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丰收带来的充盈底气,如同肥沃的春泥,滋养着大靖的方方面面。而在这片富庶繁荣的土壤上,绣艺行业这棵本就枝繁叶茂的大树,更是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值此国库充盈、海内升平之际,一项旨在检阅《绣典》成果、激励创新、促进交流的盛大赛事——首届“大靖绣艺百花会”,在皇帝萧景澜的亲自首肯与户部的鼎力支持下,于长安城隆重拉开了帷幕。
旨意明发天下,以朝廷与巾帼绣院总院的名义,广邀各州府绣坊、行会及民间善绣者,齐聚京师,切磋技艺,展示风采。
消息传出,举国绣艺界为之沸腾。这不仅是技艺的比拼,更是《绣典》颁布、各地分院设立后,对全国绣艺发展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其意义远非寻常赛事可比。
阳春三月,长安城柳絮如雪,百花争艳。原本就熙攘繁华的帝都,因这场空前的行业盛会,更添了十分的热闹与绚丽。来自天南地北的绣娘、绣坊主、鉴赏家、乃至好奇的文人百姓,如同百川归海,汇聚京城。城内各大客栈人满为患,市面之上,讨论最多的便是此次百花会的种种传闻与期待。
盛会的主场,设在了皇城东南新落成的“百工苑”。此处专为展示各类手工业精华而建,场地开阔,殿宇轩昂。作为核心的绣艺展赛区,更是被布置得流光溢彩。数百个精心设计的展位依次排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绣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尚未正式开赛,便已引得观者如潮,惊叹不已。
苏清辞作为赛事的倡导者与名誉主审,虽已渐趋半隐,于此盛事却无法置身事外。她与萧惊寒一同出席了开幕典礼。皇帝萧景澜虽未亲至,却派了重臣前来宣读贺诏,并御笔亲题“巧夺天工”匾额,高悬于主展台之上,以示隆宠。
典礼之后,真正的百花竞放开始了。
首先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那些底蕴深厚的老牌绣坊与流派。
江南苏绣的展区前,总是围拢着最多的人群。几位苏绣名家的作品,将“平、光、齐、匀、和、顺、细、密”八字诀发挥到了极致。一幅《莲塘清趣》双面绣屏,正面红莲映日,背面白荷沐月,莲瓣薄如蝉翼,水波清澈见底,光影变幻微妙,引得观者无不屏息,生怕惊扰了画中静谧。婉娘带领的苏州分院亦有作品参展,一幅融合了西洋透视原理的《深闺览镜图》,在传统细腻之外,更添空间纵深感,令人耳目一新。
蜀绣展区则以浓丽饱满的色彩与极具装饰性的构图夺人眼球。一幅巨幅《芙蓉锦鲤》地屏,运用层层叠叠的“晕针”,将锦鲤鳞片的流光溢彩、芙蓉花的娇艳欲滴表现得淋漓尽致,金线盘绕的水波纹更显富丽堂皇。春桃坐镇的成都分院,则展示了一组以蜀地特色食材为主题的《麻辣鲜香》系列小品,将辣椒的红火、花椒的麻意、豆瓣的醇厚以绣线生动诠释,构思奇巧,趣味盎然,引来阵阵笑声与赞叹。
粤绣的金碧辉煌、湘绣的写意豪放、京绣的宫廷华贵……各大流派皆拿出了看家本领,充分展示了《绣典》整理归纳后,传统技艺在各自轨道上达到的新高度。
然而,此次百花会最令人惊喜的,并非这些传统强者的稳扎稳打,而是那无处不在、扑面而来的创新活力与融合气息。
来自岭南的碧荷,其广州分院展示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绣画,而是一系列名为《丝路驼铃》的实用绣品。她将粤绣的金银线盘金技法与波斯挂毯的几何纹样、大食的藤蔓花纹巧妙结合,绣制出极具异域风情的靠垫、壁挂乃至服饰,色彩大胆奔放,既显华贵,又符合外商审美,当场便引来了多位西域胡商的浓厚兴趣与询价。
