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在山谷间呼啸,卷起地上的碎石与枯草,却吹不散我和燕红烛心中的激荡。
当那座巍峨的青铜门出现在视野尽头时,我们几乎同时勒住了马——门高逾十丈,表面刻满了古老的图腾。
有展翅的神鸟,有奔腾的巨兽,还有缠绕的藤蔓,每一道纹路都仿佛蕴含着神秘的力量,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青铜光泽。
我们翻身下马,牵着马一步步走近青铜门。
门前的地面上,恰好有七个凹槽,形状与我们集齐的七件信物一一对应。
我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布包,小心翼翼地将信物一件件取出。
燕红烛站在我身边,目光专注地看着我手中的动作,指尖微微蜷缩,显然也和我一样,既期待又紧张。
首先放入凹槽的是红石护身符,它通体泛红,放入对应的心形凹槽后,立刻散发出温润的红光,将周围的纹路照亮了几分。
接着是通信符,薄薄的符纸放入长方形凹槽,表面的符文突然闪烁起来,像是在与青铜门上的图腾呼应。
随后,竹牌、黑石、绿藤、符跃图、长角羊角依次入位——竹牌放入六边形凹槽,泛出淡淡的竹青色;
黑石嵌入圆形凹槽,表面的图腾与门上的纹路完美契合;
绿藤放入缠绕状凹槽,竟奇迹般地重新焕发生机,藤蔓轻轻摇曳;
符跃图铺在方形凹槽,上面的线条仿佛活了过来,在凹槽中流动;
长角羊角卡在弯曲的凹槽里,莹白的角身反射着夕阳的光芒。
七件信物全部归位的瞬间,青铜门突然震动起来,发出“轰隆隆”的巨响。
一股悠久而厚重的气息从门中散发出来,仿佛跨越了千年时光,将我们包裹其中。
门上的图腾开始逐一亮起,从神鸟的羽翼到巨兽的利爪,再到藤蔓的枝丫,光芒越来越盛,最终汇聚成一道耀眼的光柱,直冲云霄。
紧接着,青铜门缓缓向两侧打开,门后并非想象中的通道,而是一片浓郁的光团。
光团呈淡金色,柔和却不刺眼,隐约能看到里面似乎有空间在流动。
我和燕红烛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相同的决心。
她主动伸出手,我紧紧握住,指尖传来的温度让我心中安定。
没有丝毫犹豫,我们并肩举步,踏入了那片光团。
光团的触感很奇妙,像是穿过一层温暖的薄雾,没有丝毫阻碍。
须臾之间,眼前的光芒散去,当我和燕红烛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正站在一片宽阔的广场上。
广场的地面由巨大的青石板铺成,石板上刻着复杂的阵法纹路,四周矗立着几根高大的石柱,石柱顶端雕刻着不同的神兽头像,目光威严地注视着广场中央。
“侯爷!红烛!”
熟悉的声音传来,我和燕红烛循声望去,只见广场的另一侧,云破阙正朝着我们挥手,他身边站着凌青鸾和苏朝宇。
我们心中一喜,快步走了过去。
云破阙依旧是一身青色长衫,只是衣角沾了些尘土,显然也是历经波折才来到这里;
凌青鸾的发髻有些松散,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难掩眉宇间的英气;
苏朝宇背着他的长枪,看到我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你们也到了!”燕红烛笑着说道,语气中满是重逢的喜悦。
“何止我们,你看那边。”
凌青鸾抬手示意,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才发现广场上还站着不少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
粗略数了数,加上我们,差不多有七十几号人。
这些人衣着各异,有的身着劲装,有的穿着长袍,还有的带着其他圣地服饰的特征,显然都是从不同地方来到这里的秘境闯入者。
我们几人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开始交流各自的经历。
云破阙率先开口:“当初我们在秘境入口被传送分开后,我和青鸾、朝宇被传送到了一片迷雾森林。
那里的雾气能迷惑人的心智,还有会攻击人的藤蔓和毒瘴,我们花了半个多月才走出森林,又经历了好几重考验,才找到通往这里的路。”
“我们也是。”
我接过话茬,将我们在雪岭遭遇雪崩与雪狼、在戈壁与黑雾族人厮杀、集齐七件信物的经历简要说了一遍。
燕红烛在一旁补充着细节,当说到雪崩时的惊险,凌青鸾忍不住皱起了眉;
听到我们斩杀黑雾族人时,苏朝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原来如此。”
凌青鸾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来我们每个人被传送到的小秘境都不一样,而且都必须通过各自的考验,才能抵达这个最后秘境。”
“那这里应该就是秘境的核心之地了。”
苏朝宇看向广场中央,那里的阵法纹路似乎隐隐在发光,
“只是不知道接下来还有什么考验在等着我们,也不知道这个秘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周围的人似乎也在讨论着类似的话题,有人猜测这里藏着宝藏,有人认为是为了选拔强者,还有人担心会有更危险的挑战。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广场四周的石柱顶端开始泛出微光,将整个广场照亮。
