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主任办公室出来,两人沿着石板路往保健组值班小院走。初秋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微风拂过,带着草木的清香,走起来格外惬意。约莫七八分钟后,一座青砖灰瓦的小院出现在眼前 —— 院墙是浅灰色的,门口挂着 “卫生部保健组值班点” 的木牌,院子比陈墨买的四合院稍大些,门口站着两名哨兵,看到林主任,立刻敬了个礼。
“这就是咱们平时值班的地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林主任推开院门,率先走进去,“先带你去见杨副组长,以后值班安排都归他管。”
杨副组长的办公室在小院东侧,是间朝南的屋子,里面摆着一张实木办公桌,书架上堆满了文件和医学书籍,墙上挂着一张全国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几个重点城市。杨副组长约莫五十岁,穿着中山装,头发梳得整齐,看到他们进来,笑着站起身:“老林,这位就是陈墨同志吧?早就听你说杨老有个得意徒弟,今天终于见到了。”
“杨副组长您好,以后请您多指教。” 陈墨赶紧伸手,与杨副组长握了握 —— 对方的手很有力,掌心带着常年握笔的薄茧。
“不用客气,都是为了工作。” 杨副组长笑着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值班表,“你的值班时间定在每周四,要是临时有调整,我会让张干事提前通知你。组里有规定,值班期间要 24 小时在岗,不能擅自离岗,有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跟我或者老林联系。”
“我记住了,杨副组长。” 陈墨认真记下,心里暗暗提醒自己 —— 保健组工作特殊,必须严格遵守规定,不能出任何差错。
林主任又带着陈墨在院里转了一圈,逐个介绍办公室:“西边这三间是西医值班室,配了九名专职医生,平时负责常规检查和急症处理;旁边那间是检查室,里面有心电图机、x 光机,还有个小型化验室,能做血常规、尿常规这些基础检查;最西边是手术室和输液室,虽然小,但设备都是最好的,能应对紧急手术。”
陈墨跟着林主任走进检查室,里面的仪器擦得锃亮,护士正在整理器械,看到他们进来,笑着打招呼。林主任指着一台心电图机:“这台是上个月刚从德国进口的,比协和的还先进,你要是有兴趣,空闲的时候可以跟西医的同志学学怎么用,中西医结合,对诊疗更有帮助。”
“好,我一定学。” 陈墨点头,心里很感激 —— 林主任总是这么为他着想,不仅给了他进保健组的机会,还提醒他多学技能。
走到小院北侧,林主任指着三间连在一起的屋子:“这是中医值班室,有十一名专职医生,旁边那间是针灸室,里面的针灸床、消毒设备都很齐全,你以后值班要是需要针灸,直接用就行。”
中医值班室内,几名医生正在整理病例,看到林主任进来,纷纷站起来。林主任指着其中两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夫:“陈墨,这是王医生和方医生,上次给张政委会诊的时候你们见过,以后你们三个在一个办公室,互相有个照应。”
“王医生、方医生,以后请多指教。” 陈墨赶紧打招呼 —— 上次会诊时他就注意到这两位老大夫,气质儒雅,一看就是有经验的老中医。
“客气什么,都是同行。” 王医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杨老的大名我们早就听说了,你能继承他的手艺,肯定有过人之处,以后咱们多交流。”
方医生也附和道:“是啊,现在年轻中医越来越少,你能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好的医术,太难得了。以后值班不忙的时候,咱们多聊聊病例,互相学习。”
林主任把陈墨的办公用品放到靠窗的桌子上,笑着说:“你们慢慢聊,我还有事,先回去了。陈墨,有不懂的就问王医生和方医生,他们都是老资格了。”
“谢谢师叔,您慢走。” 陈墨送林主任到门口,回来时发现王医生正拿着一本《中医辨证论治》翻看,方医生则在整理病例。
“坐吧,陈墨。” 王医生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咱们组的专职医生,平时除了值班,还会作为随行医生跟着领导出去考察或者调研,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你是兼职,正常情况下轮不到你,除非有特殊情况。”
