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上郑旦那醋意满满、仿佛已经认定他“心怀鬼胎”的眼神,他先是一愣,随即立刻反应过来——夫人这是又想起陈年旧醋,误会了!
他心中叫苦不迭,刚才光顾着算计能赚多少金,怎么就忘了夫人在这事儿上格外敏感!他脸上那点因兴奋而产生的红光瞬间褪去,换上了十足的慌乱和急于澄清的表情,连忙反手握住郑旦揪他耳朵的手,语气急切地解释道:
“没有!绝对没有!夫人,你想到哪里去了!天地良心,为夫刚才只是在盘算,若是在咱们姑苏也弄这么个大棚,冬天能卖出多少水灵青菜,能赚……呃,不是,”
他差点说漏嘴,赶紧拐弯,“是为咱们家添置多少进项!除了青菜,别的什么歪瓜裂枣、花花草草,为夫是一个都没想,也不敢想啊!”
为了增加说服力,他抬手指着这满棚的蔬菜,情急之下口不择言:“夫君我对此棚发誓!若有一字虚言,就让我……让我以后做生意都碰不上这等好机缘!”
一旁的施夷光将这对夫妻的互动尽收眼底,尤其是看着平日里沉稳睿智、谈笑间决定巨额财富流向的曾经的范大夫,在自家阿姊面前竟是这般“怂”得可爱,一副被吃得死死的模样,她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赶紧用手掩住嘴,肩膀却控制不住地微微抖动,心里又是好笑又是感慨:啧啧,看来这位精明的姐夫,曾经在朝堂官场多么的游刃有余,现在在商场上无论有多么叱咤风云,回到家里,也终究逃不过阿姊的五指山啊!这真是一物降一物。
阿姊是幸福的,她就放心了!
听着范蠡那近乎赌咒发誓的辩解,看着他难得的手忙脚乱,施夷光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本因想起往事而有些气鼓鼓的郑旦,也被夫君这窘迫的模样逗得消了气,没好气地松开手,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见气氛缓和,施夷光清了清嗓子,将话题引回正轨,她语气轻松却带着郑重的承诺:“好啦阿姊,姐夫,说回正事。姐夫方才的设想极好。这大棚种植的技术、榨油的技术,包括如今效率大增的榨油机,还有百味楼里那些用植物油烹饪的菜谱,只要你们需要,我都会一样不落地教给你们,绝不藏私。”
她想到如今工坊里,欧冶和江临川两位师傅通力合作,已经成功制造出了几台性能稳定的新式榨油机,正打算寻找合适的销路或合作对象。范蠡夫妇的到来,简直是恰逢其时。
“对了,姐夫,你们这次来咸阳,身边带的人手恐怕不多吧?”施夷光体贴地问道,“你看,是需要我从庄子上或者工坊里调派几个熟手帮你们一段时间,指导搭建、操作,还是你们自己另行采买些人手来培养?”她知道,要将这些技术真正落地,可靠的人手是关键。
范蠡闻言,连忙摆手,语气真诚:“夷光姑娘肯倾囊相授,已是莫大的信任和情分,范某感激不尽!人手方面,岂能再劳烦姑娘?我们自己想办法便是,或买或聘,总归能解决。万万不能再占用姑娘的人了。”他深知人情往来,分寸拿捏得极好。
施夷光笑了笑,一边示意他们跟着往大棚深处走去,一边不急不缓地说道:“姐夫先别急着谢,我这话还没说完呢。技术我可以提供,但这合作,我可是有条件的哦。”她的语气带着几分俏皮,却不容置疑。
“应该的,应该的,姑娘有何要求,但说无妨,范某必定尽力满足。”范蠡立刻接口,神情也变得认真起来。郑旦也好奇地看向施夷光。
此时,他们正好走出第一个大棚,郑旦意犹未尽,指着旁边另一个棚子:“阿光,那个棚子里种的又是什么?我们再去看看那个!”她对这四季如春的“宝地”充满了探索欲。
“好啊,边走边说。”施夷光从善如流,领着他们掀帘进入旁边的另一个大棚。