我和燕红烛、云破阙、凌青鸾、苏朝宇站在一起,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都清楚,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但此刻,看着身边熟悉的伙伴,看着广场上同样历经磨难的闯入者,我心中没有丝毫畏惧。
无论是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只要我们并肩作战,就一定能闯过所有难关。
夜风拂过广场,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我们眼中的坚定与期待。
……………
广场上的风带着秘境特有的微凉,吹得石柱顶端的微光轻轻晃动。
我靠在一根刻着玄鸟的石柱旁,看着燕红烛正低头擦拭软剑,刀刃在微光下泛着冷光。
这已经是我们抵达最后秘境的第六天,六天里,除了偶尔有其他势力的人从光团中传送出来,广场上再无任何变化。
唯有那圈环绕广场的淡金色光圈,始终静静笼罩着我们,像一道无形的屏障。
从清晨等到日暮,从星月满天等到晨光熹微,所有人的耐心都在漫长的等待中被一点点磨耗。
起初,还有人会四处打探消息,或是围着广场边缘的光圈试探,可无论用兵器砍刺,还是用灵力轰击,那光圈都纹丝不动,只泛起淡淡的涟漪,随后便恢复如初。
到了后来,大多数人都选择像我们一样,或坐或靠地守在石柱旁,偶尔与相熟的人低声交谈几句,目光却始终紧盯着那圈光圈,等待着它的变化。
第七天清晨,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秘境的天幕洒落在广场上时,我突然察觉到身边的空气似乎有了一丝异动。
我立刻推了推身旁的燕红烛,指向广场边缘:“你看!”
燕红烛顺着我的目光看去,瞳孔微微一缩。
只见那圈环绕广场的淡金色光圈,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渐渐变淡,原本浓郁的光芒像被晨雾稀释般,一点点褪去光泽。
起初只是边缘变得模糊,随后光圈的颜色越来越浅,直到最后,化作一缕缕金色的雾气,消散在空气中,彻底消失不见。
“光圈没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广场上瞬间沸腾起来。
原本静坐的人们纷纷站起身,朝着广场中央聚拢。
我和燕红烛也随着人流往前走,目光扫过四周,心中默默估算着人数——广场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人,粗略一看,竟有三千多人。
“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
燕红烛在我耳边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
我点点头,心中也有些感慨。
当初我们从海岛出发时,算上各个势力的人,一共也就一千多号人。
可如今抵达最后秘境的,只有二百几十号熟悉的面孔,剩下的两千多人,显然都是之前进入天目山时,其他势力的人。
他们中有穿着统一制式铠甲的士兵,有背着长剑、气质清冷的修士,还有些身着奇装异服、身上带着异族图腾的人。
这六天的等待里,我们也遇到过几个脸熟的人——有之前在天目山山脚下打过照面的青木门弟子,还有曾在扬州府茶楼照过面的侠客。
偶尔遇到时,我们会点头致意,或是简单聊上几句,打听彼此的经历,也算是在这陌生的秘境中,多了几分微妙的联系。
此刻,所有人都聚集在广场中央,原本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目光纷纷投向四周,显然是在寻找能拿主意的人。
毕竟,光圈消失意味着接下来或许会有新的变化,可没人知道该往哪里走,该做什么,所有人都心里没底。
“有没有哪位前辈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人群中,一个年轻修士忍不住高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焦急。
他的话像是打开了闸门,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光圈没了,是不是该有什么通道出现了?”
“我们总不能一直在这里耗着,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有没有哪个势力的首领出来说句话,咱们总得有个方向啊!”
议论声越来越大,却始终没人站出来牵头。
毕竟,在场的势力鱼龙混杂,彼此之间大多互不相识,谁也不愿轻易出头——万一决策失误,不仅会惹来其他人的不满,甚至可能让自己的势力陷入危险。
喜欢我在异世做个逍遥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在异世做个逍遥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