刻,实验室里那种无形的监控压力仿佛消失了。星萤的注意力完全被王晨星的话语所吸引,她紧绷的肩颈会不知不觉地放松下来,呼吸变得深长而均匀。对王晨星而言,这些交谈也是一种难得的放松,让他暂时卸下统帅的重担,回归到一个更纯粹的、与人交流的状态。
这些看似平常的交流,其治愈力量是双向的。对星萤而言,王晨星的到来和他的话语,是她在充满不确定和审视的世界中,唯一稳定、温暖且可预测的安全基点。在他身边,那种被当作“异类”或“研究对象”的孤立感会显着减轻。一种超越语言、基于纯粹存在感的深深信任和依赖,开始在她心中扎根、生长。
一次研究过程中,星萤在李琟博士的引导下,尝试更精细地控制那股能量流,目标是让一小片脱水卷曲的叶子恢复舒展。她集中了全部精神,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实验室内的能量场扫描仪也检测到了明显的波动。然而,在最后关头,能量还是失控地逸散了,叶子毫无变化。
强烈的挫败感瞬间击垮了星萤。她不是第一次失败,但这次她似乎投入了更多的期望。她低下头,双手紧紧攥住衣角,肩膀微微耸动,发出压抑的、近乎啜泣的呼吸声。李琟博士和团队成员面面相觑,既心疼又无奈,不知如何安慰。
就在这时,王晨星像往常一样,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他立刻察觉到了室内低沉的气氛和星萤异常的状态。他没有询问研究细节,也没有任何责备或鼓励的空话。他只是默默地倒了一杯温水,走到星萤身边,轻轻坐下,将水杯递到她面前。
“没关系,”他的声音轻得几乎像耳语,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不用急。”
星萤没有抬头,但身体微微顿了一下。
王晨星继续用平和的语气说:“我们有的是时间。这条路很长,也很陌生,走慢一点,甚至摔几跤,都很正常。重要的是,我们还在往前走。”
这简单的话语,没有施加任何压力,反而给予了她失败的许可和无限的耐心。星萤缓缓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向王晨星。她看到的,不是失望,不是催促,而是一双充满理解、包容和坚定信念的眼睛。那眼神仿佛在说:无论你成功与否,你本身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一股巨大的暖流瞬间冲垮了星萤心中的委屈和沮丧。她接过水杯,指尖在王晨星的手上短暂停留,传递着无声的感激。
在情绪平复一些后,星萤依然低着头,似乎在努力组织语言。犹豫了很久,她才用极低的声音,仿佛害怕惊扰到什么似的,断断续续地说:
“我……我好像……记得一些……碎片……”
王晨星心中猛地一震,但他控制住了脸上的表情,甚至连呼吸都没有改变,只是将身体微微前倾,做出更加专注倾听的姿态。
“很模糊……”星萤努力地描述着,“有很多星星很亮和这里不一样”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捕捉更清晰的影像。
“还有很大的环闪着光在星星中间……”
她的描述非常破碎,缺乏细节,但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提及失去的记忆!这不再是研究团队通过仪器探测到的生理信号,而是来自她意识深处的、自主的回忆涌现!
喜欢家族之星际指挥官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家族之星际指挥官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