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帝都大夏城,晨光破晓之际便已褪去往日的沉静。
朱红宫墙下,禁军甲胄鲜明,银枪映日;长安街上,彩绸高挂,灯笼缀满枝头,商贩们早早摆开摊位,却少见吆喝声,只眉眼间藏不住笑意——自辰时起,便有宫人沿街洒扫焚香,御林军分列街道两侧,百姓们扶老携幼,挤在街角巷陌,皆为见证这场载入大夏史册的大庆盛典。
辰时三刻,一道明黄圣旨自皇宫飞出,由传旨太监沿街宣读,声音洪亮穿透晨雾:“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七喜临门,当大庆七日,与民同乐!
一庆镇北王王战率军北击北庭,大捷归来;
二庆朕龙体康愈,实力更胜往昔;
三庆长公主萧婉清历经风霜,重返帝都;
四庆东海蛮夷覆灭,东境万里无虞;
五庆冠军侯王轩功勋卓着,晋封逍遥王;
六庆天下贤才异士,共助大夏攘外安内;
七庆寰宇渐归一统,南境西境平乱在即!
自今日起,弛夜禁,免赋税,宫墙之内设御宴,长安街头搭戏台,凡大夏子民,皆可共享盛举!钦此!”
圣旨读罢,满城欢声雷动,爆竹声此起彼伏,直上云霄。
孩童们追逐着撒花的宫人,老人们捻须赞叹,商户们纷纷挂出“恭贺七庆”的牌匾,连酒楼茶肆都推出了特价宴席,整个大夏城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之中。
而这份热闹的核心,此刻正汇聚在城东的镇北王府。
傍晚酉时,夕阳为朱红的王府大门镀上一层暖金。
府前广场上,车马整齐排列,甲士肃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熏香与酒香。
镇北王王战一身玄色织金蟒袍,腰束玉带,面容刚毅,眉眼间虽带着征战后的疲惫,却难掩胜券在握的锋芒——北庭数十万铁骑被他一举击溃,边境十年安稳可期,这份功绩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他身旁的王妃苏柔,身着正红色凤纹霞帔,发髻高挽,斜插一支赤金点翠步摇,肌肤白皙,眉眼温婉,正轻声叮嘱着身旁的晚辈,举手投足间尽显世家主母的端庄大气。
“父亲、母亲此次归来,可算得偿所愿了。”
一道清亮的声音传来,正是户部尚书苏暮河。
他身着青色官袍,面容俊朗,快步走上前来,对着太平侯苏清山与长公主萧婉清拱手见礼。
苏清山一身银灰色侯服,身姿挺拔,温文尔雅,闻言笑着颔首,伸手揽住身旁的萧婉清。
长公主一袭月白色织锦长裙,裙摆绣着缠枝莲纹,鬓边仅簪一支白玉簪,历经岁月沉淀。
她的气质愈发清雅脱俗,眉眼间带着淡淡的暖意:“多亏了轩儿与诸位同心协力,否则我怕是难再踏足这帝都。”
人群中,新封的逍遥王王轩格外引人注目。
他一袭宝蓝色亲王蟒袍,腰悬白玉佩,面容英挺,意气风发。
此次北庭之战,他率十位英雄好汉奇袭敌营,火烧粮草,立下首功;
东海一役,又以武力荡平海族,助力大军速胜,晋封逍遥王实至名归。
他身旁的逍遥王妃清儿,身着粉色罗裙,容貌娇俏,眼神灵动,正好奇地打量着王府内外的陈设,时不时与王轩低声说着什么,两人眉眼间满是浓情蜜意。
不远处,安东将军云破阙与平北将军苏朝宇并肩而立。
云破阙一身黑色铠甲未卸,肩甲上还留着征战的痕迹,面容冷峻,目光锐利,尽显武将本色;
苏朝宇身着银色铠甲,身姿矫健,年轻的脸上带着几分沉稳,他是苏柔的亲侄,此次随镇北王出征,屡立战功,已成为大夏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此外,雷鸿等数位协助大夏平乱的能人异士也在其中。
他们虽未受封官职,却被赐予“护国使”的荣誉称号,可自由出入朝堂。
雷鸿一身青色劲装,手持双锤镇岳,面容刚毅,身旁几位同伴或手持丝带,或腰悬佩剑,虽衣着各异,却都气度不凡——正是他们凭借过人的智谋与武艺,在关键时刻屡献奇策,助力大军攻克难关。
