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香拿走破农具的第二天,大队部的广播突然变得格外响亮,通知所有社员立刻到打谷场集合,召开“凌家坉人民公社食堂成立暨支援钢铁生产动员大会”。
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打谷场。田埂上、山道上,到处都是扛着板凳、椅子的人。凌建国和李秀娥也带着凌云、凌雨,跟着凌风往打谷场走,两人脸上满是紧张——他们既期待“吃饭不要钱”的好事,又怕家里这点家底被彻底掏空。
打谷场被收拾得格外隆重:中间搭了个用破桌子拼成的主席台,上面铺了块洗得发白的红布,旁边插着几面褪色的红旗。王福满和几个大队干部站在主席台上,个个面色潮红,手里拿着铁皮喇叭,时不时对着喇叭喊两句“静一静”,声音因为兴奋而嘶哑。
等村民们差不多到齐了,王福满举起铁皮喇叭,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社员同志们!今天是咱们凌家坉的大日子!上级指示,咱们正式成立人民公社食堂!从今天起,吃饭不要钱!大家敞开肚皮吃!共产主义,就在咱们眼前了!”
“哇!”台下瞬间炸开了锅!村民们激动地站起来,互相推搡着、议论着,脸上满是不敢置信的狂喜。
“真不要钱?随便吃?”
“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好事!”
“以后再也不用愁饿肚子了!”
王菊香和赵桂芹挤在人群前面,拍着手喊得最响:“好!太好了!感谢上级!感谢公社!”凌勇也跟着起哄,眼神里满是对“免费饭菜”的期待。
王福满等人群安静些,又喊道:“要吃食堂,就得有粮食!上级要求,各家各户把存粮、蔬菜、鸡鸭猪羊,都交到食堂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咱们一起吃大锅饭,干大事业!”
这话一出,人群的兴奋劲淡了些,开始有人小声嘀咕:“交存粮?那家里一点粮都不留了?”“鸡鸭是我好不容易养的,交上去就没了……”
王福满见状,赶紧补充:“大家放心!交上去的粮食,都是为了咱们自己吃!食堂管够!而且,为了支援国家大炼钢铁,打败美帝苏修,各家各户的铁器——锅、铲、锄头、铁锹,只要是铁的,都得交上来!咱们土法上马,炼出钢铁,为国家做贡献!”
“交铁器?连锅都要交?”这下,连最兴奋的人都迟疑了——锅碗瓢盆是过日子的根本,交了锅,以后连口热水都烧不了。
就在这时,王菊香突然跳出来,举着手里的破锄头(昨天从三房拿的),大声喊道:“交!都交!吃食堂了要锅干啥?炼钢是大事!我家早就准备好了,现在就交!”说着,她把破锄头递到主席台下的登记处,赵桂芹也赶紧跑回家,把家里的铁锅、铁勺都搬了过来,堆在登记处的桌子上。
有了王菊香带头,再加上干部们的鼓动,村民们也开始动摇。有人回家搬粮,有人扛着铁器过来,打谷场上顿时变得混乱起来:登记的会计忙得满头大汗,记不过来;搬东西的村民挤来挤去,时不时因为“谁先交”吵起来;干部们穿梭在人群中,大声吆喝着“快交!别磨蹭!”
凌风一家站在人群外围,看着眼前的疯狂,凌建国的手紧紧攥着衣角,手心全是汗。轮到他们交东西时,凌建国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的是掺了大半麸皮和薯干粉的杂粮——这是凌风特意准备的,既符合“家底薄”的形象,又不至于太惹眼。他还把那把快秃了的镰刀也递了过去。
会计接过布袋,掂了掂,皱着眉问:“建国,就这么点?你家四口人,就这点存粮?”
凌风赶紧上前,苦着脸道:“会计叔,您也知道,我们家分家时啥也没有,平时就靠挖野菜、种点红薯糊口,哪有多余的粮?这还是我妈省了好几天攒下来的。铁器就这把镰刀,还是我爹从旧货市场淘的,早就不好使了。”
王福满在主席台上看到这一幕,叹了口气——他知道三房的难处,也不想在这种时候逼得太狠,便对着会计摆摆手:“行了,登记上吧。三房困难,大家都知道,别为难他们。”
王菊香一直盯着三房,见他们只交了这点东西,还没交铁锅,立刻尖声喊道:“凌风!你们家的铁锅呢?昨天说好今天交的!想藏私是不是?”
凌风装作“猛然想起”的样子,拍了拍脑袋,懊恼道:“哎呀!奶!您不说我都忘了!早上光顾着来开会,把锅的事忘了!锅还在家呢!我这就回去拿!”说着就要往家跑。
“别去了!”王福满赶紧拦住他,“一口小锅,不差这一会儿!先准备开饭!等吃了饭再说!”他被各种事情缠得焦头烂额,根本没心思计较一口小锅。
王菊香还想纠缠,却被周围急着等吃饭的村民挤开了——大家早就被食堂的饭菜勾住了魂,没人在意一口小锅。
中午时分,食堂的第一顿饭终于开了。打谷场旁边垒起了三口巨型铁锅,锅里炖着大块的猪肉、鸡肉,还有萝卜、白菜、粉条,油花浮在汤面上,香气飘出老远。旁边的蒸笼里,白面馒头冒着热气,一个个又大又白。炸油条的油锅滋滋作响,金黄的油条捞出来,堆在竹筐里。
村民们排着长队,端着盆、拿着碗,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饭菜,吞咽着口水。轮到王菊香时,她抢了满满一碗炖肉,里面好几块大肥肉,还拿了两个白面馒头、三根油条,找了个角落蹲下来,吃得满嘴流油,对赵桂芹炫耀:“瞧瞧!我说啥来着?共产主义就是好!以后天天能吃肉!”
赵桂芹也端着一碗肉,啃着鸡腿,连连点头:“是啊妈,早知道这么好,咱们早就该交东西了!”
凌风一家也分到了饭菜:两个白面馒头,一碗炖菜(里面只有几块碎肉),一根油条。凌雨和凌云拿着馒头,小口小口地啃着,脸上满是满足。凌风却没什么胃口,他看着地上掉落的馒头块、被踩烂的油条,心里一阵刺痛——这些都是未来的救命粮,现在却被如此浪费。因为他知道,这场狂欢,注定不会长久。
大食堂的“免费盛宴”持续了三天。这三天,打谷场天天像过年一样热闹:清晨天不亮,炊事员就开始生火做饭,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山坳上空盘旋;上午十点多,饭菜的香气就飘满全村,村民们早早地扛着板凳来排队,一边等一边议论“今天吃啥”;中午开饭时,打谷场上满是咀嚼声、打嗝声,还有孩子们的嬉闹声。
但凌风却敏锐地察觉到了狂欢背后的危机,这些危机像藤蔓一样,悄悄缠绕着这个脆弱的食堂。
第一天的兴奋过后,第二天就出现了浪费。村民们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变成了“放开肚皮吃”,很多人打了满满一盆饭菜,吃不完就随手倒掉——泔水桶里,半个的白面馒头、没啃完的鸡腿、剩下的炖菜堆得满满当当,油腻的汤汁顺着桶壁往下流。负责清理泔水桶的老陈叔看着这些浪费的粮食,心疼得直叹气,却不敢多说——干部们说“吃食堂就要放开吃,不能小家子气”。
喜欢重生五八之灵泉空间护家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五八之灵泉空间护家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