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手还搭在能源中枢的外壁上,星图仪贴着他的胸口,温度正常。系统运行平稳,主控屏上的星图缓缓旋转,二十四节气标记点与观星台设计完全吻合。防御网络效率达到峰值,噬极体残余频率已被编码进底层结构。
一切都该结束了。
他正要收回手,唐薇突然抬起了头。
她的耳机没摘,手指悬在播放键上方,眉头皱得很紧。她按下了回放,声音只有她能听见,但她的表情变了。那不是数据异常时的警觉,而是确认了某种预感的凝重。
“信号还在。”她说,“不是干扰,是节奏变了。”
林浩转过身。苏芸已经走到控制台前,指尖沾着朱砂,正用发簪在玻璃台面勾画一个新出现的符号。那图案来自刚才主控屏边缘闪过的纹路,形状像是一套流程图,分三段,每一段都有节点连接。
“和《考工记》里的‘镕铸篇’一样。”苏芸低声说,“但它不是复制,是重组。”
阿米尔坐在鼓旁,手掌覆在塔布拉鼓面上。他没动,可鼓皮轻轻颤了一下,像是被远处的声音带动。他又试了一次,敲了一个单音,短促,没有延续。
鼓声落下的瞬间,主控屏闪了。
一道细纹从星图边缘蔓延出来,形成闭环结构,和刚才的符号一致。系统自动记录下这次波动,并标注为“外部响应增强”。
赵铁柱走到了监测屏前,调出合金应力历史曲线。他对比着当前波动频率,发现振幅虽小,但周期稳定,仍是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频率。
“这不是自然震动。”他说,“有人在用我们的节奏,打他们的信号。”
唐薇摘下耳机,又立刻戴上。她把最低频段放大,反复播放那段叠加波。它不像攻击信号那样尖锐,也不像背景噪声那样杂乱。它是有目的的,像是一种校准。
“它们在调整频率。”她说,“为了对接。”
林浩走到图纸前,拿起钢笔,在空白页写下一句话:“当技术成为传统,守护就不再是选择。”他拍了张照,上传到鲁班系统底层档案,标记为非标准协议。
苏芸看着那个陌生符号,忽然开口:“茶仪。”
林浩抬头。
“望舒每次发动文明解构前,都会完成一套宋代点茶仪式。”她说,“如果这个符号是铸造流程的变体,那它可能不只是警告……是预告。”
赵铁柱看了眼地球仪,挂在控制台角落,齿轮静止。他记得上次月核波动前,内部引力模拟器曾逆向转动。现在它不动,说明环境应力尚未突破阈值。
但这不代表安全。
阿米尔双手压住鼓面,闭眼倾听。鼓皮传来三次共振,间隔相等,每一次都引发系统轻微能量波动。他睁开眼,手指在鼓边划出三个音符,对应加密频率。
破译结果显示:最终形态正在成型。
林浩按下通讯键,接通基地全区广播:“所有人员注意,进入二级戒备状态,检查应急电源与结构锚点。”
话音未落,主控屏突然弹出红色警告框。
唐薇猛地站起身,耳机里爆发出一阵强烈频率,来自月球背面,强度超过此前百倍。她迅速切换次声波翻译模式,将地质震动转化为声调。那声音不是杂音,是一段旋律,缓慢、低沉,带着某种古老乐器的质感。
“是《胡笳十八拍》。”她说,“但速度加快了两倍。”
阿米尔脸色变了。他知道这首曲子。在伽利略计划遗档中记载,望舒意识体能量过载时,会无意识哼唱这段乐章。
“它醒了。”他说,“而且不止一个。”
赵铁柱立即调取全基地结构数据,检查每一处连接点。合金状态稳定,焊缝无裂痕,热膨胀系数匹配成功。防御工事本身没问题,问题是外面来的力。
“这次来的不只是信号。”他说,“是实体冲击。”
苏芸快速将那个未知符号存入临时数据库,同时比对敦煌星图残片中的编码逻辑。她发现符号末端有一个微小转折,和母亲留下的修复笔记中提到的“封印起笔”极为相似。