数十号人齐聚一堂,皆身着符合自身身份规制的服饰,亲王的蟒袍、官员的官服、武将的铠甲、女子的华裙,色彩斑斓却又井然有序,尽显大夏的礼仪规制。
众人寒暄片刻,彼此道贺,言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时辰不早了,陛下已在宫中等候,诸位随我出发吧。”
镇北王王战朗声道。
众人纷纷颔首,依次登上早已备好的六辆马车。
为首的马车装饰最为华丽,由四匹骏马拉乘,车厢两侧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是镇北王与王妃的座驾;
紧随其后的是长公主与太平侯、逍遥王夫妇的马车,皆装饰得典雅庄重;
最后两辆马车则载着苏暮河、云破阙等官员武将与护国使们。
车队缓缓驶出镇北王府,沿街百姓纷纷驻足行礼,欢呼声不绝于耳。
马车行驶在宽阔的长安街上,沿途灯火通明,戏台早已开演,锣鼓喧天,唱腔悠扬;
街边的小贩们吆喝着售卖糕点、花灯,孩童们提着灯笼追逐嬉戏,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
车内,苏柔看着窗外的热闹景象,轻声对王战道:“陛下此次大庆,既是庆祝胜利,也是安抚民心,更是向天下昭示大夏的强盛。”
王战点头,目光深邃:“历经此战,大夏国力大增,但南境西境仍有乱局,我们不可懈怠。”
半个时辰后,车队抵达皇宫正门承天门。宫门大开,禁军分列两侧,手持宫灯,照亮了通往大殿的御道。
众人下了马车,在宫人引导下,沿着汉白玉铺就的御道缓步前行。
御道两侧,奇花异草芬芳扑鼻,宫灯高悬,光影摇曳,远处的宫殿飞檐翘角,在夜色中显得巍峨壮观。
大夏宫的太和殿内,早已灯火辉煌。
殿内铺着红色地毯,直通前方的龙椅,两侧排列着整齐的桌椅,桌上摆满了珍馐佳肴与琼浆玉液。
太子萧云离身着明黄色太子袍,端坐于左侧首位,面容俊朗,气质沉稳。
他身旁,几位皇子王爷皆身着各自品级的服饰,或谈笑风生,或静坐等候,见到镇北王一行人进来,纷纷起身相迎。
“恭贺姑姑平安归来,两位王爷,恭喜大胜归来!”
太子萧云离率先走上前,对着长公主、王战、王轩拱手行礼,语气恭敬。
王战和王轩连忙回礼:“太子殿下客气了,此乃君臣同心之力。”
长公主点头示意。
随后,众人互相见礼,亲王对皇子颔首,官员向亲王行礼,武将之间抱拳致意,女子们则依着礼仪福身问安,殿内一片和睦。
寒暄过后,众人按照身份品级依次落座。
镇北王与王妃居于右侧首位,长公主与太平侯紧随其后,逍遥王夫妇、苏暮河、云破阙等依次排开,护国使们则坐在末席,却也备受礼遇。
殿内丝竹之声悠扬,宫女们端着托盘,轻步穿梭其间,为众人添酒布菜。
约莫半炷香后,殿外传来一声高唱:“陛下驾到——”
话音刚落,殿内众人纷纷起身,躬身行礼。
只见世渊帝在无言公公的搀扶下,缓步走了进来。
他身着明黄色龙袍,龙袍上绣着十二章纹,腰间束着玉带,头戴通天冠,面容红润,目光炯炯有神,比起战前的憔悴,此刻的他精神矍铄,更显帝王威仪。
显然,此次大捷与身体康复,让这位帝王重拾了往日的风采。
世渊帝走到龙椅前坐下,抬手道:“诸位平身,赐座。”
“谢陛下!”
众人齐声应答,依次落座,目光皆汇聚在这位大夏的君主身上。
无言公公高声唱喏:“吉时已到,庆典开宴——”
随着礼仪官的指引,一系列繁琐却庄重的礼仪依次进行。
先是祭祀天地的仪式,由太子萧云离代表百官献祭,祈求大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后是百官献贺表,苏暮河作为文官代表,上前宣读贺表,言辞恳切,歌颂陛下圣明,赞美将士英勇,赢得满堂喝彩;
接着,世渊帝亲自为镇北王、逍遥王等功勋卓着者赐酒,以嘉奖他们的功绩。
镇北王王战手持酒盏,起身道:“陛下,此次大捷,非臣一人之功,乃是陛下运筹帷幄,将士们浴血奋战,天下贤才鼎力相助之功。
臣愿以此酒敬陛下,敬大夏,敬所有为家国安宁付出的同胞!”