而最令人动容的展区之一,莫过于由素云带领的太原分院。她们没有炫技的巨制,展示的多是些荷包、手帕、枕头等日常用品。但就是在这些寻常物事上,她们将《绣典》中整理的、适合北地毛麻原料的实用针法发挥得淋漓尽致。绣样也多取材于北地民风民俗,如“五谷丰登”、“喜鹊登梅”等,质朴无华,却充满了生活的温度与坚韧的生命力。一幅由多位贫寒绣娘合作完成的《百家衲福》图,以千百块颜色各异的碎布拼缀成底,再以彩线绣出吉祥图案,虽用料寻常,却因其背后蕴含的互助精神与美好祈愿,赢得了无数敬佩的目光。
织云部西北分院在林秀的带领下,也带来了令人惊艳的作品。她们将部落古老的“绞股针”、“结粒缀绣”与苏绣的细腻渲染相结合,创作了一幅《大漠绿洲》。画面中,苍劲的胡杨以绞股针法绣出铮铮铁骨,而绿洲的水波与植被则融入了江南水乡的柔美晕染,刚柔并济,生动诠释了文明交融的无限可能。
甚至,那些曾在巾帼绣院总院学习过的异域学子,也有作品以特别邀请的形式参展。
一位波斯学者绣制的《波斯猫与唐牡丹》,试图以东方针法表现波斯细密画的韵味;一位天竺僧侣则以丝线绣出了充满禅意的《菩提树下》,将宗教的静谧与绣艺的灵性融为一体。这些作品或许在技法上尚显稚嫩,但其代表的跨文化尝试,却赢得了评审与观众的一致鼓励。
大赛评审由苏清辞、几位退隐的绣艺泰斗、翰林院画院代表以及知名鉴赏家共同组成。他们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时而为传统技法的登峰造极而颔首,时而为大胆新颖的创意而驻足讨论,时而又为某些融合作品中略显生硬的部分提出中肯建议。
萧惊寒虽不通绣艺,却也陪着苏清辞巡视展区。他沉默地走在后面,目光掠过那些精美绝伦或构思奇巧的绣品,最终落在那些或因激动、或因紧张、或因自豪而脸庞泛光的绣娘身上,尤其是那些来自各地分院、眼神中充满自信与朝气的年轻面孔,冷峻的眉眼间亦不禁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百花齐放,名副其实。”他低声对苏清辞道。
苏清辞眼中光华流转,看着这满园春色,心中感慨万千。她看到了《绣典》不再是书架上的典籍,而是化为了绣娘手中活的灵魂;看到了各地分院不再是总院的简单复制,而是开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花朵;看到了传统在坚守中升华,创新在碰撞中迸发,融合在探索中深化。
“是啊,”她轻声回应,语气中满是欣慰,“这才是编纂《绣典》、创办绣院的真正意义所在。不是树立一个唯一的标杆,而是激发无穷的可能。”
经过数日紧张的展示与评议,百花会最终评选出了各类奖项。有表彰传统技艺极致的“天工奖”,有鼓励大胆创新的“奇巧奖”,有肯定融合探索的“融汇奖”,更有嘉奖那些默默耕耘、惠泽民间的“蕙质奖”。获奖者中,既有名宿大家,亦有崭露头角的年轻绣娘,更有像素云这样扎根底层的代表。
当获奖名单公布,百工苑内欢声雷动。无论是否得奖,每一位参与其中的绣娘,都在这场盛会中开阔了眼界,激发了灵感,找到了方向。
首届大靖绣艺百花会,在一片绚烂与希望中圆满落幕。它如同一场盛大的宣告,向世人展示了在《绣典》指引与绣院体系推动下,大靖绣艺界迎来的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古老的绣艺,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正焕发出无比蓬勃、无限多样的生命力。而这繁荣的景象,也正是“靖安”盛世最为生动、最为瑰丽的注脚。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