“这样啊,那太好了。” 陈墨松了口气,忍不住笑了 —— 他倒不是怕辛苦,主要是现在交通不便,出去一次要很久,他舍不得离开丁秋楠那么长时间。
方医生看出他的心思,笑着说:“你是不是舍不得媳妇?我们年轻的时候也这样,出去几天就惦记家里,后来习惯了就好了。不过你是兼职,不用担这个心,安心在协和上班,每周过来值一天班就行。”
“是啊,我媳妇在钢厂上班,平时也忙,我要是出去久了,家里就没人照顾了。” 陈墨不好意思地笑了,跟两位老大夫聊起了协和的工作,还有给张政委调理的经过。王医生和方医生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还偶尔提出自己的见解,陈墨受益匪浅 —— 两位老大夫有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很多见解都很独到,让他对中医辨证有了更深的理解。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王医生站起来:“走,带你去机关食堂吃饭,咱们组的伙食虽然不算好,但管饱。”
三人来到食堂,里面很宽敞,摆着几十张桌子,已经有不少人在吃饭了。窗口前摆着两个大桶,一个装着米饭,一个装着白菜豆腐汤,还有一碟咸菜,看不到一点肉星。陈墨心里有点失望 —— 早上还想着能在机关食堂改善伙食,没想到比协和食堂还简单。
“别失望,每周会有一次肉菜,可能是红烧肉,也可能是炒肉丝,不过不确定是哪一天。” 王医生看出他的心思,笑着解释,“机关食堂是大锅饭,要照顾所有人,能吃饱就不错了。领导们吃的中灶和小灶不一样,那边每天都有肉,不过咱们没机会去。”
陈墨接过餐盘,盛了一碗米饭,一勺白菜豆腐汤,坐在桌边慢慢吃。虽然没肉,但米饭很香,白菜豆腐汤也很清淡,适合夏天吃。他一边吃一边琢磨:要是秋楠在这,肯定会觉得没味道,回去得给她做顿红烧肉,补偿一下。
吃完饭回到办公室,王医生和方医生说要去针灸室休息会儿 —— 针灸室有两张躺椅,平时没人的时候,老大夫们喜欢在那眯一会儿。陈墨没去休息,坐在办公桌前,拿出笔记本,开始整理脑海中传承的中医知识。他翻到 “心脉瘀滞调理” 那一页,结合给张政委治疗的经验,补充了几句辨证要点,又写下几个适合老年人的加减方剂,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下午的时间过得很快,没什么紧急情况,偶尔有护士过来问几个中医调理的问题,陈墨都耐心解答。王医生和方医生睡醒后,也过来跟他一起讨论病例,从《伤寒论》到《金匮要略》,从针灸手法到药方配伍,聊得很投机。方医生笑着说:“跟你聊天,比看十本医书还管用,你对中医的理解,比很多老大夫都透彻。”
“您过奖了,我只是运气好,跟着师傅学了点皮毛。” 陈墨谦虚地说,心里却很开心 —— 能得到两位老大夫的认可,比任何奖励都让他满足。
下午五点半,到了下班时间。陈墨收拾好笔记本,跟王医生、方医生道别:“王医生、方医生,我先走了,周四见。”
“好,路上注意安全。” 王医生挥挥手,“周四早点来,咱们一起吃早饭。”
走出中枢大门,陈墨回头看了一眼 —— 红色的大门在夕阳下格外庄重,他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自豪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在这里工作,能为国家重要人物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
因为早上来的时候没骑自行车,陈墨只能步行到公交站。站台前已经有不少人在等车,他看了看站牌,去四合院的公交车要二十分钟一班,心里暗暗决定:以后再来值班,一定要骑自行车,坐公交太不方便了,还耽误时间。
等了约莫十五分钟,公交车才来。车上人很多,陈墨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站着,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满是期待 —— 不知道秋楠今天做了什么晚饭,是不是又给他留了好吃的。
回到四合院时,正好碰到丁秋楠下班回来,她手里拎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买的布料。“你今天怎么这么晚?” 丁秋楠迎上来,伸手摸了摸他的胳膊,“是不是在那边工作很忙?”
