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上李成栋会在1648年反正归明之事,朱由榔并未告诉众人。
同样也并未告知一众臣子,即便李成栋明年不会反正,自己也打算兵出广西,进攻广东。
眼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将这次抄家得来的一千万银子发展农业经济,以及转化成战斗力。
除此之外,便是解决云南的问题。
与云南大西军联合一事不解决,明年便不可能东出,更不可能解决湖广的何腾蛟以及刘承胤已经形成军阀藩镇割据一方的问题。
桂林行宫,圜殿内的御前会议刚散。
重臣们带着各自的任务匆匆离去,殿内只留下朱由榔和袅袅未散的茶香,以及一份沉甸甸的紧迫感。
一千万两白银的横财,既是天降甘霖,也是催命符咒。
如何将其高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力,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农业推广的政令已下,云南的使者也已派出,湖广的暗棋悄然布下……
但所有这些谋划,无论是稳固根基、联合外援还是削平内藩,最终都需要一支强硬的武力作为后盾来支撑和兑现。
“没有刀子,再好的经也念不下去。”
朱由榔喃喃自语,目光掠过殿外,投向了桂林火器司的所在。
他站起身,在一众侍卫亲卫的护卫下出了宫门。
他需要亲眼去看看,他那寄予厚望的“利齿”,究竟磨得如何了。
御驾抵达火器司,司礼监掌印庞天寿与一众官员慌忙迎出。
朱由榔摆手免了虚礼,径直走入烟气缭绕、噪音震天的工坊核心区。
他看着在葡萄牙匠人指挥下,逐渐成型的枪管和炮身,也看到了对方在演示燧发枪机时那有意无意的遮挡。
以及周围大明工匠脸上那混合着求知与屈辱的神情。
庞天寿还在絮絮叨叨地表功:
“……皇爷,如今每月能出铳一百余支,罗德里格斯大师说,若能再添些物料,下月或可增至一百四十……”
朱由榔的眉头微微蹙起。
这个速度,太慢了!而且命脉完全攥在别人手里。
他打断庞天寿,直接走到一处工位,指着那结构精巧的枪机道:“此物,朕的工匠,何时能独立铸造?”
得到的是对方礼貌而坚决的推诿。
这一刻,火器司面临的技术壁垒,与朱由榔在全局战略上遭遇的困境何其相似——
云南问题如同这燧发枪的核心技术,看似有机会联合大西军,但主动权并不完全在自己手中,对方也可能待价而沽甚至设置障碍。
他派出的使臣,就如同派去学习技术的工匠,能否成功,尚在未定之天。
湖广军阀则像那些被葡萄牙人垄断的关键材料,割据一方,不听调遣,使得朝廷的政令、军令难以畅通,更无法有效整合资源。
未来的东出广东,无论是寄望于李成栋反正还是被迫武力解决,都需要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核心武力作为拳头。
这支拳头,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绝不能受制于人。
不过好在朱由榔此前已经命赵城派遣精干锦衣卫进入火器司与这些洋人学习技术。
上次购买的燧发枪,其中十把朱由榔命城外的工匠仿制研发。
朱由榔命人通知赵城前往城外。
桂林城外的秘密研发基地,藏匿于一片不起眼的丘陵之中,外围由便装锦衣卫层层设防,戒备森严,远胜城内的火器司。
这处丘陵不远处便是存放硫磺、硝石等材料的仓库。
城内火器司所用的一应材料都从这里运进城内。
朱由榔的马车在崎岖小路上颠簸前行,最终停在一处依山而建、看似是废弃矿场的院落前。
锦衣卫指挥使赵城早已在此等候,神情肃穆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
“陛下,请随臣来。”
赵城没有多余寒暄,直接引着朱由榔穿过几道明岗暗哨,进入一处挖掘在山体内的巨大岩洞。
岩洞内灯火通明,叮当的敲击声和浓烈的煤炭、金属气味扑面而来,与城内火器司的格局截然不同,这里更显粗犷、隐秘,充满了试验场的气息。
岩洞深处,老匠头胡铁山和他挑选出的核心工匠们正围着一处炉火和几个工作台忙碌着。
人人眼中布满血丝,脸上却洋溢着一种近乎狂热的专注。见到皇帝亲临,他们慌忙要跪拜,被朱由榔抬手制止了。
“赵卿,情况如何?”
朱由樵的目光扫过那些看起来与葡萄牙人制品已十分相似的枪机零件,最终落在赵城身上。
赵城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语速快而清晰:“陛下,成了!”
他首先指向工作台上几张墨迹未干的图纸和旁边几页写满字的纸:
“根据‘暗桩’持续送出的情报,结合我们之前的摸索,所有关键技术节点均已攻克。
这是整理出的完整工艺流程。
接着,他走到胡铁山身边,从老匠头微微颤抖的手中接过一支已经组装完成的燧发枪,双手呈给朱由榔:
“陛下,这是依照破解的技艺,完全由我们自己的工匠,仿制出来的第一支成品!”
朱由榔接过这支还带着体温和烟火气的火铳。
入手沉甸,枪机的轮廓与他在城内火器司看到的几乎无异,只是细节处的打磨略显生涩。
他仔细抚摸着枪身,特别是那结构复杂的枪机部位。
胡铁山激动地补充道:
“皇……皇上,试过了!能打响!力道和葡萄牙人的差不多,就是……就是连续击发的话,簧片容易乏力,哑火的次数比洋人的多了那么一两成……但,但给臣等一点时间,一定能改进得更好!”
能打响!性能有差距,但已堪使用!
朱由榔握着这支仿制火铳,感受着金属传来的冰冷触感,心中却是热血奔涌。
数月来的投入、等待,甚至是不惜动用锦衣卫手段的谋划,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最关键的回报。
他没有过多赞誉,只是重重地拍了拍胡铁山的肩膀,目光扫过在场所有疲惫却兴奋的工匠:
“所有参与此事者,记大功!赵卿,按最高规格论功行赏!”
喜欢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