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黑石沟煤矿的简易道路,在独立一团上下近乎疯狂的劳动热情下,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延伸。虽然只是勉强平整了地面,清理了大型障碍,能容骡马和爬犁通过,但这条粗糙的“生命线”已然将基地与那片黑色的希望之地连接了起来。
道路初步贯通的第一时间,宋书羽和郑教授便迫不及待地带领着由技术骨干和部分战士组成的先遣队,再次进驻黑石沟,开始了煤矿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
站在那片巨大的、裸露着黑色煤层的丘陵前,即使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众人心中依然充满了激动。这是工业的血液,是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郑教授,首采区定在哪里?”宋书羽问道,目光扫过这片富含宝藏的土地。
郑教授拿着勘探图纸,指向一片煤层露头明显、坡度相对平缓的区域:“这里!根据初步钻探(简易手摇钻)和槽探,这一片煤层厚度稳定,覆盖层较薄,非常适合进行初期的小规模露天开采。我们可以先从这里入手,积累经验,同时为小高炉和未来的电站提供第一批燃料。”
“好!那就这里!”宋书羽点头同意,“组织人手,先清理表层浮土和碎石,开辟出作业面!”
命令下达,先遣队的战士们立刻挥舞起铁镐和铁锹,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号子声,打破了黑石沟千万年的沉寂。
然而,开发的困难很快便显现出来。
首先是工具的问题。仅凭铁镐和铁锹,对付表层浮土尚可,一旦遇到比较坚硬的岩层或者需要大量剥离覆盖土时,效率就变得极其低下。进展缓慢,一天下来,开辟出的作业面有限。
“这样不行,太慢了。”宋书羽看着战士们磨钝的镐头和满是水泡的手掌,眉头紧锁,“我们需要更有效的工具,比如……炸药。”
“炸药?”郑教授有些担忧,“我们库存的炸药不多,而且主要用于军事和修路时的爆破,用于采矿……恐怕不够,而且控制不好容易出危险。”
“我知道。”宋书羽看着黑色的煤层,眼神坚定,“但不能因为困难就不做。我们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的爆破试验,计算好药量,松动岩层即可。同时,我们要想办法自己制造一些更适用的工具,比如,制造一些大型的撬棍、楔子,或者……尝试制造简易的手动凿岩机。”
他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一些简单机械的原理图。利用杠杆、齿轮,或许可以制造出比纯粹人力更高效的工具。
其次是运输问题。即使开采出煤炭,如何将其高效地运回基地也是一个难题。依靠人背肩扛或者骡马驮运,运量有限,成本高昂。那条刚刚修通的简易道路,还需要进一步加固和拓宽,才能通行更重载的车辆。
“看来,制造适合在这条路上运行的、载重量更大的四轮马车或者改进型爬犁,也要提上日程了。”宋书羽对随行的、负责后勤运输的干部说道。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开采技术本身。露天开采看似简单,但也涉及到边坡稳定、排水、通风(对于浅部坑道)等一系列问题。郑教授虽然是地质专家,但对具体的采矿工程实践也并不完全精通,很多时候需要和宋书羽一起摸索。
在一次尝试向煤层深处挖掘一个小型探硐时,就发生了小范围的顶部塌方,幸好发现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安全!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宋书羽在事故现场召开紧急会议,神色严峻,“开采之前,必须先学习!我们没有经验,就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明天起,成立技术学习小组,由郑教授和我轮流讲课,学习基本的采矿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他将脑海中那些关于采矿的安全规范、支护方法、爆破注意事项等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整理出来,传授给大家。同时,他亲自设计了几种简单的木支护结构,用于加固探硐和未来可能挖掘的浅部坑道。
尽管困难重重,但在宋书羽的带领和全体人员的努力下,煤矿的开发工作还是在磕磕绊绊中稳步推进。第一片像样的采煤作业面被开辟出来,第一批用于试验的煤炭被开采出来,堆成了一个小小的煤堆。
看着那乌黑发亮的煤块,所有的辛苦和挫折仿佛都值得了。
傍晚,宋书羽和郑教授坐在煤堆旁,就着水壶吃着干粮。
“老宋,不容易啊。”郑教授感慨道,“看着是露天的,真动起手来,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学问。”
宋书羽点点头,掰开一块坚硬的烙饼:“万事开头难。我们现在是在为后人铺路。等我们摸索出了成熟的经验,培养了第一批矿工,建立了初步的安全制度,后面就会顺利很多。你看,”他指着那堆煤,“这就是希望。有了它,我们就能点亮戈壁的夜晚,就能让机器转起来,就能生产出我们急需的钢铁和工具。”
他的目光越过煤堆,望向远方基地的方向,仿佛已经看到了灯火通明的夜晚和隆隆作响的机器。
“深埋的宝藏,终将被我们唤醒。”宋书羽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信心。
然而,他们都清楚,唤醒这宝藏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而就在他们专注于解决开采技术难题的同时,新的风波,正在悄然酝酿。
喜欢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