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从未尝过如此美味的火锅,连她母亲的手艺也望尘莫及。
看来,沈为民的厨艺甚至在她母亲之上。
小当也是头一回品尝沈为民做的菜,火锅更是初次体验。
贾家生活本就拮据,平时多半吃白菜帮子,除了棒梗偶尔能吃到荤菜。
这个年代物资匮乏,城里许多人家都得精打细算,农村的情况就更不用提了。
加上繁重的农活,日常饮食缺乏油水,终日以窝窝头、咸菜萝卜干果腹,根本填不饱肚子。
这次能吃到野猪火锅,大家都感到无比满足和幸福。
沈为民提醒道:“锅里调料浓,我们先吃肉,等放了野菜,汤就没这么浓了。”
随后,众人沉浸于美食之中,吃完五花肉片,又品尝土豆片、萝卜片和野菜。
往常知青们吃饭最多半小时,但这顿饭已经吃了两个多小时,大家仍意犹未尽。
办学事宜落实后,陈曼玲和小当担任起教师职务。
小当刚上初中,只能教授一些基础知识,而陈曼玲作为华清大学高材生,对中小学课程驾轻就熟。
由于学生都是小学阶段,小当也能胜任。
两人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空闲时帮忙做饭,村长给她们每人记十二工分。
相比之下,其他男知青则忙于各种繁重农活。
自上次野猪火锅大餐过去一周,男知青们开始怀念京城的生活。
在老虎屯,每日只有窝窝头、咸菜萝卜干,还常常吃不饱,鱼肉荤腥更是遥不可及。
唯有沈为民每天回房独自加餐,若无系统支撑,这样的日子他也难以忍受。
沈为民担心陈曼玲和小当营养不良,毕竟她们不像男知青那般皮实,于是给她们送去五花肉、牛肉及其他蔬菜。
“这些……是从哪儿来的?”陈曼玲眨着大眼睛好奇地问。
“我之前去县城买的,还剩一些。”
“放心吃吧,没问题!”沈为民笑着回答。
“谢谢你!”陈曼玲和小当齐声道谢。
沈为民离开后,陈曼玲便向小当问起关于他的事情。
小当提到,沈为民曾与她母亲秦淮茹相恋,但秦淮茹最终嫁给了贾东旭。后来沈为民娶了于莉,从一名焊工实习生成长为六级工程师,并当上了轧钢厂的副厂长。
陈曼玲从小在京城长大,对轧钢厂很熟悉,也清楚那个年代六级工程师的珍贵。她听说沈为民毫无背景却能走到这一步,不由得心生钦佩。
“我妈太傻了,明明有沈为民那么好的人,却非要嫁给我那个抠门的爸,”小当叹气道,“以前我爸总说为民叔不好,我一直以为他是坏人。直到这次一起插队,我才发现不是那样。”
“哪有这样说自己爸爸的?”陈曼玲有些不解。
“我爸是抠门,我妈也眼光不好。”小当语气低落。
半夜,棒梗被饿醒,肚子咕咕直叫。他悄悄起身,同屋的易小海睡得正熟。易小海虽是农村长大,能吃苦,适应插队生活比棒梗好得多。
棒梗穿好衣服溜出门,忽然听见柴禾堆里传来“咯咯”声。他凑近一看,鸡窝里关着两只老母鸡。想起这些天饭菜缺油少肉,他顿时动了念头,想抓一只解馋。
见四下无人,棒梗伸手抓出一只母鸡,赶紧捂住它的嘴。他跑向村外一处空地,那里离村子远,不容易被发现。
棒梗很快架起柴火,拔了鸡毛,把鸡串在木棍上烤。油亮的烤鸡让他直流口水。火光渐亮,村里有人起夜看见,以为是鬼火,赶紧报告了大队书记刘洪。
刘书记带着村长匆匆赶来。而棒梗正大口啃着烧鸡,浑然不觉身后已有人走近。
“贾梗,是你!”刘书记带着怒意瞪视棒梗。
老虎屯对知青一向管理宽松,因为此前来的知青都较为安分。可邻近的生产队就不同了,他们管得严,曾有知青逃跑的记录。
夜里点火烤鸡,不是偷来的鸡又是什么?
这个年代偷鸡贼本就要重罚,何况是身为知青的棒梗。
见到刘书记出现,棒梗手一抖,烧鸡掉在地上。
“你竟敢偷鸡?”村长的语气也沉了下来。
平日里,村长待这些知青不薄,没想到竟有人偷鸡。
棒梗被押回屯里,单独关进柴房。
第二天一早,刘书记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讨论怎么处理棒梗。
沈为民听到棒梗偷鸡,脸色瞬间阴沉。
没想到棒梗还是老样子。这是老虎屯,他还以为是四合院吗?
四合院里的人多少会顾念情面,不会下重手。
可这是插队的地方,眼下对知青管得严,棒梗这么做是自断后路。
“把贾梗赶走,他破坏了集体荣誉!”有人提议。
“没错,知青成了偷鸡贼,这算什么?”
