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冬 · 邺城魏国世子府
大雪封城,邺城的街道铺上一层银白,夜风卷着雪片扑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世子府的内院灯光柔黄,温暖而静谧。
曹昂刚从外面回来,披风上一片雪,他还未坐稳,门外却传来脚步声。
侍从呈上两封急件:“世子,两封密报——一来自荆州刘琮,一来自洛阳宫中。”
曹昂眉心一跳。
“都放下。”
侍从退下。房中只剩下烛火与呼啸的风声。
曹昂先拆开刘琮的密信。
信纸展开那一瞬,他整个人都沉下来。
信中字迹匆促,几乎能闻到刘琮指间的汗味。
“世子殿下:
江东大军整备,有志问荆。
荆州军心摇动,蔡氏怀二意,蒯氏多迟疑。
部下劝小王通好江东,小王不敢。
若朝廷能派人监督,小王心安。
望殿下垂怜。”
署名——“刘琮顿首”。
字迹越到最后越是歪斜,像一个人跪在地上写成的。
曹昂闭上眼,缓缓吐出一口气。
“荆州……要乱了。”
不多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
“兄长!”
曹丕推门进来,见曹昂沉着脸色,立刻意识到不妙。
“发生何事?”
曹昂将信递给他,又招手让侍从给曹彰传话。
门帘被风吹得鼓起,下一刻,披着青狼皮的曹彰快步进来,脸还冻得通红。
“兄长找我?……嗯?这是?”
曹昂示意:
“你们都坐下,看吧。”
烛火摇曳,两人同时低头,半晌无语。
曹丕放下信,眉头紧锁:
“刘琮……这么快就被吓成这样?”
说是轻蔑,其实语气里还有一点不忍。荆州那种乱局,软弱的人恐怕真会被活活吓死。
曹昂道:“刘琮的确软弱,但他没有背叛,他第一时间写信给我和皇上。”
曹丕点头承认:“这是好事。他愿意被我们监督,也愿意由朝廷处理荆州——说明他还算清醒。”
曹昂补了一句:
“更说明他信任我们。”
曹丕沉吟,若有所思。
曹彰读完信后很直接:“兄长,我立即带兵南下,把江东吓回去!”
曹丕立刻摇头:“你去?这不是打仗,是政治。你满身武将气,不一定能镇得住荆州那群士族。”
“我不能去,难道让你去?”曹彰反问。
曹丕推了推兄长寄来的册子:“而且你刚从北方回来,鲜卑才服,你若动了,北地也要动。”
曹彰愣半晌,只能挠头:“那……到底怎么办?”
烛火映照下,曹昂面色沉稳,像经历过千百次风浪的将帅。
他缓缓道:“刘琮现在最怕的,是我们误会他投江东。
最恨的,是蔡瑁操弄政事。
最担心的,是守不住荆州。”
曹丕轻声道:“你要派人过去?”
曹昂点头。
曹彰立刻挺身而起:
“那还是我去!”
“不。”
曹昂看向他,眼神极为温和,却坚定:“你太正直,不会说政治上的话;
荆州士族不会服你。”
曹彰沉默了。
曹昂看向曹丕:
“你性情稳,口才好,有手腕……但正因如此,人家更怕你过去是要夺荆州。”
曹丕深吸一口气:“那究竟谁去?”
曹昂低头,看向烛火下跳跃的光:“只剩一个人合适。”
曹丕、曹彰异口同声:“谁?”
曹昂抬起眼,看着烛火外的风雪:“曹植。”
“子建?”曹丕皱眉。
“最不会处理政事的那个?”
曹彰瞪大眼。
曹昂微微笑:“正因为他不会干政,荆州士族才不会怕他。
他才名满天下,正好安士族之心。
皇上喜爱他,他可以代表天子态度。
他温厚,又天真,不会逼刘琮,只会让他安心。”
曹丕沉默了很久。“你让子建……去稳荆州?”
曹昂点头:“是。”
曹丕想了许久,忽然低声道:“兄长——这一步你走得妙。”
曹彰也咧嘴笑:“原来你早就打好这算盘!”
