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裂痕初现
李墨在签约仪式上的缺席,如同一根无形的刺,扎在徐静婉的心头,也落在了所有关注这个项目的人眼中。尽管她当时应对得体,但后续的影响还是悄然浮现。合作方中,原本态度最积极的一家设计工作室,在后续沟通中明显变得犹豫,对合同细节反复推敲,进度被拖慢。监督小组群里,王琴虽未再公开刁难,但每次徐静婉提交进度报告,她总能“及时”地提出几个需要“进一步厘清”的问题,不痛不痒,却足以拖延审批流程。
徐静婉知道,这是各方在重新评估她的份量和项目的风险。她必须用更快的进展和更扎实的成果来回应。
她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近乎疯狂。白天奔波于各个合作工坊之间,亲自盯着首批产品的打样,对颜色、质地、细节吹毛求疵;晚上则伏案处理邮件、修改方案、与设计师远程会议。她与李墨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常常几天都碰不上一面,有时她深夜归来,他书房灯已熄,有时她清晨离开,他尚未起床。
这天,她正在郊区一家合作的缂丝工坊里,与老师傅反复确认一幅复杂纹样的织造细节,手机响了。是周雨晴。
“太太,”周雨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刚刚收到消息,我们之前谈好的、负责提供首批高端丝线原料的‘云锦坊’,单方面通知要暂停合作。”
徐静婉的心猛地一沉。“云锦坊”是她费尽心力,绕过李明轩的封锁圈,找到的品质最稳定、也最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合同都已基本敲定。“理由是什么?”
“对方语焉不详,只说产能安排不过来,无法按时交付。”周雨晴顿了顿,压低声音,“但我私下打听了一下,似乎是……明轩总那边,通过其他渠道,给了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更大的订单,而且交货期与我们完全重叠。”
果然是他!李明轩这是釜底抽薪!掐断了最关键的原料供应,项目就无法如期推出首批产品,六个月的对赌协议,她必输无疑!
一股冰冷的怒意从心底升起,几乎要冲破她的冷静。她强忍着挂断电话的冲动,对面前一脸关切的老师傅勉强笑了笑:“老师傅,抱歉,我有点急事需要处理,纹样我们下次再定。”
她匆匆离开工坊,坐进车里,感觉一阵眩晕。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她却觉得浑身发冷。李明轩这是要置她于死地!没有了“云锦坊”,短时间内去哪里找替代者?就算找到,品质、价格、交货期都未必能保证,项目进度将受到致命打击。
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深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她必须想办法。
找李墨?这个念头第一时间冒了出来。以他的能力和地位,只要他出面,无论是向“云锦坊”施压,还是协调其他资源,都能立刻解决这个危机。
但是……他会帮她吗?在签约仪式他都缺席的情况下?而且,一旦向他求助,就意味着她承认自己无法独立应对李明轩的挑战,她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建立起的微弱威信,都可能大打折扣。这更像是一种示弱。
不,不能找他。至少,不能是现在。
她拿出手机,开始疯狂地打电话。联系林薇,询问她是否认识其他可靠的供应商;联系之前接触过但被婉拒的几家大型丝绸厂,看是否有转圜余地;甚至通过陈明的关系,打听海外可能的替代渠道。
一下午就在焦灼的电话和等待中过去。得到的回复大多令人失望:要么产能已满,要么品质达不到要求,要么就是听到“李氏”和“木兰生活”的名头后,态度变得暧昧不明。李明轩的影响,比她想象的还要深远。
傍晚,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公寓。客厅里亮着灯,李墨竟然在家,他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似乎正在等她。
“回来了?”他抬起头,目光在她难掩疲惫的脸上停留了一瞬。
“嗯。”徐静婉应了一声,将包放下,不想多言,准备直接回书房继续想办法。
“听说‘云锦坊’那边出了点问题?”李墨的声音平静地传来。
徐静婉脚步一顿,转过身。他知道了?是周雨晴汇报的?她看着李墨,他脸上没什么表情,金丝眼镜反射着灯光,让人看不清他眼中的情绪。
“是。”她简短地回答,不想在他面前流露出太多焦虑。
“有什么打算?”他问,语气像是上级询问下属的工作进展。
这种公事公办的态度,让徐静婉心底那点微弱的、或许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期待,彻底熄灭。她挺直脊背,语气同样平淡:“正在寻找替代供应商。问题会解决的。”
李墨看着她,沉默了几秒,忽然说:“有时候,退一步,未必是输。”
徐静婉一愣,不解其意。
“李明轩要的,未必是这个项目本身。”李墨的声音低沉,“他可能只是想看你手忙脚乱,或者……逼你向我求助。”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徐静婉心头。她猛地明白了他的意思。李明轩是在试探,试探她在李墨心中的分量,试探她是否真的有能力独立支撑,也是在逼她做出选择——是依靠李墨,还是依靠自己。
如果她此刻向李墨求助,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无力,也坐实了她与李墨之间那层“特殊关系”,这或许正是李明轩乐于见到的,他可以有更多的文章可做。
想通了这一点,徐静婉反而冷静了下来。她看向李墨,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谢谢提醒。但这是我的项目,我的战场。我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李墨的唇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像是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情绪。他没再说什么,只是重新将目光投回手中的文件。
徐静婉转身走进书房,关上门。她靠在门板上,感觉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
李墨的提醒,是善意吗?还是另一种更隐晦的考验?她分不清。
但她知道,她不能退。一旦退了,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将失去意义。
她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屏幕的光芒映亮她苍白的脸,但她的眼神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没有“云锦坊”,她就另辟蹊径。高端丝线走不通,是否可以尝试用其他创新材料与传统工艺结合?是否可以调整首批产品的定位,先主打更容易获取原料的中端产品,打开市场再说?
思路一旦打开,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微光。
她开始疯狂地搜索资料,联系材料实验室,咨询设计师关于替代材料的可能性。这个夜晚,书房的灯再次亮至深夜。
她与李墨,隔着一扇门,各自占据着这偌大公寓的一角。物理距离如此之近,心理的鸿沟,却似乎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以及他那句意味不明的提醒,而变得更加清晰。
裂痕,在无声中悄然滋长。而前方的路,也因为这份孤绝的选择,变得更加崎岖难行。
喜欢契约暖意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契约暖意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