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数的咨询费安静地躺在银行账户里,如同一个坚实的后盾,让林小凡彻底摆脱了生存层面的焦虑。他并没有因此而挥霍,金钱于他而言,更多是换取时间、资源与便利的工具。
新租下的高档公寓成了他临时的道场与据点。两居室的格局,一间作为卧室,另一间则被他改造成了兼具书房与静室功能的空间。房间里没有过多装饰,只有必要的家具、一个定制的实木书柜、一张宽大的书桌,以及放在角落的一个柔软蒲团。整个空间整洁、空旷、安静,符合他此刻的心境。
他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与之前出租屋截然不同的城市景观。楼下是精心打理的中心花园,远处是蜿蜒的城市绿道,更远方才是密集的摩天楼群。这里少了些市井的喧嚣,多了份井然有序的宁静。良好的隔音让他能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外界干扰。
“新的环境,或许也该有个新的开始。”林小凡喃喃自语。
“林小凡”这个真实的身份,随着他与景明资本合作的深入,以及“凡尘过客”名气的渐长,注定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完全隐匿于幕后。陈景明、苏晚晴,乃至未来可能接触到的更多人,都会将目光投向他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风险洞察者”。
他需要为自己打造一个更合理、更经得起推敲的“新身份”。
一个拥有如此敏锐洞察力的人,不可能凭空出现。他需要一段合理的过往,一些能够支撑其能力的背景。
他坐在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谨慎地编织。他并没有凭空捏造,而是基于自己真实的经历进行“艺术化”的修饰与填充。
他依旧是那个从普通大学毕业、在腾达科技工作了五年的前程序员。但在他的新背景故事里,这五年他并非仅仅埋头敲代码,而是利用工作之便,深入研究了多家合作公司的商业模式、技术路径和财务数据,养成了从海量信息中挖掘关键风险点的习惯。他业余时间大量阅读经济、金融、心理学着作,并持续跟踪研究多个行业的发展动态。
他将自己失业后的沉寂,解释为一段深入的自我沉淀与市场观察期,并在此期间,通过某些不便于透露的“特殊渠道”(为“差评预览”留出解释空间),验证和完善了自己的风险分析模型。
这套说辞,半真半假,既有真实的经历打底,又为他的“能力”提供了看似合理的来源。它经不起最严苛的、动用国家力量的调查,但应付商业层面的背景核查,以及满足外界的好奇心,已经足够。
他甚至还主动更新了自己的领英档案,隐去了被裁员的不愉快,着重强调了对行业风险的长期研究和分析能力,并附上了几篇“凡尘过客”发表的、不涉及具体公司指控的分析文章链接。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背上,轻轻呼出一口气。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一个立得住的人设,还需要通过持续的、稳定的输出和符合该人设的行为来巩固。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完全随心所欲,需要开始有意识地经营“林小凡”这个现实中的身份。
这时,门铃响了。
林小凡有些意外,他刚搬来这里,应该没人知道才对。他走到门后,透过猫眼向外看去,只见苏晚晴正站在门外,手里还提着一个看起来颇为精致的果篮。
他打开门。
“苏小姐?你怎么……”林小凡有些疑惑。
“林先生,冒昧打扰。”苏晚晴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将果篮递了过来,“恭喜乔迁新居。陈总特意让我送份小礼物过来,聊表心意。”
林小凡心中微凛。景明资本的消息果然灵通,自己刚搬来没两天,他们就知道了。这既是示好,也未尝不是一种无声的展示——我们知道你在哪里。
他面色不变,接过果篮:“陈总太客气了,苏小姐请进。”
苏晚晴也没有过多客套,走进公寓,目光快速而专业地扫视了一下环境,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简洁,干净,有格调,符合她对林小凡的认知。
“林先生这里环境很好,很适合静心思考。”苏晚晴在客厅沙发坐下。
“是啊,图个清静。”林小凡给她倒了杯水。
“另外,还有件事。”苏晚晴从随身的手包中取出一张制作精美的邀请函,烫金的字体在光线下熠熠生辉,“下周有一个小范围的行业交流会,主办方是几家顶级的家族办公室和pE机构,规格很高。陈总觉得林先生应该去见识一下,多认识些朋友,特意为您争取了一个名额。”
林小凡接过邀请函,触手质感极佳。上面的主办方名字个个如雷贯耳,参会者无疑都是资本圈金字塔尖的人物。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合作顾问的范畴,更像是核心圈层的入场券。
“替我谢谢陈总,我会准时参加。”林小凡没有推辞,这正是他需要的。
“好的。”苏晚晴站起身,“那我就不多打扰了。”
送走苏晚晴,林小凡关上门,看着手中的邀请函和旁边的果篮。
新的公寓,新的身份,以及……即将踏入的新圈子。
一切都在按照他预想的方向发展,甚至更快。
他走到落地窗前,夜幕开始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繁星洒落人间。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林小凡”不再只是一个躲在屏幕后面的“预言家”,他将正式走到台前,开始在这真实的名利场中,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
而差评系统,将是他手中最隐蔽,也最强大的底牌。
喜欢我靠差评系统横行诸天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靠差评系统横行诸天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