曹昂却长长吐出一口气:“不,这是不得已。
荆州不动,天下才能不动。
父亲退隐,我们兄弟必须稳——”
他抬头,看向窗外夜色:“必须稳住大局。”
烛火映照下,三兄弟眼神交汇。邺城的雪越下越大。而荆州……风暴前的黑暗正在逼近。
建安二十五年冬 · 洛阳宫城
天色阴沉,宫墙覆雪,仿佛整座洛阳都被压在厚重的云层下。
皇帝刘协今日精神不佳。
案桌上摊着一封来自邺城的密奏——封面写着:“世子曹昂谨奏。”
皇帝看这字迹,眼神一下柔软了几分。
他先前一直坐不住,现在却缓缓坐直,亲手拆开。
烛火摇曳,映着皇帝微微颤动的睫毛。
他先看到两句话:“荆州刘琮惶恐,请朝廷派人安抚监督。
此事若乱,则天下动。”
皇帝眉心微皱。
他继续往下读,读到第三行——手指微微一顿:“臣以为,宜派黄门侍郎曹植前往江陵,以天子之意安民心。”
皇帝怔了怔。
他的眼眸明灭不定,像受了触动。
半晌,他放下奏章,一手撑额,喃喃低语:“昂儿……你竟想到派子建过去。”
他翻起卷宗,越读越缓慢,越读越感慨。
曹植温厚、无心权势、才名满天下,若说谁能让荆州士族安心——确实非他莫属。
皇帝慢慢放下奏章,叹息:
“朕还以为……你们曹氏兄弟,会抢着南下夺权。”
他读完,竟露出一丝苦笑:
“可你们……是真心在替朕稳天下啊。”
烛火跳跃,投下斑驳光影。
皇帝抬头,声音低沉而温暖:“既如此……朕便召子建。”
午后,宫中一名太监匆匆赶到永安殿外:“曹郎,陛下召你入内。”
曹植正与几名侍中笑谈雪景,闻言一怔,立刻起身。
入殿后,他先行礼:
“臣曹植,叩见陛下。”
皇帝摆摆手,示意他免礼。
曹植抬头,只见皇帝眼神柔和得惊人,仿佛带着一丝……怜惜?
曹植心中一跳,忙低下头。
皇帝缓缓道:
“子建,你近来可好?”
“臣一切安好,多蒙陛下关怀。”
皇帝轻轻颔首,忽地改用更私人的语气:
“朕听说……你昨日在御花园写的那首诗,宫中人都传诵了。”
曹植耳根微红:“臣……不过随口吟成。”
皇帝微笑:“你这‘随口’二字,让旁人一辈子也赶不上。”
曹植更不好意思,悄悄捏紧衣袖:“陛下过誉。”
皇帝不再绕圈,他将曹昂的奏章推到曹植面前:“子建,你可知邺城来书之事?”
曹植低头看去。
当他读到“宜派曹植前往荆州”那一句时,整个人猛地一震。
睫毛颤抖,抬起头,声音竟有些急:“陛下——
臣……臣可不懂政事!若陛下信不过他人,派兄长或仲兄去更妥当!”
皇帝轻轻叹息:
“不是朕不信他人,是荆州人……更信你。”
曹植怔住。
皇帝站起身,走到窗前,轻轻拨开落雪:“子建,你无争、无欲、不结党、不贪利。
你的名声在天下士人间,是清如白玉的——
荆州之人不会怕你。”
曹植呼吸微乱。
皇帝背对着他,缓缓继续:“朕……需要一个能让天下安心的人。而你,正是这样的人。”
曹植嘴唇微颤:“臣……能替陛下分忧,自是愿意……只是……”
皇帝转身,看着他:“只是担心危险?”
曹植咬唇,不敢说是。
皇帝走近他,把手轻轻按在他肩上。声音温和又坚定:“朕会护着你。”
曹植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一瞬间,他的心里涌起一种强烈的冲击。像是被谁轻轻抱住一样。
殿中静默许久,雪声落在宫瓦上,轻轻簌簌。
曹植深吸一口气,跪下:“臣……愿为陛下南下荆州。”
皇帝亲自扶起他:“好。
你不替朕争天下,却愿替朕守天下。”
曹植眼眶一热。
皇帝轻声叮嘱:“你此行,不为监军,不为夺权,只为安定民心。
朕会派数名心腹随你,让刘琮知道——你代表的,是朕。”
曹植郑重点头。
皇帝忽然笑了:“荆州多美景,你这一趟……倒像是替朕去游历天下。”
曹植也忍不住笑了笑:“臣……定不辱使命。”
烛火摇曳,照亮两人相视的目光。
那一刻,皇帝眼里的信任已无任何遮掩。
殿门外的积雪已厚至脚面。
曹植走在长长的宫道上,心里像被风吹得千头万绪。
忽然,一个声音从雪中传来:“子建?”
