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殿国宴之上,三幅融合绣品引发的震撼与赞誉,余波绵长。
西域使团归国在即,那份由精美绝伦的国礼所点燃的、对东方文明的炽热向往,已转化为具体而迫切的外交诉求。
大食学者伊本·卡西姆与波斯首相之子阿尔达希尔,在多次与鸿胪寺及皇帝的会谈中,皆郑重提出,希望能邀请大靖派遣正式的文化使团回访西域。尤其希望能请动靖安王妃苏清辞亲临,向西域诸国的王室、学者及顶尖工匠,传授那神乎其神的绣艺,尤其是那蕴含着东西智慧的“融合绣法”。
此议传至朝堂,再无人敢以“妇道”、“体统”等词非议。苏清辞的绣艺,已被证明是堪比千军万马的软实力,是彰显国威、笼络人心的无价瑰宝。派遣她出使,进行高层次的文化交流,已成顺势而为之事。
然而,萧惊寒对此,却并非全无顾虑。
夜色深沉,靖安王府书房内,烛火摇曳。萧惊寒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眉宇间凝着一丝化不开的沉郁。西域虽暂平,但广袤的沙漠与复杂的部族关系中,难保没有漏网的“苍狼卫”余孽或其他心怀叵测之徒。丝路漫长,路途艰险,即便有精锐护卫,他亦无法完全安心。
苏清辞端着一盏参茶走近,将茶盏轻轻放在案上,立在他身侧,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看到一片浓得化不开的墨色。
“是在担心西域之行?”她轻声问,语气并非疑问,而是了然。
萧惊寒转过身,深邃的眸光落在她沉静的面容上,没有否认:“路途遥远,变数太多。即便有墨离随行,我亦难放心。”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清辞,我知你心系绣艺传播,然则……”
“我明白。”苏清辞打断他,唇角泛起一丝温婉而坚定的弧度,“但惊寒,有些路,必须有人去走。文化交流,非止于馈赠礼品,更在于面对面的传授,心与心的沟通。织云部仅是一例,西域广袤,尚有无数技艺等待我们去发掘,去融合。此行,不仅是为扬我国威,更是为互助总会西扩,为天下绣娘开拓更广阔的天地,夯实根基。”
她抬手,轻轻抚平他微蹙的眉心,动作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知道危险,但我更知道,这是我必须承担的责任。况且,”她话音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不是还有你吗?”
萧惊寒微微一怔。
苏清辞继续道:“陛下虽未明言,但朝中刚经历弹劾风波,西域局势初定,此次遣使,规格至高,意义重大。若由你这位摄政王亲自护送,不仅可保此行万全,更能向西域诸国彰显我大靖对此番文化交流的最高重视,彻底巩固剿匪之后的威势,令诸国不敢再生二心。于公于私,你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她将他心中的顾虑与朝堂的考量,分析得清晰透彻。萧惊寒凝视着她,她不仅看到了技艺传播的必要,更洞察了此举背后的政治意义与战略价值。她的格局,早已超越了一方绣架。
他沉默良久,书房内只闻烛芯噼啪的轻响。最终,他握住她抚在他眉间的手,紧紧包裹在掌心,那一点冰凉迅速被他的体温焐热。
“好。”他沉声应道,只有一个字,却重若千钧,包含了所有的承诺与决心,“我陪你一起去。”
数日后的大朝会,皇帝萧景澜当庭下旨:为答谢西域诸国美意,深化两国友好,特组建大靖文化使团,由靖安王妃、一品诰命夫人苏清辞任正使,全权负责文化交流事宜;为保使团安全,彰显国威,特命摄政王萧惊寒任护送使,总领沿途一切护卫及外交事务。使团择吉日出发,访问波斯、大食等西域主要邦国。
旨意一下,朝野肃然。摄政王亲自出任护送使,这等规格,前所未有!这无疑向西域乃至天下宣告,大靖对此次文化交流的重视程度,已达顶峰。