说罢,他一饮而尽。
“好!”
世渊帝龙颜大悦,也饮尽杯中酒,朗声道:“王将军所言极是!若无诸位同心同德,何来今日七喜临门?
朕今日设宴,不仅是为庆祝胜利,更是为感谢每一位为大夏付出的人。
自今日起,镇北王加赐食邑万户,逍遥王赐黄金万两,云破阙、苏朝宇等武将各升一级,苏暮河等文官加俸三年,护国使们各赐良田千亩,绸缎百匹!”
“谢陛下隆恩!”
众人再次起身谢恩,殿内欢呼声四起。
礼仪结束后,宴会正式进入高潮。世渊帝心情大好,与百官推杯换盏,畅谈国事。
他询问着北境与东境的近况,关心着将士们的伤亡抚恤,也问及南境西境的平乱计划。
镇北王王战详细汇报了边境的防御部署,逍遥王王轩则献上了南境平乱的计策,苏暮河则奏报了户部的粮草储备情况,众人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融洽。
长公主萧婉清端着酒盏,走到世渊帝面前,轻声道:“陛下,此次归来,见大夏国泰民安,将士用命,百姓安乐,妹妹我心中甚慰。
愿陛下龙体安康,大夏千秋万代。”
世渊帝看着这位许久未见的妹妹,眼中满是温和:“婉清,委屈你了。往后便留在帝都,安享太平吧。”
殿内丝竹声不断,宫女们翩翩起舞,舞姿曼妙,歌声婉转。
武将们酒酣耳热,开始谈论起战场上的往事,时而为某次惊险的战斗扼腕,时而为某次胜利开怀大笑;
文官们则诗词唱和,赞美着大夏的盛世景象;护国使们虽不善言辞,却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与身旁的官员举杯共饮。
逍遥王王轩与王妃清儿并肩而坐,两人时不时相视一笑,低声交谈。
清儿好奇地询问着朝堂上的规矩,王轩耐心地为她解释,眼中满是宠溺。
苏柔看着这对年轻的夫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转头对王战道:“轩儿如今成家立业,又立了大功,也算了却我们一桩心事。”
王战颔首:“这孩子有勇有谋,将来必成大器。”
云破阙与苏朝宇正谈论着练兵之法,两人皆是武将,话题投机,越聊越投机,索性起身举杯,约定日后再切磋武艺。
雷鸿等护国使则被几位文官围住,询问着他们游历天下的见闻,雷鸿等人侃侃而谈,讲述着各地的风土人情与奇闻异事,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世渊帝看着殿内君臣和睦、其乐融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北庭虎视眈眈,东海蠢蠢欲动,南境西境战乱不休,朝堂内外人心惶惶,他自己也久病缠身,一度对大夏的未来忧心忡忡。
如今,北庭溃败,东海覆灭,长公主归来,能臣齐聚,天下归一指日可待,这一切都如梦幻一般。
他举起酒盏,高声道:“诸位,今日七庆同欢,朕愿与诸位共饮此杯,祝愿大夏江山永固,百姓安乐,从此再无战乱,盛世长存!”
“愿大夏江山永固,盛世长存!”
众人齐声响应,纷纷举起酒盏,一饮而尽。
酒液入喉,甘醇绵长,带着胜利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
殿外,夜色正浓,宫灯璀璨,照亮了整个皇宫;
殿内,欢声笑语,丝竹悠扬,汇聚成一曲盛世欢歌。
这场大庆宴,不仅是对过往胜利的庆祝,更是对大夏未来的期许。
随着七庆的钟声敲响,大夏王朝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而属于他们的传奇,还在继续书写。
接下来的七日,大庆盛典在帝都持续上演。
街头巷尾,戏台连台,百姓们载歌载舞;皇宫内外,宴请不断,君臣同心,共商国是。
南境西境的平乱计划被提上日程,粮草筹备、军队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边境的防御得到进一步加强,百姓们重返家园,安居乐业;朝堂之上,贤才得到重用,政令畅通,吏治清明。
这场七庆盛典,如同一道光照亮了大夏的未来,让天下人看到了这个王朝的强盛与希望。
而太和殿内那场君臣同欢的宴会,也成为了大夏历史上一段佳话,被后人代代传颂——那是一个王朝的转折点,也是一个盛世的开端。
喜欢我在异世做个逍遥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在异世做个逍遥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