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的夜晚,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缓慢流淌。院子外的尸傀不再疯狂冲击,只是如同鬼影般在光罩外徘徊,猩红的眼睛在黑暗中忽明忽灭,发出压抑的低吼。河口镇方向的恐怖威压时强时弱,如同沉睡巨兽的呼吸,每一次起伏都牵动着我的心弦。后山的白光依旧顽强闪烁,与那威压隐隐抗衡。
我盘膝坐在屋门口,背靠着冰凉的门板,膝上摊开着《基础符箓真解》。灵石握在手心,传来微弱却持续的温热感,帮助我稳定心神。柴刀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起初,我根本无法静心。耳朵捕捉着外面的每一点动静,眼睛时不时警惕地扫向光罩,生怕平衡在下一刻被打破。书上的字迹在昏暗光线下模糊不清,脑子里乱糟糟的,全是刚才激战的画面和对未知危险的恐惧。
这样下去不行!我用力甩了甩头,试图驱散杂念。道长说过,心不静,则意不纯,什么都学不会。现在这难得的平静,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我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站桩时脚底生热、心神沉入中丹田的感觉。灵石传来的温热感,像是一根引线,帮助我一点点收敛散乱的心神。我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一吸一呼,缓慢而绵长。
渐渐地,周围的声响似乎远去了,心跳也平缓下来。我重新睁开眼,看向膝上的书页。这一次,那些原本晦涩的符文和注解,仿佛清晰了一些。
我翻到书中关于“固”字符和“聚灵阵”的章节。“固”字符并非直接攻击或防御,而是用于加固已有的阵法或器物,使其更加稳固。而“聚灵阵”则是一种简易法门,可以小范围汇聚天地灵气,补充消耗。
这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
我仔细研读“固”字符的画法和要点。此符关键在于“意守”与“气连”,画符时需将心神与所要加固的目标相连,笔意需沉稳厚重,如磐石般不可动摇。我对照着图形,用手指在空中反复比划,感受那种笔走沉稳、力透纸背的感觉。
然后,我尝试画符。没有用珍贵的符纸朱砂,只是蘸着清水,在身旁的石板地上练习。一次,两次……起初笔迹浮滑,毫无神韵。但我没有气馁,不断调整呼吸,想象着自己的意念通过笔尖,与脚下这座守护我们的“五行辟易阵”相连。
不知练习了多久,当我再次落笔时,感觉突然不一样了!手腕沉稳,笔下的水迹虽然依旧会干,但那一道符文却仿佛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重量感”,与周围阵法的波动隐隐产生了一丝共鸣!
成功了!我心中一阵激动!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丝进步,但证明我的方向是对的!
我立刻趁热打铁,开始研究“聚灵阵”。这个更复杂一些,需要按照特定方位布置几块蕴含灵气的石头或符箓,引导周围灵气汇聚。我想到院子四角埋着的“镇方符”,和中央的阵眼。或许可以尝试用“固”字符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引导后山白光散逸的能量来补充阵法?
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可能很危险,一旦出错,说不定会破坏现有的阵法。但现在别无选择。
我站起身,小心翼翼地走到院子中央阵眼的位置。蹲下身,用手轻轻拂开泥土,露出下面埋着的、作为阵眼的那块普通石头(原本的灵石已失)。石头冰凉,毫无灵气。阵法现在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后山的白光支援。
我取出怀里最后一张空白的优质符纸和那盒所剩无几的朱砂。凝神静气,回忆着刚才练习“固”字符的感觉,将心神沉入中丹田,意念与脚下的阵眼相连,然后落笔!
笔尖划过符纸,朱砂鲜红。这一次,我感觉手腕异常沉稳,每一笔都带着一种坚定的意念。当最后一笔落下,符成之时,符纸上竟然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流光!
成了!一张蕴含了我目前最高水平的“固”字符!
我小心翼翼地将这张新符,覆盖在阵眼石头上,轻轻压实。然后,我退后几步,紧张地观察着阵法的变化。
起初,并没有什么异样。但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我隐约感觉到,院子四周的光罩,似乎比刚才更加凝实了一点点!虽然变化极其细微,但那种感觉不会错!而且,从后山方向传来的纯净能量,流入阵法的速度,似乎也加快了一丝!
有效!真的有效!
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涌上心头!我竟然真的靠着自己学来的东西,加强了阵法!
虽然这点加强,在面对外面那恐怖存在时可能微不足道,但对我而言,却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不再是完全被动挨打,我已经开始有能力主动去改变局面!
信心,如同微弱的火苗,在绝境中重新点燃。
我回到门口坐下,继续翻看真解,寻找其他可能有用的小术法。我知道,对峙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下一波风暴来临前,我必须掌握更多保命的手段。
夜色深沉,危机四伏。
但这一次,我的心,不再只有恐惧。
还有了一丝,源于自身力量的,微光。
喜欢茅山最后一名传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茅山最后一名传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