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护所”基地高层起降平台上,气氛庄重而略带肃杀。一艘经过特殊改装、流线型银灰色涂装的“星梭”级外交舰——“探索者”号正静静地停泊着,它的护盾和引擎都经过了强化,兼具舒适性与安全性。以苏婉博士为首的代表团成员,以及一支精干的“龙牙”特种安保小队,已全部登舰。
王浩亲自前来送行。他握住苏婉博士的手,沉声道:“苏博士,此行重任,就拜托你了。原则不变,以了解、沟通、合作为主,但安全是第一位的。遇事不决,可延迟决策,随时与基地联系。”
苏婉博士目光坚定:“放心吧,总司令。我们会谨慎行事,竭尽全力为我们争取最好的结果。”她深知自己肩上不仅背负着科技交流的使命,更承担着评估“星海共同体”真实意图的重任。
在一旁,代表团的正式团长,资深外交官李慕华公使则与王浩最后确认了外交预案和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流程。
“出发吧,愿星海指引你们。”王浩后退一步,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探索者”号的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缓缓升空,最终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庇护所”稀薄的大气层外,朝着“星海共同体”提供的“晨曦星域”坐标驶去。
王浩目送使团离开,心中并无轻松之感,反而更加沉重。他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星空,那里不仅有使团的目的地,更有重新显现的收割者阴影。
“探索者”号穿越了一段相对稳定的超空间航道,顺利抵达了“晨曦星域”。当飞船脱离跃前,眼前的景象让即使见多识广的苏婉博士等人也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并非想象中的重兵布防的军事要塞,而是一个巨大、优雅、充满生机的太空生态站。它由数个巨大的、如同水晶叶片般的环状结构组成,中心是一个散发着柔和光芒的人造太阳。环状结构上绿意盎然,隐约可见河流、森林甚至小型城市。无数造型各异的飞船在其中井然有序地穿梭,透露出一种高度发达、和平繁荣的气息。
“远航者”号早已在指定泊位等候。艾隆指挥官亲自迎接,他的笑容温和而真诚:“欢迎来到‘晨曦之扉’哨站,李慕华公使,苏婉博士,欢迎各位龙国的朋友。”
在艾隆的引导下,代表团乘坐内部穿梭机,进入了哨站内部。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重力稳定。这里的科技应用无处不在,却又与自然完美融合。透明的能量管道输送着物资,智能机器人安静地穿梭服务,居民(来自不同种族)脸上大多带着平和从容的表情。
李慕华公使按照外交礼仪,表达了感谢和赞美。苏婉博士则更专注于观察细节:能源利用效率、材料科技、生态循环系统的精妙……每一点都显示着“星海共同体”远超龙国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在民生和非军事领域。
正式的会谈在哨站中心一座如同水晶宫殿般的会议厅举行。共同体方面出席的除了艾隆,还有几位负责不同领域的高级官员,种族各异,但都显得彬彬有礼。
初始的会谈围绕着文化交流、科技合作展望等宽泛议题展开。共同体方面展示了他们在医疗、教育、艺术等领域的成就,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他们提出的“知识共享网络”计划,允许成员文明有限度地访问共同体的公共数据库,这对急需提升科技水平的龙国来说,诱惑巨大。
然而,当李慕华公使试图将话题引向星际安全、共同应对未知威胁时,会场的气氛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共同体官员们虽然依旧礼貌,但回答变得谨慎而官方,强调共同体的和平宗旨,倾向于通过对话和制裁解决冲突,对组建联合军事力量或针对特定威胁表示“需要理事会充分讨论和成员文明共识”。
苏婉博士敏锐地察觉到,在和谐的表象下,共同体内部对于如何应对外部威胁存在深刻分歧,或者说,一种“鸵鸟心态”普遍存在。他们似乎更愿意相信宇宙是理性的,可以通过规则和对话解决一切问题,对于“收割者”这种纯粹的、无法沟通的毁灭力量,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准备。
会后,在安排的休息区内,苏婉博士与代表团成员秘密商议。
“他们的科技和理念很先进,但也可能因此变得……天真。”一位随行武官低声道,“如果收割者打过来,靠谈话和制裁能挡住吗?”