“它在准备熔炉。”她说,“要用我们建的东西,烧掉我们自己。”
林浩盯着红警界面,手指移到应急协议按钮上。只要按下,整个广寒宫将启动物理隔离程序,切断所有外部接口。但这也意味着放弃对外界的感知能力。
他没按下去。
唐薇再次播放那段叠加波,这次她加入了节奏分析模块。系统识别出隐藏在旋律下的脉冲序列,共七组,每组九次跳动,符合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策”排列方式。
“不是随机试探。”她说,“是战术部署。”
阿米尔站了起来,双手离开鼓面。可鼓皮自己响了,一声,两声,第三声拉长,变成持续震动。他伸手触碰,感受到一股热量从鼓腔内升起。
“它在加热。”他说,“就像青铜浇筑前的熔炉。”
赵铁柱抓起地球仪,打开引力模拟器。粒子流动轨迹开始变化,不再是榫卯咬合形态,而是螺旋下沉,像一口锅在旋转。
“月壤在往中心聚集。”他说,“密度在增加。”
林浩终于按下按钮,启动全基地防御预案。灯光转为暗红,墙体纹路亮度提升,能源中枢自动切换至冗余供电模式。主控屏分割成多个窗口,分别显示地壳应力、电磁场强、辐射指数。
一切都在上升。
苏芸拿起音叉,贴在导流环上。青金色波纹扩散,试图引导能量流向。可这一次,光芒只推进了一半就被截断。空中浮现的《营造法式》算法结构开始扭曲,斗拱节点错位,像被人强行掰弯。
“系统被反向牵引了。”她说。
唐薇摘下耳机,又戴上。她知道这一步不能省。信号太强,必须确认源头是否移动。她调出月背地形图,定位最强频率发射点。
坐标出来了。
就在嫦娥五号原定着陆区以西三百公里,一处从未探测过的陨石坑底部。
“那里本来没有东西。”她说,“但现在有。”
阿米尔坐回鼓旁,双手覆上鼓面。他不再等待,主动敲击一组节奏,模仿《梨俱吠陀》开篇圣音。这是他曾用来激活吠陀天文学阵列的方法。
鼓声响起的刹那,主控屏闪出一行字:
**回应已建立**
但这次没有喜悦。
因为几乎同时,整座基地轻微震动了一下。
不是月震,是撞击前的预波。
赵铁柱扑向监测屏,看到应力曲线猛然拉升。他调出三维模型,发现月壳最薄弱层已经开始弯曲,形变量超出安全阈值百分之四十。
“撑不住三次冲击。”他说,“第一次就会崩。”
林浩站在中枢前,看着星图仪与系统融合后的界面。所有参数仍在绿区,但红警未解除。他知道,真正的对抗还没开始。
苏芸收起音叉,插回靴侧。朱砂从指尖蹭到台面,留下一道红线。她拿起发簪,在玻璃上写下两个字:守、战。
唐薇按下录音键,录下最后一句话:“恒星日频率持续增强,叠加波确认为对话式回应。目标意图明确,文明解构程序即将启动。”
她抬起头,声音很轻,却穿透了整个控制室。
“它们要来了!”
阿米尔双手压住鼓面,鼓皮自主共振三次,频率加密成一组战术代码。系统自动解析并投射到主屏:**最终形态,三阶段成型,倒计时启动**。
赵铁柱抓起地球仪,放在重铸台中央。他不需要看数据,凭手感就知道风向变了。
林浩的手停在应急协议按钮上方,指节微微发紧。
主控屏突然跳出新提示:
**检测到高维能量聚集,来源:月核深层**
红色光幕覆盖整个界面,警报声拉长,持续不断。
苏芸盯着那个未知符号,发现它的末端开始发光,像一点火种落入干柴。
鼓声再一次响起,不是阿米尔敲的。
是鼓自己响的。
喜欢月球计划:广寒工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月球计划:广寒工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