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用半文半白的语言,模糊地提到岳麓山深处某块古碑(与我之前遇到的那块类似),称其为“嵬神碑”,是“古巫觋沟通山灵、调理地脉之枢”。上面刻有“非篆非籀,乃观星绘云之秘纹”,并提及祭祀山灵需用“柏木为位,云纹为信,辰时焚香,心念守土安疆之志”。
柏木位!云纹!守土安疆!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这与我石室中的见闻高度吻合!
文章最后还提到一句近乎谶语的话:“后世有司,妄动地脉,掘幽窟,制‘地’、‘天’诸器以代神工,然失其精要,徒得其形,终酿大祸……”
有司?地、天诸器?失其精要,酿大祸?!
这简直像是在直接描述“地枢”项目!这本野录的作者,难道知道些什么内情?!他甚至隐约提到了“天”字号器物的存在!
我急忙翻看这本书的出版信息,却发现它只是一本内部交流的影印合集,源自“八十年代长沙民间文化抢救性搜集项目”,原稿提供者署名——“佚名”。
线索似乎又断了。
但我注意到,在这篇文章旁边,有另一个读者用极细的铅笔写下了一个小小的批注:
“参见《云麓漫钞》残卷,或有所得。另,矿灯老人或知详情。”
《云麓漫钞》?这是一本什么书?从未听说过! 矿灯老人?!是那个Id“老矿灯”吗?!写批注的人认识他?!
柳暗花明!巨大的兴奋感冲上头顶!
我立刻起身,想去查询《云麓漫钞》的信息。但就在我站起来的瞬间,眼角余光瞥见阅览室门口,一个身影一闪而过。
那是一个穿着黑色夹克、戴着鸭舌帽的男人,帽檐压得很低,看似随意地靠在门外的走廊墙上翻看手机,但他的站姿、那种不经意间扫视阅览室内部的锐利眼神……让我瞬间脊背发凉!
是“幽府”的人?!还是秦研究员派来的?他们竟然这么快就查到大学图书馆了?!是跟踪我来的,还是通过别的途径(比如监控摄像头人脸识别)?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刚刚的兴奋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危机感。
不能慌!不能表现出异常!
我强迫自己坐下,假装继续看书,但每一个毛孔都在感知着门外的动静。那人没有离开,似乎就在那里“蹲守”。
他是在确认我的位置?还是在等同伴?或者是在监视所有可能查阅相关资料的人?
我必须立刻离开!但怎么走?从正门出去一定会被他看到!
我快速扫视阅览室。除了正门,只有角落还有一个安全出口的标识,但通常锁着。
怎么办?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图书馆工作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师傅,推着一辆装满待归架书籍的小车,慢悠悠地从我桌旁经过。
机会!
我迅速将《星城野老蒐异录》中那关键的一页用手机拍下(开了静音),然后合上书,自然地站起身,顺手将几本看过的书放到他的小车上,仿佛只是热心帮忙,同时用极低的声音快速道:
“老师傅,麻烦问下,安全出口能通外面吗?我有点急事。”
老师傅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镜,看了我一眼,又似乎无意地瞟了一眼门口那个黑衣男,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慢吞吞地指了指小车下面,用更小的声音回道:“下面……杂物间隔壁……有个送旧书的侧门……平时锁着……钥匙在《辞海》第三册后面藏着……莫声张……”
心中狂喜,多谢!
我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帮忙推了一下小车,然后假装伸了个懒腰,向着与安全出口相反方向的书架区走去,利用高大书架的遮挡,迅速绕向阅览室后方。
根据老师傅的提示,我果然在一个放着工具和旧书的杂物间里,找到了那扇不起眼的、刷着绿漆的旧木门。用藏在《辞海》后的钥匙打开门锁。
门外是一条狭窄的后巷,堆放着垃圾桶,弥漫着潮湿的气味。
我毫不犹豫地闪身出去,迅速锁好门,将钥匙塞回门缝下。然后压低帽檐,快步融入巷外街道的人流之中。
直到走出很远,确认无人跟踪,我才靠在一个广告牌后,大口喘气。
好险!他们果然无孔不入!
但这一次,并非全无收获。
我掏出手机,看着那张拍下的模糊照片。
《云麓漫钞》残卷……矿灯老人……
新的线索,更加清晰,却也更加危险。
那个图书管理员老师傅……他是有意帮我?还是巧合?
这座城市的水,比我想象的,还要深。
逃离图书馆的后巷,城市的喧嚣再次包裹而来,但我却感到一种更深的孤立。胸口“天字盒”温润依旧,右臂那片冰冷的蓝色如同沉默的计时器,提醒着我时间有限。
《云麓漫钞》残卷,“矿灯老人”……新的线索指向明确,却迷雾重重。《云麓漫钞》绝非普通出版物,大概率是某种孤本秘籍或内部文献,寻常渠道根本无法查阅。而“矿灯老人”,是人是鬼?是敌是友?又该如何寻找?
我想起了那位图书管理员老师傅。他看似无意的指点,却精准地给了我一条生路。他是谁?仅仅是古道热肠,还是……他也身处这巨大的谜局之中,甚至可能就是“矿灯老人”或其关联者?
可能性虽小,但值得一试。不过不能再贸然返回图书馆,风险太大。
我需要另一个切入点。一个既能接触深厚历史文化资源,又相对安全、能让我暂时隐匿的地方。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岳麓山腰那片巍峨古朴的建筑群——岳麓书院。
千年学府,文脉汇聚之地。那里不仅藏着浩如烟海的典籍,其本身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沉淀着无数先贤的智慧与精神,或许也隐藏着与星辰云雷、古楚巫觋文化相关的蛛丝马迹。更重要的是,书院作为着名景点和学术重地,人流如织,“幽府”的人在那里动手或许会有所顾忌。
喜欢长沙异闻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长沙异闻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