旨意传到王府,苏清辞并未感到意外,只是开始更加细致地准备。她不仅要带上足够的丝线、染料、工具和绣样,更精心整理了“融合绣派”的技法纲要与教学方案。同时,她也带上了年幼的萧念辞。此番出使,非一年半载不能回还,她不忍与爱子长久分离,亦想让他自幼便见识这广阔天地。
萧惊寒则更为忙碌。他需在离京前,将朝政大事妥善安排,确保皇帝萧景澜能顺利执掌全局。同时,使团的护卫力量也需他亲自调配。除了墨离率领的百名黑云骑精锐作为核心护卫外,他还从北境边军中挑选了五百名熟悉西域地形、骁勇善战的骑兵,并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向导、医官及后勤人员。整个使团规模近七百人,旌旗招展,装备精良,与其说是文化使团,不如说是一支彰显国威的文明之师。
出发之日,选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吉日。长安城外,灞桥之上,柳色已略带苍黄。皇帝萧景澜亲率文武百官至此相送,仪仗煌煌,鼓乐喧天。
苏清辞今日身着特制的杏黄色云凤纹出使礼服,庄重华美,风姿卓然。她怀中抱着裹在锦缎里的萧念辞,小家伙似乎也感受到不寻常的气氛,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不哭不闹。萧惊寒则是一身玄色金纹亲王常服,外罩墨色大氅,腰佩“镇岳”剑,身跨逐影,立于队伍最前方,身姿挺拔如松,气势凛然,仿佛不是去进行文化交流,而是去巡视即将纳入版图的疆域。
“皇叔,皇婶,此行任重道远,一路珍重!”萧景澜亲自斟酒,奉予二人,年轻的面容上既有期许,亦有不舍。
萧惊寒与苏清辞接过酒盏,一饮而尽。
“陛下放心,京中之事,臣已安排妥当。臣等必不辱使命,扬我国威,缔结永好!”萧惊寒声音沉稳,掷地有声。
苏清辞亦微微躬身:“臣妇定当竭尽所能,传播技艺,沟通文明,不负陛下重托。”
辞别君王与百官,使团队伍在万千百姓的夹道欢送中,缓缓启动。车轮辚辚,马蹄踏踏,迎着初升的朝阳,向着西方那片充满未知与机遇的土地,迤逦而行。
萧惊寒策马行于苏清辞的马车之侧,目光锐利地扫过前方漫长的官道与远方的山峦。苏清辞掀开车帘一角,回望那渐行渐远、巍峨雄浑的长安城廓,心中并无离愁,反而充满了对前路的期待与一种开拓者的豪情。
怀中,萧念辞咿呀一声,伸出小手抓住了母亲垂下的穗子,咯咯笑了起来。苏清辞低头,用指尖轻轻点了点儿子粉嫩的脸颊,柔声道:“念辞,你看,这便是阿娘和阿爹,要带你去看的世界。”
队伍渡过渭水,穿越关中平原,一路西行。有摄政王亲自坐镇,沿途州府无不尽心竭力,迎送供应,极尽周到。使团纪律严明,行进有序,白日赶路,夜晚扎营,虽旅途劳顿,却一切井井有条。
萧惊寒并非一直守在马车旁,他时常会策马前后巡视,与护卫将领商议路线,听取向导汇报前方情况。他的存在,如同定海神针,让整个使团笼罩在一种沉稳有序的氛围之中。偶尔宿营时,他也会抱着儿子,与苏清辞一同在篝火旁,看着西域的星空,听她讲述对即将到访国度的设想与教学计划。
有他在身边,苏清辞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她可以完全沉浸在对于文化交流的构思中,无需为安全琐事分神。她知道,所有的风沙与险阻,都有他伟岸的身躯在前抵挡。
这一次,不再是她独自带着商队冒险西行,亦不是他率领铁骑远征剿匪。而是他们二人,携着幼子,代表着大靖王朝最鼎盛的文明与最强大的意志,共同奔赴那片广阔的天地,将以针线为笔,以文化为墨,共同绘制一幅更加波澜壮阔的丝路新画卷。
前路漫漫,黄沙星河,皆在脚下。大靖文化使团的西行之路,正式启程。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