“不忙,就是路远,坐公交耽误时间。” 陈墨接过布包,跟她一起往家走,“我今天在保健组认识了两位老大夫,王医生和方医生,他们人很好,还跟我聊了很多病例,学到了不少东西。”
丁秋楠笑着说:“那就好,我还担心你在那边不适应呢。” 她上下打量了一下陈墨的衣服 —— 身上穿的是她上个月用蓝布做的衬衫,洗得有些发白,裤子也是她改的旧裤子,脚上穿的是布鞋。“你以后去保健组值班,是不是该穿那身买的中山装?还有皮鞋,别总穿我做的衣服,人家会笑话你的。”
陈墨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摸了摸布料:“我觉得你做的衣服比买的舒服,透气性好,还合身。再说,穿什么不重要,医术好才重要,谁会笑话我?” 他说着,把衬衫脱下来,露出结实的肩膀和腹肌 —— 自从重生后,他每天早上都跑步锻炼,身材保持得很好。
丁秋楠的脸颊一下子红了,赶紧别过头:“你怎么在院子里就脱衣服?快穿上,让人看见多不好。”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开心 —— 陈墨喜欢穿她做的衣服,说明他认可她的手艺,而且他的身材越来越好,看着就让人安心。
“怕什么,院子里又没人。” 陈墨笑着穿上衬衫,“我今天在机关食堂吃饭,连肉都没有,还是你做的饭好吃。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做红烧肉。”
“不用了,一会说不定有现成的。” 丁秋楠笑着说,刚走进家门,就听到院门口传来一大爷的声音:“陈墨,在家吗?”
“在呢,一大爷!” 陈墨赶紧迎出去,看到一大爷手里端着一个竹篦子,上面盖着一块蓝布,还冒着热气。“一大爷,您这是……”
“你大妈今天蒸了包子,猪肉白菜馅的,给你们拿了几个,省得你们再做饭。” 一大爷掀开蓝布,露出六个雪白的大包子,香气瞬间飘了出来 —— 包子褶捏得整齐,个头比拳头还大,看着就好吃。
“哎呀,谢谢您和一大妈,太客气了!” 陈墨赶紧接过竹篦子,手上热乎乎的,“快进屋坐,我给您倒杯水。”
“不了,我还得回去吃饭呢。” 一大爷摆摆手,目光落在陈墨的身上,笑着说,“平时没看出来,你这身材挺结实,是不是经常锻炼?”
“是啊,每天早上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当医生的,身体不好可不行。” 陈墨笑着说,又把竹篦子递回去,“一大爷,您把篦子拿回去,我把包子倒出来就行。”
“不用,你先用着,明天再给我送回去。” 一大爷转身就走,“快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谢谢一大爷!您慢走!” 陈墨对着一大爷的背影喊道,心里暖暖的 —— 四合院的邻里就是这样,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互相送点,虽然都是普通人家,却格外有人情味。
回到家,丁秋楠已经洗好手,坐在餐桌旁等着了。看到包子,她眼睛一亮,拿起一个就咬了一口:“哇,真香!一大妈做的包子就是好吃,比食堂的强多了。” 她嘴里塞满了包子,含糊地说,“你也快吃,别凉了。”
陈墨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 —— 猪肉的香味和白菜的清甜混合在一起,馅料很足,面皮松软,确实好吃。他看丁秋楠吃得香,又给她递了一个:“慢点吃,别噎着,还有很多。”
丁秋楠吃了一个半,实在吃不下了,把剩下的半个塞到陈墨嘴里:“给你吃,我饱了。” 陈墨张嘴接住,看着她嘴角沾着的包子馅,伸手帮她擦了擦,眼里满是宠溺。
六个包子,两人吃了四个,剩下的两个,丁秋楠用盘子装起来,放进橱柜:“这两个明天当早饭,热一热就能吃,省得你早上再做饭。”
“好,都听你的。” 陈墨收拾好餐桌,丁秋楠拿出下午买的花布 —— 是块浅粉色的布料,上面印着小碎花,很适合做裙子。“我想给你做条裙子,秋天穿正好,你看好不好看?”
“好看,你穿什么都好看。” 陈墨凑过去,摸了摸布料,“这布料很软,穿起来肯定舒服。”
丁秋楠笑着说:“那我明天就做,争取周末能穿。你要是没事,就带小黑去院门口跟大家聊聊天,我在家缝裙子。”
“好,正好我也想跟大家说说保健组的事。” 陈墨牵起小黑,往院门口走。小黑摇着尾巴,跟在他身边,时不时蹭蹭他的腿。
院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一大爷、二大爷、贾东旭、何雨柱都在,正围着聊天。看到陈墨来,何雨柱笑着喊道:“陈墨,你可来了!听说你进了保健组,给大人物看病,快跟我们说说,里面是不是天天有肉吃?”