李慕华公使揉着眉心:“不能急于求成。他们对我们的信任也有限。我们需要更多时间和证据来让他们认清现实的残酷。”
苏婉博士点头同意:“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尤其是民生和基础科学领域。同时,继续谨慎地收集信息,了解共同体的政治结构和内部矛盾。”
访问进行到第三天,一个意外事件打破了平静。共同体哨站的远程预警系统突然探测到一股异常的空间波动,来源方向正好指向“幽暗回廊”区域!波动特征短暂而强烈,与之前“火种”舰队侦察到的收割者活动特征高度吻合!
哨站立刻进入了低级别的警戒状态。艾隆指挥官紧急约见了李慕华公使和苏婉博士。
“我们侦测到了不明来源的高强度空间信号,”艾隆的表情严肃了许多,“信号特征……与我们数据库记载的某些异常活动有相似之处。贵方之前提到的‘宇宙中的威胁’,是否与此有关?”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李慕华公使和苏婉博士对视一眼,决定有限度地透露一些信息。
李公使沉稳地回答:“艾隆指挥官,根据我们的遭遇和观测,这种信号特征确实与我们所知的一个极具侵略性的未知文明的活动模式相符。它们……并非可以沟通的对象,其行为模式更倾向于彻底的毁灭和进化。”
苏婉博士补充道:“我们共享这部分数据,是希望引起共同体的警惕。宇宙并非总是充满善意。”
艾隆的眉头紧锁,他显然接受到了这个信息的严重性。“感谢贵方的提醒和信息共享。此事关系重大,我将立刻向共同体理事会进行详细汇报。这可能会改变许多人的看法。”
这次意外的“插曲”,无形中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共同的威胁感知,是建立信任最有效的催化剂之一。
数日的访问结束,“探索者”号代表团满载着获取的知识、签订的初步科技合作备忘录以及更加复杂的思绪,踏上了归途。
虽然未能立即促成军事同盟,但此行成果丰硕:建立了正式的外交渠道,获得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初步摸清了共同体的部分底细,并且通过意外事件,成功引起了对方对收割者威胁的重视。
苏婉博士在归途的报告中写道:“星海共同体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但也可能是一个脆弱的玻璃温室。我们需要其知识来壮大自己,但也需要做好温室可能被外力击碎的准备。合作必须继续,但自强仍是根本。”
王浩在“庇护所”基地收到初步报告后,陷入了长久的沉思。局势比他预想的更复杂。共同体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能否成为可靠的盟友,仍是未知数。而收割者的阴影,已经越来越近。
他下令:“加速消化从共同体获取的技术!全力推进舰队升级和要塞防御建设!同时,继续保持与共同体的外交接触,重点转向如何共同应对已确认的威胁信号!”
文明的火焰,在接触到新的光芒后,看清了更多的道路,也看到了更近的阴影。
“庇护所”星球的地下深处,一场静默的工业革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上演。从“星海共同体”带回的海量技术资料,如同甘霖般注入“火种”舰队干涸的知识库。苏婉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着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首先取得突破的是能源领域。基于“赤辉晶”超高纯度的特性和共同体提供的能量场稳定技术,新一代的“聚变-晶格”复合反应堆成功下线,其输出功率和稳定性远超旧型号,为整个基地和舰队的升级提供了澎湃的心脏。
紧接着是材料学。共同体在纳米复合材料和自适应合金方面的先进理论,与“守望者”遗迹中关于物质结构的部分启示相结合,催生出了数种兼具高强度、轻量化和能量抗性的新型舰用装甲材料。生产线上,采用新材料的战舰骨架和装甲板正被快速制造出来。
最令人振奋的进展在于推进核武器系统。通过对共同体超光速引擎效率优化方案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对空间结构的独特认知,工程师们设计出了跃迁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的“流影”级跃迁引擎原型。武器方面,阳电子炮的聚焦效率和射程得到显着提升,新型的“重力子鱼雷”也完成了初步测试,其对护盾的穿透力令人期待。
喜欢家族之星际指挥官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家族之星际指挥官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