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防线被明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强行突破,数个渡口失守,消息传至盛京,举城震动。然而,皇太极并未如外界想象那般惊慌失措,反而在最初的震怒后,迅速冷静下来。他深知,与国力雄厚、装备精良的明军进行正面决战,尤其是在对方火力处于巅峰状态时,无异于以卵击石。
“传令全军,”皇太极在崇政殿中,面对一众面带忧色的王公贝勒,声音沉稳而冰冷,“放弃辽河沿岸所有固定营垒、堡寨,所有八旗主力,包括蒙古八旗,即刻向辽阳、沈阳外围收缩。”
“大汗!”一些年轻气盛的将领忍不住出声,脸上满是不甘,“难道就将辽西之地,白白让给明狗?”
“让?”皇太极细长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讥诮,“朕不是让,是换!用这些暂时守不住的泥土砖石,换他明军漫长的补给线,换他士卒疲惫的双腿,换他骄纵轻敌之心!”
他走到巨大的辽东地图前,手指划过辽河与辽阳、沈阳之间的广阔区域:“辽河平原,一马平川,正是我八旗铁骑纵横驰骋之地!朱由检以为渡过辽河便可直捣黄龙?朕要让他这数十万大军,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之上!”
他看向多尔衮、岳托等擅长机动作战的将领:“多尔衮,你领正白旗及蒙古科尔沁部骑兵,分为数股,专司截击明军从广宁方向前运的粮队!岳托,你率镶红旗,游击于明军主力侧翼,昼夜不停骚扰,射杀其斥候,焚毁其临时囤积点,让其不得安枕!”
“记住!”皇太极的声音陡然凌厉,“不许与明军大队正面接战!一击即走,如风如电!朕要让他明军的粮道,变成死亡之路!让他数十万大军,困于坚城之下,饥于旷野之中!”
“嗻!”多尔衮、岳托等人轰然应诺,眼中重新燃起战意。
皇太极又看向济尔哈朗:“郑亲王,罗刹佣兵和索伦劲旅,暂时撤至太子河以东,休整待命。他们是奇兵,要用在关键时刻,给予明军致命一击!尤其是索伦人,让他们在浑河、苏子河附近的林区活动,猎杀明军小股部队和侦察兵。”
新的战略迅速传达下去。原本依托辽河防线固守的清军,如同潮水般快速后撤,只留下少量部队监视、迟滞明军。整个辽河以东,仿佛瞬间变成了一个空荡荡的陷阱。
明军方面,朱由检亲率主力渡过辽河后,初期进展顺利,几乎兵不血刃地“收复”了大量空无一兵一卒的城镇、堡寨。
“陛下,奴酋看来是胆寒了,望风而逃!”中军大帐内,一些将领不免生出骄矜之气。
朱由检却眉头微蹙,他来自后世,深知“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皇太极此举,绝非简单的溃退。“传令全军,不可冒进!巩固已占区域,加强粮道护卫,哨探范围扩大至五十里!”
然而,辽河平原的地理环境开始对明军不利。时值夏季,降雨增多,河流水势上涨,一些低洼地带变得泥泞不堪,严重拖慢了以重装备和步兵为主的明军行军速度。而清军骑兵则凭借其机动性,在相对干燥的高地和熟悉的小路上来往如飞。
很快,明军的噩梦开始了。
一支从广宁出发,满载粮秣和火药的大型辎重队,在前往主力部队的途中,于一处名为“柳条洼”的沼泽地带边缘,遭遇了多尔衮亲率的正白旗精锐骑兵的突袭。
押运的明军护卫部队虽然装备了燧发枪和轻型火炮,但在空旷地带,面对高速冲击、箭法精准的满洲铁骑,阵型尚未完全展开,就被数股骑兵如同利刃般切入!箭矢如同飞蝗,从四面八方射来,专门 针对拉车的驮马和民夫。一时间,人仰马翻,混乱不堪。
多尔衮根本不恋战,骑兵如同旋风般掠过,用火箭点燃粮车,用马刀砍翻惊慌失措的士卒,在明军组织起有效反击之前,便呼啸着消失在远处的丘陵之后。留下满地狼藉,燃烧的车辆和死伤的人畜。
几乎同时,岳托的镶红旗骑兵,如同幽灵般出现在明军主力大营外围。他们并不靠近明军严密的车阵和火炮射程,而是在远处游弋,用强弓抛射轻箭,骚扰营地,射杀外出取水、伐木的零散士兵。夜间,则鼓噪呐喊,伴作袭营,让明军精神时刻紧绷,不得休息。
更让明军头疼的是索伦猎手。他们潜伏在河流沿岸的芦苇荡和密林中,用毒矢和陷阱,悄无声息地猎杀明军的夜不收和侦察小队。明军派出的斥候往往有去无回,导致对周围敌情的掌握变得极为困难,仿佛陷入了战争的迷雾。
朱由检的中军主力,每日只能缓慢推进二三十里,并且需要分出大量兵力保护漫长的后勤线,还要时刻提防来自侧翼和背后的冷箭。部队的士气开始受到影响,士兵疲惫,补给运输的效率大大降低。
“陛下,如此下去,我军虽强,却如重拳打在棉花上,空耗钱粮士气啊!”卢象升忧心忡忡地进言。
朱由检站在临时行营的望台上,看着远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的清军游骑,脸色凝重。他意识到,皇太极已经彻底改变了打法,放弃了传统的城池攻防,转而利用其核心优势——骑兵的机动性和对本地环境的熟悉,进行了一场十七世纪的“运动战”和“袭扰战”。
“皇太极……果然难缠。”朱由检深吸一口气,“他想拖垮我们,耗干我们的后勤,磨掉我们的锐气。”
他转身,目光扫过麾下众将:“传令,改变策略!曹文诏、周遇吉,你二人麾下骑兵,不再担任前锋突进,而是分为数个机动兵团,以营为单位,在主力外围五十里范围内,主动清剿建奴游骑,掩护粮道!遇敌骑大队,则聚而歼之;遇小股,则逐而驱之!”
“黄得功,步卒停止盲目推进,选择关键地形,修筑坚固的前进基地,囤积粮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另外,通知登莱水师和东江镇,加大对辽东半岛沿海的清军据点攻击力度,从京师再抽调京营1万人补充登莱新军,并尝试在鸭绿江口一带进行登陆佯动,看能否调动辽阳方向的清军!”
“他想用空间换时间,用袭扰来耗朕?朕便跟他比比,谁更能耗!看是他满洲的铁骑先跑断了腿,还是朕大明的国力先支撑不住!”
辽河平原的战场上,形势陡然变得复杂起来。明军如同身披重甲的巨人,虽然力大无穷,却被迫与一群灵活凶狠的狼群周旋。双方统帅的意志、军队的韧性和国力的支撑,在这广袤的天地间,展开了一场更为残酷和考验智慧的无形较量。
喜欢撰鼎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撰鼎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