“哪有,今天中午就吃的白菜豆腐,连肉星都没见着。” 陈墨笑着坐下,把保健组的情况简单说了说,没提保密的内容,只说值班很轻松,能学到不少东西。
大家听得很入神,二大爷捋着胡子,故作深沉地说:“保健组可是好地方,陈墨你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以后要是有机会,可得跟领导说说,给咱们院争取点福利。”
“二大爷您太抬举我了,我就是个普通医生,哪有那么大本事。” 陈墨笑着推辞,心里却很清楚 —— 保健组工作特殊,不能跟邻里说太多,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正聊得热闹,就看到许大茂垂头丧气地走过来,头发乱糟糟的,脸上还有点愁容。何雨柱看到他,故意大声说:“哟,许大茂,你这是被领导批评了?怎么耷拉着个脸,跟霜打了似的。”
许大茂抬头瞪了何雨柱一眼,没好气地说:“傻柱,你才被批评了!我今天中午在食堂,可是看见你被班长骂了,说你炒菜放多了盐,还把盘子摔了,是不是?”
何雨柱的脸瞬间红了,站起来就要冲过去:“你小子找揍是吧?敢揭我的短!”
“怎么着?我说错了?” 许大茂不仅没退,反而往前凑了凑,“你就是被骂了,还不让人说?”
“行了,柱子!” 一大爷赶紧拉住何雨柱,“你不招惹他,他能跟你吵?都是邻里,别动不动就动手。”
“就是,柱子,今天明明是你先挑事的。” 二大爷的大儿子刘光齐说道,“说不过人家就动手,太不像话了。”
贾东旭也劝道:“柱子,坐下吧,跟他置气犯不上。”
二大爷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地说:“老易,你别拉着他,让他打!咱们院有规定,打架要开全院大会批评,让他试试!”
何雨柱被大家说得不好意思,悻悻地坐下,嘴里还嘟囔着:“许大茂你等着,下次再敢跟我顶嘴,我饶不了你。”
许大茂哼了一声,没再说话,找了个角落坐下,眼神里满是愁容 —— 他昨天去做了精液化验,今天结果出来了,医生说他精子活力低,很难生育,他心里正难受,没心思跟何雨柱吵架。
陈墨看许大茂的样子,心里大概猜到了原因,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大茂,是不是化验结果出来了?别着急,明天来医院找我,咱们再想办法。”
许大茂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你…… 你怎么知道?”
“我是医生,看你的样子就猜出来了。” 陈墨小声说,“别担心,你的情况能调理好,明天咱们详细聊聊。”
许大茂的眼里重新燃起希望,点了点头:“好,明天我一定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院门口的人慢慢散去。陈墨带着小黑回家,丁秋楠还在缝裙子,灯光下,她的侧脸格外温柔。“聊完了?” 丁秋楠抬头,笑着说,“我给你煮了糖水蛋,快趁热喝。”
陈墨接过碗,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暖到了心里。他坐在丁秋楠身边,看着她缝裙子的样子,心里满是踏实 —— 有温馨的小家,有贴心的媳妇,有喜欢的工作,还有和睦的邻里,这样的日子,就是他重生一世最想要的幸福。
“对了,明天许大茂要来医院找我,他化验结果出来了,情况不太好,我得给他开点调理的药。” 陈墨说道。
“许大茂?他怎么了?” 丁秋楠好奇地问。
“他有点生育方面的问题,不过能调理好。” 陈墨简单说了说,“我想帮帮他,要是他能有自己的孩子,说不定能踏实过日子,不再瞎折腾。”
“你做得对,能帮就帮一把。” 丁秋楠点头,“明天我给你带点包子当早饭,省得你在医院食堂吃不好。”
“好,谢谢媳妇。” 陈墨笑着,在丁秋楠脸上亲了一口 —— 有她的支持,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他都充满了动力。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屋里的一切,小黑趴在床边打盹,缝纫机上的花布轻轻晃动,整个屋子安静又温馨。陈墨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丁秋楠在身边,有保健组的工作机会,有邻里的温暖,他一定能走得稳、走得远,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