“太影响我们集体的名声了。”
……
如今最讲究集体荣誉。
各村都在争评县里的先进知青集体。
只要出了一个偷鸡贼,先进就别想了。
一听说要赶他走,棒梗反而高兴。他本就不想当知青,
只想回京城四合院,那里有吃有玩,日子多好。
但事情并不如他所想。
“既然这样,就把贾梗送到隔壁的牛家屯吧。”刘书记最终决定。
沈为民也没替棒梗说话——毕竟被刘书记当场抓住,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
牛家屯的情况大家心知肚明,那里不像老虎屯,对知青管得极严。
而且留在那儿的知青没一个善茬,棒梗肯定应付不来。
一听要去牛家屯,棒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可没人上前安慰他,这里又不是四合院。
要是在四合院,贾张氏和秦淮茹早就冲上来了。
如今傻柱也不理棒梗了。他觉得棒梗已经坏到底,无可救药。
棒梗被送到牛家屯后,和另外九名男知青一起住在一个大院里。
这个大院总共有五间屋子,刚好够两人一间住。
起初,在大队支书的注视下,那些知青对棒梗还算客气。可支书一走,他们就围着棒梗问东问西,还动手翻他的行李。
在棒梗来之前,大家就听说他本来被分到老虎屯,因为偷了老乡的母鸡烤来吃,才被赶到牛家屯。既然棒梗是个偷鸡的,谁也没打算对他留情。
棒梗包裹里的东西早就被他吃光了,只剩下五块钱——那是秦淮茹特意塞给他的。钱一被翻出来,棒梗当然不肯让他们拿走。
可他刚张嘴,一巴掌就扇到了他头上,对方还笑嘻嘻地说:“这叫集体!”
“什么 ** 集体!”棒梗在心里骂。
“你个偷鸡贼,这钱肯定也是偷的,必须充公!”领头的知青狠狠瞪着他。
棒梗想还手,可对方有九个大人,他还未成年,又是新来的,哪敢闹事?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五块钱只能算了。
没想到,这才是噩梦的开始。
牛家屯这批知青本来就爱偷懒耍滑,村长和大队支书对他们没什么好脸色,总派重活给他们干。棒梗一来,也跟着一起做苦工。
第一天,他就被派去挖牛粪。
牛家屯有个牛棚,得定期清粪。挖出来的牛粪堆着沤肥,等开春了当肥料用。棒梗从小没吃过苦,村长叫他做什么,他都不敢反抗,连偷懒都不会。
他从早干到晚,累得半死不活,却因为不熟练,没干出多少活,还被村长骂了一顿。
好不容易回到住处,饭却没了——回来太晚,别的知青早把饭菜吃光了。棒梗只好自己动手做饭,可他从小到大饭来张口,哪碰过灶台?弄得满屋浓烟,差点把房子点着。
这一天,村长不仅没给棒梗记工分,还倒扣了他两分。棒梗气得要命。
外面天寒地冻,眼看就要下雪,冷得刺骨。
棒梗初到牛家屯,没有参加砍柴,其他知青便不许他用柴禾。
与他同住的那位知青也是后来才到的,同样没参与砍柴。
五间屋子的火炕,只有四间是点燃的。
棒梗只能硬扛着寒冷。
同屋的知青早有准备,拿出了自己的厚被子。
他缩在厚被里,虽然炕没烧火,倒也没那么难熬。
可棒梗没有厚被。
虽然离开四合院时,秦淮茹给他备了一套加厚的被褥,却没想到这里的气温如此低。
根本抵御不了严寒。
没有人理会棒梗,他只能哆哆嗦嗦地挨过一整夜。
第二天起床就不停打喷嚏,出现了感冒的迹象。
棒梗很想买药吃,但他身无分文。这里只有一个简陋的村卫生室,
经常缺医少药,能不能买到感冒药也不一定。
棒梗感到绝望。
老虎屯。
沈为民躺在暖烘烘的火炕上,一边给于莉写信,一边吃着橘子罐头。
从村里寄信到京城的四合院,大约需要一个星期,
毕竟现在是冬天,路途又远。
但沈为民答应过于莉,会经常给她写信。
他在信里向于莉介绍了漠市的地理环境,
也提到自己在这边的表现。沈为民适应力强,很快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叫于莉不必挂念。
老虎屯准备得早,柴房里堆满了柴火,
家家户户都烧起了火炕,十分暖和。
外面风刮得猛烈,沈为民估计晚上就会下大雪。
如果明天大雪封村,知青们就要去帮忙清扫积雪。
沈为民穿越前是南方人,很少见到雪。在京城时,雪也不算多。
听说漠市的雪景很美,他一直想亲眼看看。
写完信,沈为民便睡下了。
一夜好眠,第二天还在梦中,就听见有人敲门。
“才七点,谁这么早?”沈为民有些纳闷。
原来是村长来叫他,说外面雪积得很厚,要知青们早起扫雪。
沈为民应了一声,穿上军大衣出了门。
好家伙,一夜之间,积雪已经超过四十公分,埋到了小腿。
整个村子银装素裹,洁白无瑕,真是美极了。
“沈大哥。”张勇笑嘻嘻地跟沈为民打招呼。
他身后已经站了十几个人,手里拿着各式农具。
他们比知青们起得更早,也更勤快,已经在动手清理积雪了。
“辛苦大家,多谢你们!”沈为民拱了拱手,高声说道。
沈为民随即召集所有知青,与张勇带来的人一起清扫积雪。
学校是清扫任务最紧迫的地方。
这所学校是老建筑,积雪太厚,恐怕有坍塌的风险。
这里终究是孩子们唯一能够上学的地方。
沈为民用扫帚扫清了校牌上的雪:“老虎屯小学”。
喜欢四合院:热带雨林系统灵泉种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热带雨林系统灵泉种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