曹植一抬头,是皇后在远处的廊下。
她抱着披风,小跑过来,替曹植披上:“外头冷,当心风寒。”
曹植愣住,连忙道谢。
皇后看了看他,道:“陛下……很在意你。
子建,你这一去,不可辜负陛下。”
曹植心中一震。
皇后似乎看穿了他的惊慌,轻轻拍拍他的臂膀:“去吧。陛下……把心托付给你了。”
曹植缓缓点头。
当他转身离开时,雪地上留下了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
建安二十五年冬 · 邺城 · 魏国世子府
夜雪未停,邺城的屋脊被覆得像一层白棉,被风一吹,卷成轻尘飘落。
曹植刚从洛阳赶回邺城,鞋上雪未化,斗篷都没来得及脱,便被曹昂召入内院。
内院暖阁中火光跳跃,曹昂、曹丕、曹彰已分坐左右,各自神色不同。
曹植一跨入门槛,三双视线齐齐落在他身上。
曹丕先开口,语气里带着压不住的焦虑:“皇上真的要你去荆州?”
曹植点头,声音还有些虚:“陛下亲口所言……兄长,我……我怕我做不好。”
话刚落,曹彰“砰”的一声拍案,吓得屋里烤栗子的铜鼎都震了震:“做不好?谁敢在你面前说半个不字,我一拳打他月牙上去!”
曹植:“……子文兄你可别去。”
“为啥?”曹彰委屈,“我去护着你啊!”
曹植小声道:“你一去,荆州士族以为我带武力……更怕了。”
曹丕忍不住扶额:“没错,你去了只会吓死那群人。”
当争吵声稍微停下,曹昂才示意曹植坐下。
他亲自给弟弟倒了杯热茶。“子建。”
他的声音很轻,却稳得让人放心。
曹植抿着嘴唇,只觉得心里乱得很。
曹昂盯着他看了半刻,道:“你不用像我,不用像二弟,也不用像父亲。”
曹植怔住。
曹昂继续:“你做你自己就好。天真、善良、风雅、无争……这正是荆州士族最想看到的。”
曹植眼眶微热。
曹丕轻咳了一声,补刀:“对,你就把自己当成一首诗,荆州的人看了能放下心的那种。”
曹植:“……二哥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
曹丕抿唇憋笑:“算是夸吧。”
曹昂忽然问:“子建,若刘琮哭着要你替他做决定,你怎么应对?”
曹植:“我……我……我安慰他?”
曹丕捂脸:“你别抱着他哭就行……”
曹彰补充:“你要哭也行,但别哭太惨。”
曹植脸通红:“我又不会哭!”
三人齐望他一眼。
曹植:“……偶尔!”
暖阁里笑声四起,压抑的紧张气氛一下松散了些。
笑声渐落时,曹昂正色道:
“子建,记住三句话。”
曹植坐正,神情有些紧张。
“你是去稳荆州,不是去替朝廷接收荆州。”
曹植点头:“臣弟明白。”
“你只谈民心、谈皇恩、谈安定,不谈兵权。”
曹植再点头:“记下了。”
“不许单独会见蔡瑁。那是个危险人物。”
曹植认真得像个受教的学生:
“那我找蒯家?”
曹丕冷笑:“蒯家也靠不住。”
曹植彻底慌了:“那我……找谁?”
曹昂忽然抬头,目光沉静:“找你自己。”
曹植一愣。
曹昂继续道:
“你不是无能,你只是未涉政治。
可你的清明和诚意,是这乱世最稀缺的。
荆州人见你,不会把你当威胁……反而会把你当希望。”
这一句话,让曹植心里像被点亮一盏灯。
窗外雪声沙沙,屋里添了新炭。
曹彰起酒:“今晚我得给三弟壮胆!”
曹丕拉住他:“别灌醉他,明日还要出发。”
曹彰:“那喝半坛?”
曹丕:“半盅。”
曹植哭笑不得:“你们到底想不想我去啊?”
曹昂轻轻敲了敲桌子:
“子建,此行你代表的是——皇帝的心意,我曹氏的仁义。”
曹植心口狠狠一跳。
三兄弟举杯。
曹昂:“愿子建南下顺利。”
曹丕:“愿荆州无乱。”
曹彰:“愿你平安回来,我还想跟你打拳!”
曹植喝下那半盅清酒,胸口热得发烫,眼底却明亮得不可思议。
他忽然意识到——
自己第一次,有了能为天下做事的机会。
三兄弟散后,曹昂叫住了曹植。
雪夜中,他把一枚玉饰塞到曹植手里。
“这是母亲留下的。带着它,我安心。”
曹植怔了一下,鼻子一酸,紧紧握住玉,低声:
“兄长……我一定平安回来。”
曹昂摸了摸弟弟的头:“我等你。”
喜欢曹操重生后摆烂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曹操重生后摆烂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