这个棚子里的景象同样令人心旷神怡。一畦畦嫩绿的油菜如同铺开的翡翠地毯;肥硕的菠菜叶片舒展,绿意盎然;还有那一片片娇嫩的生菜,卷曲的叶片如同绿色的花朵,鲜灵得能掐出水来。
满眼的郁郁葱葱,仿佛将春天的生机都锁在了这方寸之间,看得人心情不由自主地愉悦起来。
走在田埂上,周围都是自己人,施夷光便直接说出了条件:“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技术入股,占两成股份。姐夫和阿姊你们好好考虑考虑。”
她话音刚落,还没等范蠡反应,一旁的郑旦已经脱口而出:“这还考虑啥?才两成!行!阿光你就是白要五成,阿姊也给你!”她一副“我姐妹最大方”的豪爽模样,完全没意识到这其中的商业分量。
施夷光闻言,忍不住扶额,心里哀叹:我的好阿姊啊,你这胳膊肘往外拐得也太快了! 她赶紧看向范蠡。
果然,范蠡在正事上还是极为沉稳的。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沉吟了片刻,目光扫过满棚象征着财富和生机的绿色,脑中快速权衡着这项技术带来的长期收益与这两成股份的价值。
片刻后,他抬起头,眼神清明,语气郑重地说道:“夷光姑娘,你这要求合情合理,甚至可说是非常厚道。莫说两成,以这些技术所能创造的价值,便是五成,也是使得的。范某没有异议,就按姑娘说的,技术占两成干股。后续的所有投资、场地、人力招募与培养,皆由我们负责。”
施夷光继续强调:“姐夫,我的意思是以后你开办的每个有关的店铺,酒楼,我都要两成!”
范蠡是什么人,他能不知道施夷光的意思吗?“我知道,这也给得。”
听到范蠡这番话,施夷光心里才算踏实下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很清楚,以范蠡的能力和野心,这生意绝不会只局限于姑苏一地,将来必定会遍布各地。
她只需提供核心技术支持,便能坐享其成,持续分红,这简直是最理想的合作模式了。
生意一锤定音,范蠡的心就像被投入滚油的生菜叶子,瞬间就“滋啦”一声,卷着边儿地焦灼起来。
先前那份流连于奇景的闲情逸致霎时烟消云散,满脑子只剩下“人手”、“材料”、“工期”、“赶在下雪前”这几个词在打着旋儿地催促他。
“夷光姑娘,夫人,”他拱了拱手,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急切,“合作既定,范某需立刻着手。当务之急,是在咸阳本地寻几个机灵可靠的匠户与农人,我亲自带着他们,跟着姑娘派出的师傅将这搭建大棚、调控温度、乃至榨油机的使用维护,从头至尾学个透彻!不然,光靠图纸和口授,回去若寻的人不得力,岂不抓瞎?”
他深知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里,而亲自监督学习,既能确保质量,也能防止技术外泄或被曲解。
说着,他眉头微蹙,思路已经跳到下一环:“此外,我需立刻修书一封,快马送回姑苏。让家中管事即刻着手,按照夷光姑娘这庄子的标准,物色几处向阳、避风、水源便利的田庄,还有临近油料作物产地的工坊用地,一并寻了。可靠的管事也要先物色起来,等我们回去便能立刻接手。” 他仿佛已经看到信使策马扬鞭的背影。
郑旦正沉浸在第二个大棚满眼绿意带来的舒畅中,闻言有些意犹未尽,但她也了解夫君,一旦涉及到正经生意,那效率是雷厉风行。她刚想点头,忽然“哎呀”一声,想起了心心念念的大事:“阿光!差点忘了!番茄!我的番茄还没摘呢!”那语气,活像怕被人抢了心爱糖果的小姑娘。
(本章完)
喜欢春秋香料日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春秋香料日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