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底的戈壁滩,寒风刮过596基地的每一寸土地。
比风更冷的,是基地里足以冻结灵魂的紧张气氛。
“最终模拟试验,倒计时72小时。”
钱老站在基地最高机密的地下试验室里,
看着面前银光闪闪的球形装置——这是他们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完整模型。
除了核材料被惰性物质替代外,
其他每一个部件,每一根导线,都与真正的“大炮仗”完全一致。
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步。
如果这次模拟试验失败,那么前面所有的努力,
所有的“蛋炒饭”理论、“总指挥”系统,全都将付诸东流。
“所有参数再检查一遍!”高远的声音比戈壁的风还要刺骨,
“雷管同步误差必须控制在0.1纳秒以内!一丝一毫的偏差都不允许!”
整个试验室里,三十多个顶尖科学家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紧张地忙碌着。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如临大敌”四个字,连呼吸都不敢太用力,
生怕一丝风声会影响精密仪器的读数。
王建国站在观察窗外,感觉自己像个多余的人。
这种高端的科学实验,他根本插不上手。
但钱老坚持要他在场,理由很简单——“绵绵顾问需要有人照看”。
此刻的姜绵绵,正被“禁足”在试验区外的一个小屋子里。
钱老下了死命令,
在模拟试验期间,绝对不允许任何无关人员进入核心区域。
哪怕是他们的“特别安全顾问”也不例外。
小丫头显然对这种“软禁”很不满意。
她趴在小屋的窗台上,看着外面忙碌的人群,小嘴撅得能挂油壶。
“王爷爷,为什么不让我去看看?”她转过头,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王建国,
王建国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
“今天不行,绵绵。爷爷们在做很重要很重要的实验,不能有一点差错。”
“有多重要?”姜绵绵好奇地问。
“比考试还重要,比……”王建国想了想,“比你最爱吃的糖醋里脊还重要!”
姜绵绵瞪大了眼睛,没有什么比糖醋里脊更重要的了。
“那我就在这里等着,不添乱。”她很懂事地点点头,
然后又趴回窗台,继续观察外面的世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试验室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每一个参与者都知道,这可能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小时。
成功了,中国就拥有了保卫自己的终极武器。
失败了,不知道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
“同志们,”钱老的声音在试验室里响起,尽管努力保持平静,但还是难掩内心的紧张,
“最后检查完毕。现在,让我们见证历史。”
“倒计时,30秒!”
“20秒!”
“10秒!”
“5、4、3、2、1!”
“点火!”
轰——!
即便只是模拟试验,那一瞬间爆发的巨大声响,依然震得整个基地都在颤抖。
王建国感觉地面都在摇晃,小屋里的茶杯“叮当”作响。
姜绵绵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了一跳,但很快就兴奋起来:
“哇!是不是成功了?是不是很厉害?”
然而,试验室里却是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盯着显示屏上的数据。
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曲线,对外行人来说就是天书,
但对这群顶尖科学家来说,却是最残酷的现实。
“能量聚焦点偏移了3.7%。”负责数据分析的年轻人,声音里带着颤抖。
“冲击波分布不均匀,东南方向明显偏弱。”
“压缩效果达不到预期,只有理论值的73%。”
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像重锤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钱老的脸色,比戈壁滩的石头还要灰暗。
失败了。
尽管“蛋炒饭”理论解决了材料问题,
“总指挥”系统解决了同步问题,
但在最关键的能量聚焦环节,他们还是功亏一篑。
“问题出在哪里?”钱老强迫自己保持冷静,“我们的理论应该是正确的。”
“可能是聚焦方式有问题。”邓稼先皱着眉头,
“我们一直采用的是径向聚焦,试图将所有能量都压向中心点。
但也许……也许这种一点突破的思路本身就有缺陷。”
“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有人问道。
邓稼先摇摇头,脸上满是挫败:
“我也不知道。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案。”
试验室里的气氛,比刚才的紧张更加令人窒息。
这是一种彻底的绝望——当你以为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
却发现现实依然残酷地与你作对。
钱老默默地走出试验室,需要到外面透透气。
戈壁的寒风扑面而来,但此刻的他,内心比风更冷。
他漫无目的地在基地里走着,脑子里反复思考着刚才试验的每一个细节。
能量聚焦,能量聚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不知不觉中,他走到了姜绵绵所在的小屋附近。
透过窗户,他看到小丫头已经不在屋里了。
“绵绵在哪?”钱老急忙问守在门口的王建国。
“在外面玩呢。”王建国指了指不远处的一片空地,
“她说在屋里闷得慌,想出来透透气。我看试验也结束了,就让她出来了。”
钱老顺着王建国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粉色小身影。
姜绵绵正蹲在一片平整的沙地上,手里拿着一根捡来的树枝,
钱老的心情原本糟糕到了极点,
但看到这个无忧无虑的小身影,莫名感到了一丝安慰。
他走过去,想看看这个小丫头又在搞什么“艺术创作”。
“绵绵,在画什么呢?”他蹲下身,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一些。
姜绵绵抬起头,
“钱爷爷!我在画太阳!”
钱老定睛一看,不由得哭笑不得。
沙地上被姜绵绵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圈,
虽然歪歪扭扭,但确实像个太阳。
而在这个“太阳”的周围,密密麻麻地画满了小圆点,应该就是她说的“星星”了。
“你看,”姜绵绵用树枝指着自己的杰作,
“太阳在中间,但是它不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它把所有的小星星都抱在怀里,给它们光,给它们热,让它们都亮闪闪的!”
她说着,又在那个大圆圈的边缘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太阳的光芒。
“它不光自己发光,还要照亮别的星星。
所以我画了好多好多小星星,让太阳抱着它们!”
钱老静静地听着这个七岁孩子天真的解释,目光却死死地盯着沙地上那个歪歪扭扭的图案。
太阳……抱着星星……给它们光和热……
突然间,比闪电还要耀眼的灵感,狠狠地劈进了他的大脑!
他一直在想如何“挤压”,如何将所有能量都压向一个中心点。
但是……但是如果换个思路呢?
如果不是“挤压”,而是“环抱”?
让能量不是像尖刀一样刺向中心,而是像太阳一样,
从中心向外“拥抱”整个反应区域,
形成一个更加均匀、更加稳定的聚焦场?
“我的天……”钱老的瞳孔剧烈收缩,
环抱式聚焦!
这样既能保证能量的充分释放,又能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的不均匀压缩!
“钱爷爷?”姜绵绵发现钱老的表情有些奇怪,担心地问道,
“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钱老猛地回过神来,他看着那个正关切地看着自己的小女孩,
“绵绵,”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的太阳……画得太好了。比真的太阳还要厉害。”
姜绵绵听到这个评价,开心得眼睛都眯成了月牙:
“真的吗?我的太阳比天上的还厉害?”
“对,”钱老郑重其事地点头,“你的太阳,拯救了我们。”
小丫头虽然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但还是高兴地举起手里的树枝:
“那我再画一个更厉害的太阳!”
钱老站起身,看着那个继续在沙地上“创作”的小身影,
然后,他转身朝着试验室狂奔而去,
“所有人!立刻集合!”他的吼声在基地里回荡,
“我找到答案了!环抱式聚焦!我们要重新设计整个方案!”
而在沙地上,姜绵绵还在专心致志地画着她的第二个“太阳”,嘴里哼着自编的小曲:
“太阳抱星星,星星亮晶晶,一起转圈圈……”
她完全不知道,自己刚才的一番童言无忌,
又一次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喜欢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